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携手重磅呈献 何为先锋: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先锋派艺术展 。作为2024 2025年 中俄文化年 框架下的重要展览之一,该展览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先锋派艺术,为两国人民在艺术层面搭建更深层次的桥梁。 本书为该展览配套图录,收录来自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藏国宝级先锋艺术作品77件组,所有作品首次来到中国,部分首次登陆亚洲;向观众呈现瓦西里 康定斯基、马克 夏加尔、卡西米尔 马诺维奇、帕维尔 菲洛诺夫四位先锋艺术大师的独特风格和美学理念;追溯俄罗斯先锋派的发展历程及深远影响,得以一瞥先锋艺术的大胆进取,以及当时复杂政治背景下先锋艺术家的命运历程。
内容简介 108幅敦煌壁画彩塑摹绘,37座洞窟,12段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交集72例敦煌传统色搭配范式,呈现千载敦煌的色彩变迁与美术幻想 “中国传统色”系列新作,复现108幅敦煌壁画彩塑,提炼“敦煌色谱”,以72例敦煌传统色搭配范式,摹绘敦煌的如今与原初,呈现时空因缘际会造就的艺术——敦煌的色彩与美学。它不仅是颜料科学与史学,更是被凝固的昔日永恒时光,是不断传承的审美理念与力量。 从古印度到阿旃陀、粟特、龟兹,从北凉至隋唐、西夏,石青、浅朱、丹红、绀青——矿石与泥土,在风蚀尘剥的佛窟中,描绘出红消绿冷的飞天、绀发翠眉的菩萨、衣紫旋襕的供养人、颜如渥丹的驭狮者、高绿下赪的山水、五色杂陈的仙禽……颜料与线条绘制了交缠千年的天人与花雨、黄沙淹没的传说与史迹
本书系苗族服饰结构研究专著,以 张系藏本 的苗族各支系服饰实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信息采集、测绘、结构图复原与整理,结合文献研究,首次完整客观地呈现了传统苗族服饰的结构谱系,文献价值可期。研究表明,其结构系统中整裁整用的 几何级数衰减算法 和 单位互补算法 的发现,充满了朴素而古老苗族先人的造物智慧和中华一体多元的文化特质。苗族服饰结构与纹饰系统的构成关系同样亦表现出古制而神秘的丰富面貌,本书略有探究。读者可借助阅读 图符的结构 序文作指引(序文试图以 符号学 标准呈现的学术论文),借鉴当今学者对苗衣纹饰系统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苗衣结构系统的跟进研究,不仅发现 洛书河图 中华民族上古的巫术文化和近古苗族服饰承载的古老贯首衣形态是如何定格在氏族物质文化的,还给我们带来如何对待主流文化和非主
图像无处不在。然而,为何有些图片能得到成千上万个点赞,甚至成为视觉文化的标志性坐标,有些则不会,图像是如何俘获、惊艳、催眠我们的?杰出的设计理论家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采用了 不同于以往艺术书籍的范式,将文艺复兴的绘画与库布里克的电影放在一起,将抽象艺术与当代广告作对比,解释了图像是如何被设计、创造的,以及背后的原因。
本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公司主办、艺术家冷冰川主编的美学杂志书(MOOK)《唯美》(Pulchra)之创刊号。《唯美》立意于美育, 创刊号开宗明义,集结当代华人文学家、艺术家或跨界艺术的科学家共七十二位,以绘画、摄影、诗歌、随笔、小说、对话等形式,不拘一格谈论美。 两卷本共汇集七十多篇文艺佳作,分别包含 观点 艺术家 文心 诗 音乐 资讯 五部分,涵盖了 文 与 艺 的方方面面,内容涉及文学、绘画、建筑、音乐、摄影、设计,甚至医学。在形式和体例上跨越时空,打破界限,融合、对话,使得 文艺 大于 文 艺 ,而唯 美 最高。 《唯美》的目的不仅在于阐释美,更在于启发读者美的意识,形成美的自觉。
这是给雪茄行家的*好礼物。雪茄是一种崇拜,也是一种文化。本书介绍了所有重要的雪茄品牌及它们的系列产品,同时也介绍了雪茄的历史、种植区域及生产国家。书中展示了约400个雪茄品牌,其中包括所有哈瓦那品牌,并将每个品牌的经典系列一一呈现;90种雪茄规格,从绝世典藏到大众常见,每一种都给出了极其专业和标准的参考说明。 书中所展示的雪茄图片全部原大尺寸呈现,完全标注参考价格。另外,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还介绍了不同品牌及规格雪茄的适合人群和个人的品吸体验、品吸时长。本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雪茄*全面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2021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0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0年40多个艺术品门类5万余条拍卖成交数据,方便读者对照检索。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1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鉴定科学的研究讲究量化,不是单纯的形而上的凭感觉。所谓量化,对名表鉴定而言就是必须讲形态,而不是感觉。无法量化的机芯打磨、版本繁多的刻字形式基本是不能参考的。鉴定科学能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而非多与少的问题,我们从业人员必须深知。 鉴定结论是多环节的综合体,是综合因素的考量,我们要努力找出简单有效的方法。在研究中做加法,找出辨识真伪的多个点;在传播中做减法,将多点简化为几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出结论:这是名表鉴定研究的科学方法。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掌握科学的方法,对未来的鉴定工作大有裨益。本书的初衷,就是以它作为研究方法的探索,抛砖引玉,并通过它对名表鉴定行业有所帮助。 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研究或许几天后、几个月后,即被造假者摸出门道,而我们始终相信,魔高一尺,道高
《黄金白银银元真为鉴别》一书,重点介绍了黄金、白银、银元的基本知识和金银货币基础知识:从金银的发现、开采、类别、价值到黄金、白银、银元的真伪优劣的特征与鉴别方法书中还搜集有珍贵的金银实特图片资料200余幅。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并力求做到使广大金银爱好者、消费者和收藏者对金银理论研究、金银真伪鉴别与鉴赏有所助益,同时,对金银管理者、经营者和金银收兑工作者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可作为一部专业工具书参阅。
