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养生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90后早已加入了养生的行列。但泡枸杞、上健身房就是对身体好吗?知名中医专家、《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先生说,人只有先认识、了解自己的肉身、灵魂、意志、性命,才谈得上顺养心性、保障安康。 在他的新书《知己》中,徐文兵先生从首到趾,详解了人体49个部位及4种体液的运行奥秘。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身体每个部位、每个器官的功能和特性,以及它们对于健康的意义。《知己》延续了徐文兵先生经典作品《字里藏医》的叙述风格,每章以中医基本的词汇入手,追溯字词背后的历史典故、文化内涵,使读者在了解中医健康知识的同时,领略国学的风采。先恢复自知、再恢复自觉,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
本书以《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等经典理论为基础,将中药名称进行拆解,用甲骨文、《尔雅》、《说文解字》等作为研究工具,解读中药的名称来源、药性、功效,以汉字丰富的意象来揭示中药名称背后的含义。本书视角独特,颇多新意,可供中医爱好者、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在校学生阅读参考。
張家山漢簡《引書》是秦漢時期導引的代表著作,從病因、病機、病症、治則、治法、治療綱要等方面全面論述了導引療法的内涵。 本書分爲主體和附録兩部分。主體部分圍繞《引書》展開,介紹《引書》的發現和研究現狀,全面校注《引書》内容,分析論述其内涵。附録部分對導引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將《引書》與《行氣玉佩銘》《黄帝内經》《導引圖》《却穀食氣》及導引俑等對比分析,互參互鑒。
作者家族中有武功承传,自幼深受气功启蒙,影响了作者一生。该书内容丰富,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条理清晰,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很接地气。显示了作者多年修炼气功积累的学识与体验,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对于古老的服气辟谷,历史上鲜见有系统的文字记载。该书对服气辟谷作了比较系统、全面地表述,有理论,有操作,有例证,涉及了气功辟谷爱好者关心的方方面面。 该书具有一定学术深度。将辟谷与气功的深层次修炼相联系,道出了辟谷的本来面目,属于正本清源。许多人对 不治已乱治未乱 理解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通过考证古今,作者指出 已乱 和 未乱 指的是气血运行的 无序 和 有序 状态,澄清了人们的模糊认识。
本书属于中德混排介绍中医药文化的著作,以文字为主,一段中文,一段德文翻译,主要内容是针灸、刮痧、按摩等中医常用诊疗技术,属于外国友人特别喜爱的内容。作者本身长期驻扎德国,有相当知名度,一直希望能整理出版一部通俗易懂的带有德文翻译的中医书籍,故而此书出版对传播中医药文化有较大价值。
本书分为三章,*章 脾胃疾病与中医防治 ,分别论述脾胃疾病及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主要概念,中医的 脾胃 与现代医学的 脾、胃 区别,脾胃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及四季调养脾胃方法等。第二章介绍在脾胃疾病还未形成时期,或形成的早期和中期,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的如口中异味、胃胀、胃痛、恶心反胃、腹痛、腹泻、便秘等看似很普通的不适症状。其实,这些症状无疑是身体对脾胃疾病发出的警笛声,但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错过了*的调治时机。因此,本书将脾胃疾病的常见症状独设一章,分为十节,分别论述了口腔异味、胃痛、胃胀、呕吐、恶心反胃、打嗝、腹痛、腹泻、便秘等常见脾胃症状的中西医发病原因及机制、调理原则、调理方法。在调理方法中,从生活起居、食疗、运动、按摩、针灸、推拿、音乐、药枕、中医辨证方药等多方面进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