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列针式,除外科所用各针外,粗细长短,分为十一种。每种针式下必注明针形若何,何病使用,从《内经》九针样式变通而出,只求使用便利,不必拘泥古式。 《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所言进针诀、退针诀、行针决、补泻二十三诀、注痛十一诀、预防折针诀、速救折针诀、挽救晕针诀,以及出血减痛诀、燃艾灸治诀等种种手法,皆从《内经》及历代名医针灸书内揭出,并标题立论,为他书所未有。所列各诀,是在实际治疗中行之有效者。
明代医家汪机撰写的《针灸问对》是针灸史上的一部全面论述刺灸法的专著。汪机溯本求源,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黄帝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或设为问答进行阐发或本诸经旨对各家之说进行批评;他的“针灸必本《素》《难》”的学术观点,对明代以后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书中收载的大量针灸资料,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刮痧疗法深深植根于民间,一般人认为它很土。但是刮痧等民间疗法虽然土得掉渣,但许多却是中医发展的源共活水,有眼光的专家不应轻视、排斥它们,而应进行科学的消化,提炼和再创造。正确地对待民间经验,不管在治学上还是学术上,都是对中医药学术传统的继承,关键是善于传承,勇于创新。刮痧疗法是运用特定的工具在选定的穴、区、带皮肤上施求,因此要对与皮肤有关的某些问题加强研究。《新编特种刮痧运板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各位读者介绍刮痧的手法、基础理论、技巧、常见病症的刮痧技术等内容。该书具针对性、借鉴性、适用性、通俗性、可读性、可重复性。
由吴东生主编的《刮痧百解》全面阐述了刮痧的内涵和深度,运用“吴氏循经刮痧排毒教学法”,向读者介绍砭石与刮痧的诸多知识,并以解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刮痧领域里困惑人们的诸多问题,演示了刮痧的操作要领、补泻方法和刮痧的适应范围、注意事项以及刮痧的禁忌症。书中重点介绍了“吴氏循经刮痧排毒教学法”的经络走向以及101种常见病的刮痧方法,着重演示百招刮痧操作技能,通过教学与考核,验证“吴氏循经刮痧排毒教学法”的成果。
《按摩拔罐刮痧足疗一本全(超值全彩白金版)》选取了按摩、刮痧、拔罐、足疗四种安全实用、疗效显著的防病治病、保健强身方法,不仅是生病的人,健康人也同样适用,特别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疗法的理论基础、常用工具、适应证、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所选病症都是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腹泻、便秘等,读者可以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参照《按摩拔罐刮痧足疗一本全(超值全彩白金版)》进行自我治疗和保健,防病去病,延年益寿。为了读者学习和使用方便,书中以浅显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每一种疗法针对某种疾病的实际操作过程,实用性强,适应面广,是一本居家养生的工具书。翻阅《按摩拔罐刮痧足疗一本全(超值全彩白金版)》您会发现,平日在常见病、亚健康症状、保健、
《古法艾灸》是献给在家自灸的朋友们的操作指引书,也是常见病家庭自灸自疗的指南。《古法艾灸》主要针对亚健康症状、一般常见病、妇科常见病、中老年常见病,科学地、通俗地讲解了相应的艾灸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症,定位艾灸穴位的位置和取穴技巧,详细讲解施灸步骤和操作方法,注重病症讲解的科学性、找穴和施灸实操引导的精准性以及表达上的通俗性。三分讲病,七分讲灸,灸的部分又重在讲施灸操作。作者杜琳是三级甲等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在艾灸疗法上有精深的造诣,有论文20余篇、专著8部、国家专利1项,是著名的专家级艾灸名医。《古法艾灸》图文并茂,讲解通俗,精炼实用。全书容易理解,便于操作。
中医的诊疗方法很多,艾灸亦备受宠爱。晋代医家葛洪堪称倡导灸疗的先驱,他在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简便易行的有效灸方。唐代的王焘甚至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宋代窦材进一步完善灸法理论,认为“保命之法,灼艾”。医学圣典《灵枢》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唐代大医孙思邈说:“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艾灸离不开穴位,人体穴位繁多,足三里穴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足三里灸也在艾灸的厉史长河中渐渐凸显出来,并光彩夺目。也许有人会有疑问,足三里位于膝下三寸,真的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吗?事实如此。《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