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痴人杨多杰,精研茶学多年,从历史文献学专家的高度、走遍全国产茶大区的深度、年青一代生活玩家的角度,为您趣解传世奇书《茶经》,打通您爱茶懂茶的“任督二脉”。n本书以《茶经》为魂,结合当下传统文化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梳理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等各方面知识、标准和时代特质,介绍了茶饮文化相关的茶人、茶事,让您轻松汲取经典的智慧,提升日常生活的品位。
“潮州工夫茶”是指流传并保存于中心区域潮州及其周边地方的中国工夫茶。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载:“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可知工夫茶艺早在盛唐之时便已正式形成。今之潮州工夫茶实乃中国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种遗存,是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是《茶经》工夫茶艺的延伸,是现代中国茶道之源。我们认定:中国工夫茶、潮州工夫茶、中国茶道,实质是三位一体。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产于河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市信阳县(现改称狮河区),因条索紧直锋尖,茸毛显露,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本书编著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信阳毛尖的发展历史、制作技法和品质特点,以飨读者。
作者于观亭将茶叶领域40年的成果汇成此书,将六大茶类亲切比喻成“中国茶六兄弟”,将中国茶道的茶、水、器比喻成“茶道三君子”,将几十种茶叶的辨识、冲泡、品鉴多角度展现出来,让读者不仅能从直观上了解茶叶品鉴的要素,还能从茶叶品鉴的“八大要素”分辨茶叶的品质。将茶艺上升到茶道的层面,并用图片和视频两种形式展现出茶艺的多姿多彩。
概况:《中国茶叶大辞典》是一部融多学科知识的大型工具书,共收条目9972条,3266千字,彩图200幅。 ???思想性:该书遵循全面、系统、科学、准确的编辑方针,对中国茶叶的历史、科技、文化进行了全方位总结,全书共分19个部及11项信息密集的附录,既反映了茶叶科技的科研成果,又反映了中国茶学厚重的历史传统文化积累,具有全面的原创性。 ???学术性:全书作者200余名,涉及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教学、科研、经贸、生产诸多行业,其中有多位学科带头人。该书历经十年编纂而成,是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的图书。为确保辞书的严肃性、性,该书的编纂工作自始至终在辞书编纂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从框架设计到收词立目都进行了精心安排,拼凑之嫌。全书正文词目按专业知识体系编排,后附笔画、汉语拼音、外文三套索引。目录编排有梯度,以体现辞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