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 奥 卜劳恩创作的一部连环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整部作品创作于1934至1937年之间。当时德国的报刊杂志被纳粹政府控制,刊登的内容枯燥无味。幽默漫画《父与子》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快乐,受到了热烈欢迎,并且在几十年时间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父与子》早已跨越了国界,成为全世界人们可贵的精神财富。这部书充满趣味。
《父与子》系列漫画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 奥 卜劳恩之手,书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卜劳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生活写照。其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直指人心。
被誉为德国幽默象征的《父与子》系列漫画,是德国幽默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作品,创作于1934~1937年之间,初在《柏林画报》上连载。 当时,德国正处于纳粹政府的统治之下,报刊审查极为严格,刊登的内容枯燥无味,毫无生气。《父与子》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希望,它使人们在纳粹恐怖的阴影下看到了一个明朗清澈的世界:没有政治,也没有战争,只有一对享受美好生活的父子。由于充满幽默与温情,《父与子》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父与子》的情节非常简单,在漫画中,父亲和儿子的生活和平常人一样,但每一个平凡之处都充满欢乐,饱含温情。父子俩热爱生活,天性乐观,偶尔会有奇遇,但环境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本性。《父与子》的幽默情节时时让人忍俊不禁,父子深情常常令人掩卷深思。也许不同的读者可以在
不焦虑:让你平静下来的24堂修心课 不烦恼:让你拥有幸福的24堂人生课 不迷茫:找准人生方向的24堂智慧课 埃 · 奥 · 卜劳恩 的《父与子》成为了一种的德国式的幽默象征。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卜劳恩与爱子克里斯蒂安之间的爱子情深以及童心童趣,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的真实写照。当《父与子》问世时,卜劳恩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年仅3岁,作品中一幅幅简约却形象生动的画面塑造了善良、正直、宽容、慈爱、幽默的大胡子爸爸和活泼可爱、聪明的刺猬头儿子的艺术形象,处处充满着智慧之光,时时流露着纯真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的天伦之乐,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同时,因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使得它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种族,成为世界艺术长廊里的珍品。作品至 20 世纪 30 年代传入中国后,曾受到了鲁迅、丰子恺等人的高度评价
连环漫画《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卡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永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早在20世纪30年代《父与子》便传入我国,但在这本《父与子》全集之前国内多只出现过150个《父与子》的小故事,1988年我国在德意志联邦人和国驻华大使及领事的帮助下成功地编成了这本《父与子》全集后,十几年中这本画册重印了数十万,深受读者喜爱,1994年还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
埃 奥 卜劳恩(E.O.Plauen)(1903~1944),原名埃里西奥 赛尔(ErichOhser),德国著名漫画家。幽默大师。卜劳恩的艺术生涯短暂,作品不多,但成就卓著。《父与子》是其著名的作品,其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一对父子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德国一代漫画巨匠。《父与子》也被人们誉为 德国幽默的象征 。 《父与子》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卜劳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生活写照。其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直指人心。本作品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曾受到了鲁迅、丰子恺等人的高度评价,成为家喻户晓的漫画。 《父与子》自问世70多年来,已出版数十个版本,流传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超亿册,每一个阅读
连环漫画《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 奥 卜劳恩的不朽杰作,创作于1934~1937年,*初在《柏林画报》上连载。自问世70余年来,它使一代又一代人从中获得了快乐,每一个阅读《父与子》的人,无不为淘气儿子和秃头老爸的搞笑故事而开怀大笑。《父与子》的故事内容多取材于家庭生活,一小部分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充满幽默与温情。善良、正直、宽容的 父与子 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漫画开始连载时,卜劳恩的爱子克里斯蒂安年仅3岁,与儿子在一起的快乐生活为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可以说, 父与子 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克里斯蒂安父子情深的真实写照。《父与子》共计190余幅作品,每一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都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是值得我们一生阅读和珍藏的。
《父与子》在我国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早在20世纪30年代,《父与子》便传入我国。当时吴朗西先生在《美术生活》杂志上次将《父与子》介绍到中国。他送了一本50套的《父与子》画集给鲁迅先生。鲁迅先生非常喜欢这本画集。丰子恺先生也曾高度赞扬过《父与子》。在他的推荐下,1951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在国内次以画册的形式出版了《无字连环漫画父与子》。丰子恺先生还为这本画集写了序。华君武先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写过一篇专门介绍《父与子》的文章,十分推崇卜劳恩的艺术才能。在他的建议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斯图加特对外关系协会于1984年4月l4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漫画家卜劳恩作品展览》。方成先生在他的连环漫画论著中也多次以《父与子》为例证,并创作了自己的《父与子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