《2022年古董拍卖年鉴》包含五册书,每册书内容都分为两部分,其一、彩色图录部分,精选了8000余幅2021年度各类艺术品彩图,附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拍卖信息,书中艺术品图片印刷清晰,赏心悦目;其二、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21年40多个艺术品门类5万余条拍卖成交数据,方便读者对照检索。本书是对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和艺术品收藏价值进行的集中展示,是古董艺术品集中呈现的纸上博物馆,本书连续出版22年,深受艺术品拍卖行业,收藏者和普通大众读者喜爱。
《2019年古董拍卖年鉴》每册书都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图录部分精选了2018年度艺术品的拍卖记录,按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排序。其二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部分,收集2018年万余条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古董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喜爱。
这是一本对成套香事组合的专业梳理著作。全书分两卷,上卷写的是我国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梳理历代香事器具的种类、功用和演变,下卷是历代香事器具藏品展示,再现“炉瓶三事”原貌。全书还收录了传统煎香法的具体步骤和历代绘画雕刻中的“炉瓶三事”。这本散发着馨香之气、蕴涵着风雅祥瑞的著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香添色。
《黄金白银银元真为鉴别》一书,重点介绍了黄金、白银、银元的基本知识和金银货币基础知识:从金银的发现、开采、类别、价值到黄金、白银、银元的真伪优劣的特征与鉴别方法书中还搜集有珍贵的金银实特图片资料200余幅。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并力求做到使广大金银爱好者、消费者和收藏者对金银理论研究、金银真伪鉴别与鉴赏有所助益,同时,对金银管理者、经营者和金银收兑工作者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可作为一部专业工具书参阅。
翡翠作为玉石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深受东方人的钟爱,特别是中国人对翡翠更是情有独钟。东汉班固的《西都赋》就有关于翡翠玉的记载,距今约2000年的历史。但翡翠真正进入中国却是明朝以后的事情,清朝末期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贡品,被皇室贵族视为珍玩,特别是慈禧,对翡翠更是倍加宠爱,经常向粤海关索取。其价格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和田玉,赏玉、佩玉和藏玉蔚然成风,翡翠成为中国玉石的后起之秀。 当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翡翠又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鼎盛时期。对翡翠的运用在秉承传统玉石文化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现代时尚的元素,从而满足了不同层面和目的的消费需求。翡翠有东方祖母绿之称。祖母绿是西方人推崇的绿色宝石,祖母绿晶莹剔透,颜色浓郁,个性张扬。而在中国,翡翠却是人们为宠爱的绿色宝石。
景物是明清瓷器装饰中的大类,不仅内容广泛,题材丰富,而且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或为主题纹饰,或为辅助纹饰。其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如明初的简洁明快,明中期的婉约清丽,明晚期的夸张洒脱,官窑的精雕细琢,民窑的挥洒自如。本书共收有明清景物纹饰器物五百余件,按题材分为云、水、山水、树石栏杆四部分。在详细论述每一朝代风格特征的同时,以较多的笔墨对官民窑、历代之间的同类纹饰进行对比,使读者得以较全面的了解该纹饰的相关知识。由于景物在辅助纹饰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本书酌收了部分器物局部图,其目的是由小及大,便于读者了解景物纹饰的细微差别。
作为率先崛起的东亚国家,自清末开始,日本开始有计划、成体系地收藏中最高级别的各类文物。眼光独到、实力雄厚、保存完好、研究完善。本套图书拟从日本各大国立博物馆,民间博物馆及个人收藏中精选出中国早年流失到日的的珍贵文物,分几大类出版成系列丛书。为国内文物研究学者、博物馆工作者以及文物爱好者提供赏心悦目的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宝贵资料,也能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力图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图书。本书为日本所藏陶瓷珍品的集合,对陶瓷鉴赏及陶瓷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 酒 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每个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史同样久远,中国文化的许多特质通过酒文化得以凝聚和传承。本书以中国造物历史中的酒器为主角,梳理各时期、各地区有代表性的酒器包装及饮酒习俗,主要内容涉及酒器的历史文化进程及审美形式、酒器造型及材料、工艺、酒器与包装之间转化发展的历史源流、酒文化与文艺的共同前行、酒的文化圈层、酒的人文风俗变化等。围绕酒文化社会审美趣味的变化,鉴评当下酒器包装在外来艺术设计风潮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的同时,获得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进一步强化文化自觉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