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以狭义丝绸之路(即所谓“沙漠路”“草原路”)内容为主,兼及广义丝绸之路的海上、西南(南方)丝绸之路内容。共收有关丝绸之路的“词”或“事”条目共一万二千余条。按其类型分为:道路交通、地理环境、政区城镇、政治军事、经济贸易、文化科技、民族 、文物古迹、方言习俗、丝路人物、海上丝路、西南丝路、丝路文献、丝路研究、丝路 等十五编,吸收 外有关丝绸之路的 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将大量资料系统整合,是一部全面反映丝绸之路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工具书。
1897年至1903年,日本僧侣河口慧海花了将近6年时光,进入西藏这块被严密封锁的大地。在归国后的游记中,河口慧海除了描写旅途的艰险,以及各种法会、僧侣的生活百态、种类等级等宗教内容外,还涵盖了当年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外交状况及社会风俗,甚或给予人类无上教训的历史、地理上的新探险、动植物分布等新奇见闻。在近代史和比较文化研究上,留下了大量又独特的素材,足令读者耳目一新,也深获民族学家、欧洲探险家和西藏学者的肯定。他的文字曾以《西藏旅行记》为题在报刊上连载,英译本《西藏三年》(Three Years in Tibet)也于1909年在印度出版后,获得民众热烈回响,风靡一时。
你是否在等待一本集合了世界上令人难忘的滋味、记录不同作者在全球各地进行佳肴探寻的美食大全呢?《世界美食清单》正对你的胃口! 你可以跟随作者前往四川吃麻婆豆腐,去首尔品尝韩式拌饭,去墨尔本狠下心来喝一次沙袋鼠尾汤,去马来西亚尝试地道的印度煎饼,更重要的是,你能跟随作者了解美食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以及哪间餐厅能做出优秀的菜式。虽然当下各种美食类书籍盛行于世,但是只有当地独特的居民、语言、气味与声音加在一起,才是食物令人难忘的关键。快一起开启饕餮之旅吧。
本书作者通过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昆仑山徒步探险事件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已经沉陷于历史长河中的古道故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就是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对我却有种特别的吸引力。与友人谈话的间隙,我时常能感受到的里雅斯特的神秘召唤。根据《》的说法,话语间隙的静谧预示着天使的翩然降临。《》中的天使,是上帝派来拯救受难耶稣的使者,而我的天使,却着我无数次重回的里雅斯特。 …… 抚今追昔,发觉的里雅斯特的命运总是如此地多舛。它似乎永远都处在天堂与地狱交界的灵薄狱(Limbo),永远都要承受无法预知的残缺。和这座城的缘分,贯穿了我的大半生。并且在冥冥之中,我依然坚信,在有生之年里的里雅斯特仍然会有意想不到的大辜发生。
《另一种逃离》是《物外》系列的本,主题为“荒野”(wilderness)。“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从苏东坡到梭罗,古今中外无数人投身“野”境,寻找真我。《物外01》思考了“野”对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从恐惧,到征服,再到尊崇和保护,人类到底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与自己内心的野性共生?个人的创造力和集体的愿景又会引发什么?编辑团队找到多位户外生活爱好者,听他们讲述自己与自然的故事;深入罗马尼亚荒原,与当地的保护者一同为野生动植物的回归做出努力;并跟着一群冲浪活动家,去看看是什么激励他们保护我们海洋中的荒野的。本书包括:木屋建造者雅各布在小木屋生活的美好和挫败|美国马萨诸塞州白天找家咖啡店做自由设计、动画制作,傍晚到附近的森林露营安眠,没错,这就是数码游牧民什泰夫的日常|欧洲温带森林看埃
本书是中国首套“阅读与旅行”实践教育解决方案,巧妙地把阅读、旅行、教学和活动有机结合,CAST 产品设计模型,开创全新“阅读 旅行”模式,打造“孩子·家庭·户外·课程”四维一体成长平台。 分龄分级的研学旅行课程,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体验符合孩子成长特点的教育方式,让阅读与旅行成为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使孩子在阅读与旅行中开阔视野、亲近大自然、认识自我、探索世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寓教于优、寓教于爱” 的效果。 共读千卷书,同程万里路,愿我们在《跟着书本去旅行》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