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古镇,四周环绕着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与吴江市、苏州市的相城区和上海市的青浦县交界,东距淀山湖的大观园风景区仅六公里,西离苏州虎丘不过三十公里。 周庄的经济在历史上是以农业、蚕桑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不远的东面是浩瀚的东海,所以,流通贸易,给周庄带来了财富。 东庄是周庄的东郊,有一千三百亩土地,春天麦苗碧绿,秋天稻谷金黄,相传为沈万三囤粮之处,又名“东仓”。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土地银装素裹,洁白无垠,成了踏雪赏景的好去处。 周庄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更加诱人,有的却风光不再,但作为曾有过的辉煌,还是值得游者雪访探幽的。再加上新的景点,游人自然可以参与其间,自己归纳新的八景或更多的景点。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揭开日本人的中 国记忆)(精)》的内容,是作者高仓正三1938年12月 被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推荐到外务省担任驻中国的特 别研究员后,从1939年4月5日至1941年2月28日的日 记。1939年9月25日抵达中国以前的日记很简略,并 且不是每天都有,显然是经过编者的删节,只留下与 他这次中国之行有关的内容。高仓正三到中国后,除 了1940年2月15日至5月2日、5月31日至6月6日两次出 去旅行,考察了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 徽的一些地方,以及偶尔有事去上海日本领事馆外, 其余时间都在苏州,日记说他的住处是“五卅路同益 里第三号”。这大概是书名叫作《苏州日记》的原因 。高仓正三的身体很不好,日记中屡屡有生病、住院 的记载。1941年3月13日在“盘门内新桥巷苏州医院 ”去世,时年才28岁。
《美丽中国江南古镇》聚焦乡土江南,精心绘制独具特色的市镇文化长卷。汪建红、朱小田*的《南浔(通津桥外贩船多)》是其中一本,他选择南浔为考察对象,以文化为视角切入市镇社群生活,着意将深奥的学理融化在浅显的文理之中,以生动的文法演绎迷离的生活法则,用真观的图片激活僵硬的文字,总之,尽可能地还原文化存在的本来状态。它适合旅游者和对当地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宁波老墙门》主要向你阐述了宁波老墙门的历史,讲述其沧桑往事,描绘其市井风情,让人魂系梦牵,欲说还休……老墙门的价值,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从哪个角度去看它,都有闪光的和值得缅怀的东西。无法穷尽的老墙门生态,是活生生的宁波人的全部家庭生活造就的。
金陵与总统府,体味南京的前世今生,八艳留迹的秦淮河,了解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金陵灯会与苏州寒山寺钟声活动在什么时候?如何观赏苏州园林的江南诗画情怀?烟花三月下扬州,体验瘦西湖、关东街与扬州园林春色;七星拱照朱氏陵,看依山为陵的风水宝地;苏州*的三日游旅行解决方案;在太湖吃蟹,在同里享受安静的水乡生活…… 《美丽江苏》不仅仅是江苏的旅游指南,由久居当地的玩家倾情推荐,是重新体验江苏和发现江苏新玩法的理想读本,还有大量的旅行地图和旅游热区交通提示,是一本深度讲解江苏旅游的自助游口袋图书。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交界处南岸,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设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切了解一个地方,优选莫过于亲身实地走一走、看一看。这是一个三面环山向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地势南高北低。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基本没有大的自然灾害。这里大江与大湖襟连,绿水与青山相伴,市市有名山大川,县县有旅游景点,山河竞秀,如诗如歌,不能不感叹大自然对这方生灵的特别眷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并非虚言;造化神奇、风物独绝非此莫属。《走遍江西100县》精选描绘江西100个县(市、区)的散文100篇,每县(市、区)一篇。皆作者实地观察描述的实景、感慨抒发的真情,意在让广大读者对江西有一个真切和深入的了解,在阅读的神游中得到一次美妙的享受。 《走遍江
南浔镇的主要景点有: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颖园,三古石桥,张静江故居,张石铭旧居,百间楼等。 南浔,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建镇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 南浔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江南园林志》有云:“以一镇之地,且拥有五园,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 小莲庄为南浔景致之,原系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家庙和花园。园内湖光潋滟、曲径通幽;苍松翠柏间,楼台、亭榭、假山时隐时现,一派清幽景象,是江南园林中的佳作。 嘉业堂藏书楼是浙北三大藏书楼之一,始建于1920年,地方志收集丰富为全国之,是我国关于疆域划定的重要历史资料库,周总理曾亲自指示保护。 除此之外,颖园、号称江南巨宅的张石铭旧居、张静江故居也极具特色。南浔江旁民居建筑群百间楼、三古石
