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96道经典菜肴与面点,由24位厨艺精湛的大师亲自掌勺,不用铁锅,而是用蒸烤箱做中国菜。挑战传统做菜方法,告别烟熏火燎、一身油污的时代。
本书收录96道经典菜肴与面点,由24位厨艺精湛的大师亲自掌勺,不用铁锅,而是用蒸烤箱做中国菜。挑战传统做菜方法,告别烟熏火燎、一身油污的时代。
本书共分为8个章节、101个卡通馒头作品,互不重复,用了孩子的口吻来做了章节区分,内容分为:我的小宠物、动物园、动画片、饼夹、“抱抱”馒头、香肠卷、挤挤手撕馒头和仿真馒头。除了香肠卷和“抱抱”馒头不可以包馅儿外,其余所有馒头造型,都可以包入您喜欢的馅料,使口感更加丰富。本书所有卡通馒头的制作使用的都是纯天然的色素,黄色是南瓜泥或者南瓜粉(南瓜粉可以用姜黄粉替换),紫色是紫薯泥,蓝色是蝶豆花粉,绿色是抹茶粉或菠菜汁,黑色是纯黑可可粉,咖啡色是普通可可粉,红色、粉色是红曲粉,灰色是黑芝麻粉……
本书内容共分五大部分。部分煮制类饺子。本部分含水饺类和汤饺类两类,前者按馅料又分为5小类,计有125种,后者有45种,合计有170种;第二部分蒸制类饺子,本部分分成普通型和花型两类,前者按馅料分成5小类,计有128种,后者有52种,合计有180种;第三部分煎制类饺子,这部分分为煎制类和煎烤类,前者按馅料分为4小类,计有86种,后者有8种,合计94种;第四部分炸制类饺子,分为咸馅和甜馅两类,合计有35种;第五部分非麦粉类饺子共两类,合计有34种,全书总计饺子共有500余种。本书是目前收量,编选较全面,分类详尽,查阅方便和具有实用价值的一本专业书。
无肉不成宴,一股又一股的肉香常常让人垂涎欲滴。开胃又解馋、营养又健康的猪肉菜,让全家人吃得大呼过瘾。新一轮的美食浪潮,名师倾情打造,精选人人爱吃的家常猪肉菜1200道,让您一次性学会,轻松成为家居烹调能手。《学做猪肉6000例》依照烹调方法不同,共分为红烧肉、蒸肉、扣肉、炒肉、猪肉大杂烩、腊味6大类别,将8大菜系中的新菜、老菜一网打尽。从家庭化烹调入手,突出猪肉菜易学、好做、便捷、经济与美味得特点。通过《学做猪肉6000例》,您不仅能学会拌、炒、蒸、煮、炖等各式烹调技法,并能用简要的步骤做出吃菜肴,还能依照名师的提示为全家人合理搭配、健康配餐。
本书介绍了300款自制的实用调味酱。由专业厨师亲自创制,风味多样,操作简单。以食材的制作条件及食用需要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每一款调味酱的原料组成、调配方法以及适用范围等。每一款调味酱都附有一款实例举证,不仅能让读者快速调出实用且味美的调味酱,还能指导读者运用调味酱烹制菜肴。书中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不仅适用于专业厨师,也适合大众读者在家中操作使用。
上海菜源于(上海)本帮菜,但又区别于本帮菜,高于本帮菜。原有的上海菜,属于乡土风味浓厚,烹调方法单调的家庭菜式。上海菜的“四季分明”,表现在特色菜肴层出不穷,脍炙人口。上海菜在刀工上也十分讲究。名菜“扣三丝”,体现了上海菜精细刀工和吊汤技艺。它将火腿丝、鸡丝、笋丝(均切得比发丝略粗),整齐地码在小扣碗里,上笼蒸后扣在大汤豌里,浇上吊净的高汤,再去小碗而成。成菜象半个瓜皮帽,红白相间,汤汁清澈见底,味咸鲜醇。
本套丛书由专家撰写,分为“专业系列”和“物料系列”两大类,前者包括烹饪技艺、饮食业经营管理等内容,后者则集中在饮食物料的介绍。有关内容分册出版,每册一专题,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是饮食行业从业人员作为借鉴,提高专业水平的参考读物;饮食爱好者也可藉此丰富有关知识,了解具体窍门,增添情趣和提高生活品位。
《自己酿:DIY酿酱油、米酒、醋、味噌、豆腐乳等20种家用调味料》教你制作20种最基本的调味料制作方法,学会它们就等于学会酿制百种调味酱料。每一种调味料的制作过程都有详细的步骤图解,让每个人跟着做就会成功。书中还会教你辨别各种调味料的真假,以及各种调味料的成功关键与保存方法,更透露了将一种酱料变出数十种口味的美味秘诀。 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年代,吃自己酿的酱,最实在最安心!
杭帮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和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是根植于杭州这块土地上的历代人民利用大自然恩赐的食材,在赖以生活的前提下,开发与吸收、积累而提炼、实践并传承的饮食方式的呈现。新时代杭帮菜指大杭州概念下具有独特地域风味的菜系流派,具有“粗菜精做”即家常菜精做、家常菜细做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