连环漫画《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代表作品。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卡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自从汇编成集后,几十年间重印了数十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暑假又将来临,我们精心制作出这本彩色典藏版《父与子》全集,作为假日的礼物,送给全国的小读者。
《父与子全集(彩图故事版)/风靡全世界的经典漫画集》编著者埃·奥·卜劳恩。《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大师埃里希·奥塞尔·卜劳恩的名作。1934年,作者受《柏林画报》邀请,开始创作连载漫画《父与子》。这时,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年仅3岁,和儿子在一起的快乐生活为创作带来了灵感。故事中,光头的爸爸慈祥、和蔼、幽默,刺猬头的儿子调皮、聪明、可爱。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感动着人们的心灵。
连环漫画《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卜劳恩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他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永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早在20世纪30年代《父与子》便传入我国,1988年我国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及领事的帮助下成功地编成了这本《父与子》全集,二十余年来这本画册重印了无数次,深受读者喜爱。 此次,我们集锦众多《父与子》的版本,力图以一种更符合现代人需求与品味的格调来诠释它,愿你在真实而无言的画面中,领略父子之间纯真大爱的情感及人性中温暖的光辉。
本书的成功,主要来自卜劳恩的爱子深情。作品中的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和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1934年《父与子》问世时,克里斯蒂安年仅3岁,还是一幅天真无邪的孩童形象。当时德国《斯卡拉》杂志发表了一幅卜劳恩伏在地上给儿子当马骑的照片,并注释道:“尽管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很短暂,但连环漫画《父与子》的素材多来源于此。”
《父与子》是一本幽默连环漫画。自问世近七十年来,它使一代又一代人从中获得快乐。每一个阅读《父与子》的人,不论他是小孩或大人,都元不为这一对从不肯安分、总得惹出点儿事来的父子俩由衷的发笑。 《父与子》为什么会获得人们如此喜爱呢?因为这本书中塑造的父与子是一对可爱而有趣的人物。他们善良、正直、真诚和宽容,懂得生活,有幽默感;因为他们对生活中的奇遇或凡人小事,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平和的心情,有时甚至显得很天真,去消释矛盾,自寻其乐。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小孩或大人,只要具有这样的幽默情趣和平和心态,生活中如何没有快乐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画家卜劳恩。当他受出版社之托创作这套长篇漫画时,他天真无邪的儿子只有三岁。卜劳恩从儿子的身上,从他与儿子的深厚感情中,找到了父与子的形象和故
埃 奥 卜劳恩(E O Plauen),原名埃里西。奥塞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卜劳恩的父亲保罗出生于一个磨坊主家庭,服过12年兵役,之后在边境海关工作;卜劳恩的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 1907年,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全家迁到了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Plauen)。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奥塞尔去当了钳工学徒。三年艰辛的学徒生活,并没有削减他对艺术的追求。学徒生涯结束后,他踏上了去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求学之路。 1921年~1926年在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的这五年中,前两年奥塞尔边打工边求学。19岁时,奥塞尔的作品首次在卜劳恩市的画展上亮相,获得了高度评价。从此他开始参加各类的绘画比赛,获奖作品频频出现在报刊上。他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世
《父与子》是一本幽默连环漫画。自问世近七十年来,它使一代又一代人从中获得快乐。每一个阅读《父与子》的人,不论他是小孩或大人,都元不为这一对从不肯安分、总得惹出点儿事来的父子俩由衷的发笑。 《父与子》为什么会获得人们如此喜爱呢?因为这本书中塑造的父与子是一对可爱而有趣的人物。他们善良、正直、真诚和宽容,懂得生活,有幽默感;因为他们对生活中的奇遇或凡人小事,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平和的心情,有时甚至显得很天真,去消释矛盾,自寻其乐。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小孩或大人,只要具有这样的幽默情趣和平和心态,生活中如何没有快乐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画家卜劳恩。当他受出版社之托创作这套长篇漫画时,他天真无邪的儿子只有三岁。卜劳恩从儿子的身上,从他与儿子的深厚感情中,找到了父与子的形象和故
1934-1937年,德国到处弥漫着火药味。在此背景下,一部反映普通父子生活和情感的漫画在《柏林画报》上连载。漫画中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犹如一片人性的绿洲,拂过万千民众的心。不论生活发生何种改变,父亲和儿子善良、乐观的本性始终如一。因为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他们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过着让所有人向往的快乐生活。 父亲和儿子的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无私的亲情,所以《父与子》漫画才会历经八十年而不衰,流传范围也越来越广,赢得了全世界范读者的喜爱。《父与子》漫画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享有极高的艺术评价,已成为世界漫画史上重要的一章。这种父子间的温情与幽默将感染着每位读者,且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