借助《常州》编委会所著的《常州》,可以让读者了解常州城市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开启一扇通向更光明未来的大门,为中国城市的前进之路提供一个珍贵的人文参照,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常州,了解常州。本书的真正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亲历者》深度和精度为目标,旨在为旅行者提供实用的旅行指南。丛书内容涵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景点涉及面广,重点景点攻略详尽,城市资讯丰富实用,同时通过易查的地图、简洁的版式来增加亲和度,让亲历者的经验能*程度地与读者共享。
中国有句俗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十三世纪,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来过杭州,他在其游记中也将杭州称为“天堂”,还说“杭州无疑是世界上美好和灿烂的城市”。杭州美是西湖及其周围,可谓山外有山,湖中有湖,景中有景,园中有园。那里有四季看不完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西湖边上的诸多景点和古迹得到了整治和修缮,恢复并提高了原有之美感。当我初到杭州,众多的景点和古迹便使我赞叹不已。虽然许多景点都有英汉两种语言的说明,但我总是想知道更多,也希望能了解有关美丽的西子湖,众多建筑,桥梁,村庄,山丘的故事。
常熟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很早就成为江南地区理想的栖居之地。其后,经济富足,文化兴盛,持续书写着属于江南福地的篇章。如今,在长三角财富比拼的洪流中,常熟仍以一种罕有的从容与休闲,延续着俯仰山水间的小日子。
江南名镇丛书。 沙家浜镇位于常熟、吴县、昆山三市交界处。这里民风淳厚,鱼跃蟹肥,水网如织,风光旖旎,更加上万顷阳澄湖,千顷芦苇荡,从而成为新四军歼击日伪匪顽的游击战场,成为新四军伤病员治伤养病的后方医院,成为抗日军民结下鱼水深情的革命热土。 为更好地宣传沙家浜,使更多的人来关心沙家浜,建设沙家浜,编者组织专门力量,编印了这本小书,将沙家浜的历史渊源、名人踪影、风物特产、名胜古迹,掌故趣闻融于其中。编者希望您读过后不仅有令人神往的追求,更有畅游沙家浜、钟情沙家浜的愿望和行动。
以文字搭配地图的形式全面介绍了海南省的自然、地理、历史,特别是旅游资源状况。对省内的名胜古迹、主要景区、景点进行了专题介绍,提供当地土特产品、购物、住宿等相关资讯信息,并搭配了交通旅游地图及城区图。使读者领略中华大地迷人风光,感受海南的独特魅力。
该书是“边走边读”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立足于向来南京商务、旅游的人士介绍南京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类的图书。黄雅、李嘉宇编著的这本《到南京找历史(1)》主要立足于从南京的城市文化和特色角度来介绍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旅游特色。全书框架清晰、文笔隽永,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全面: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精彩 深度:讲述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 绚丽:展示目的地*精彩的一面 手绘:精美详细的示意图很有趣 好用:贴心的资讯陪你深度游
“江南”意味着什么?山水?富饶?乡愁?或者是存在于梦里的一幅水墨画?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对江南的关键词略说二一。那绍兴对于江南意味着什么?江南明珠?越国古都?鲁迅?还是别有其他?当你翻开江南的版图,会发现很难对此下一定论。正如地理学家看绍兴,她是一片秀美富庶的江南土地,在史学家的笔下,她是一段悠久璀璨的文明故事;而在文人墨客的心中,绍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当你踏进这座总面积只有八千二百七十九平方千米的小城,你会惊讶于她的清秀气质而又会被她的厚重感所震撼。从帝尧时代一直延伸至近代和现代,时间给绍兴留下的不止是大禹、王羲之、陆游、鲁迅等精神符号,更是座老绍兴,江南。正如康熙游历绍兴后所题:灌木丛篁傍水幽,淡烟晴日漾芳洲。兰桡摇过山阴道,在昔人传镜里游。 我们应该庆
这是一本专为去四川自助游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旅游指南书。书中不仅详细介绍成都、绵阳、自贡、广元、宜宾、乐山、阿坝州、甘孜州等地的热门景点和美食购物攻略,还有“九寨沟大赏”“峨眉山大赏”“都江堰大赏”“青羊宫大赏”“黄龙大赏”“青城山大赏”“成都欢乐谷大赏”“稻城—亚丁之旅”“著名高校之旅”“文化古镇之旅”“背包徒步之旅”“自驾车之旅”等主题行程。此外,还有独家奉送的“四川年度*风味小吃”“四川年度*平民餐馆”“四川年度*伴手好礼”“四川年度*购物街区”等实用信息,帮助您轻松玩转四川。
这是一本精品旅游图书,本书带领读者深入探寻上海弄堂和其中的精品小店,通过上海特色建筑讲述了中西文化结合产生的碰撞,让读者能够跟随书中规划的特色线路,走遍上海大大小小的独特景点,领略其中蕴藏的人文风情。本书通过所给的实用信息及小贴士,带给读者一次与众不同的旅游经历,真正走进一座城,发现一座城。
这套丛书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山水故事”,一是“山水情怀”。 山山水水背后“故事”的丰富多彩,是中国山水的主要特色,由于悠久的文明与历史积累,长期的农耕生活陶冶,使得我国山水背后的“故事”特别多,亦即是说,人文景观特别丰富,历史文化的积淀特别深厚。 本丛书熔景观审美,掌故传说,山水诗文和风土人情于一炉,送大家一本“山水故事大全”。 山水情怀,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耕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态。 本丛书以现在这样的面目问世,是许多同道和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踏遍青山的罗哲文先生和顾棣、李玉祥、吴荫南、李翔德等著名摄影家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山水艺术图片,为本丛书增添了浓郁的古典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