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今地理版图上无数的城市中,能够称之为 大 的只有两个:大上海和大武汉。以城市的城龄论,大武汉煌煌几千年的历史远远超过大上海。学界普遍认为,上海之 大 在于其洋气、胸襟、气魄,武汉之 大 在于其朴实、坚韧、豁达。若考量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存在本质和天然的区别,能在无数内陆城市中成就其 大 者,武汉自然是别有精神与魅力。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刘易斯 芒福德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武汉从大禹治理汉水演绎江汉朝宗的神话传说到3500多年前的盘龙城,再到1700多年前的夏口、鲁山、却月城三城的修筑,而后又从闻名天下的 四大名镇 到世人倾慕的 东方芝加哥 ,武汉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传奇。 生活在武汉的人们,与这座城市共生息、同命运。人在城市里留下文明与文化,城市在人的前行中发展变化。时至今日,
本书试图把这儿的许多东西告诉来此寻幽探秘的人:把韶山的自然与人文告诉他们,用笔,也用镜头,更用心。我们给游客设想了3天的行程。我们的笔不只在勾画风景的表面,更深入到她的历史,有时还要作一番考证。因为作者是本土人,又因为踏遍过这里的山山水水,还从事过地方志和历史的研究,所以本书的笔触所至不会有虚,故事的讲述也有本源,不会杜撰;而镜头则借重于著名的摄影家贺秋云先生和辛劳的艺术工作者李定胜、文霞,还有正在大学读艺术的龙奕瑭。贺秋云先生拍摄了毛泽东故居近大部分的风景照,文霞补充了一部分;李定胜则拍摄了韶山冲之外大部分的野外景物;龙奕瑭拍摄了银田寺的古庙山门、古街,还有清代留存下来的大庄园围墙。本书由龙剑宇、苏健全著。
《安徽文化旅游丛书·江淮行》,分《皖山》《皖水》《皖人》《皖文》4册,各精选100个名目,共计100多万字,图片1000多幅,是系统介绍安徽山水人文的旅游丛书。全省30多位作家、40多位摄影家参与编写,其间数易其稿,既集中展示了安徽的名山胜水、璀璨人文、风土民俗,又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那些共生共荣的自然之美、相依相存的人文之美,并深入挖掘诸多藏在深山人未识的 美风光。
“潇湘八景”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景观特征的山水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钟虹滨和唐俐娟编著的《探寻古潇湘八景》内容包括“潇湘八景”的产生及发展;“潇湘八景”的文化意
《河南特色旅游文化》以历史的、文化的眼光审视河南,分根文化与源文化、古都文化、圣贤文化、武术文化、节庆文化、花木文化、工艺文化、物产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综合介绍了河南的旅游文化资源,较为全面地呈现出了河南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使读者历史地、全面地认识河南,更好地了解河南,让中原文化走进更加广博的究竟和人群,在中原崛起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