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在历史和地理上都具有显著的地位。贺兰山是西夏王朝的发源地,是中国北方游牧部族的历史长廊,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首度相会的地方,这里,同时也是宁夏平原绿洲和阿拉善荒漠的界山,是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本书是作者在研读了近千册文献,环形10余万里,对贺兰山进行了16年不间断科学考察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作者以文学的语言、参照纪录片拍摄的叙事手法,从贺兰山的历史、地理、宗教、人文等各个视角来挖掘这座山的文化,还原了一部史诗般的山脉。
秦岭横亘在历史与文明的眼眸下,呈现出大气磅礴与悠然浩远的自然巍峨。历史的背影诚然不断走远,百代的情怀却镌刻在远山与近石上,与日日常新的溪水细数着点点浪花、片片落红,与高天的白云寄心以处,与横断的雾岚朝夕依偎,与无边的林涛神会明天。历史如同一个奥秘的微笑,秦岭的文化地理被出落成一幅美丽的文明画卷。
凡是到过西安的人,莫不慕名到碑林来看一看。在这座中国古代碑刻和书法艺术的宝库中,当你面对卷帙浩繁的《开成石经》感受历史的深沉厚重的时候,当你在萃然成林的书法名碑面前叹为观止的时候,当你为《昭陵六骏》等精美的汉唐石刻之艺术魅力而倾倒的时候,你一定会问:这么多的古代碑刻和石雕艺术品是怎样集中到这里来的呢?这座碑林始创于何时?它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的?这本关于西安碑林历史的小书,回答的就是这些问题。 西安碑林作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与西安半坡、秦兵马俑坑这类考古学遗址不同,并非轰动一时的重大考古发现,而是一种长时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它今日之规模,是唐末至今千余年间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这座文化宝库是我们祖先一代一代积累而成的。一千年来,尽管我们的民族屡遭磨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