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是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中诞生的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运动,其目的在于通过组织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持续性的、全球性的,它的活动在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的盛大体育节日——奥运会上,达到顶点。 作为一种人生哲学的奥林匹克主义,主张通过增强体质、通过对意志品质的培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概括地讲,就是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人,特别是青少年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奥林匹克运动无论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有普遍的、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书是奥运会项目大全中的乒乓球分册。书中内容包括乒乓球的回顾与展望、技、战术与训练、竞赛与成绩三大部分。力求全面地反映:该项目在奥运会上的演变和发展;世界和我国该项体育组织及重要赛事;竞赛规则的变化和场地器材的革新;历届奥运会比赛成绩;世界纪录等。 本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图文并茂,融科学性、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广大体育爱好者的观赏指南,又可成为体育工作者的专业参考书。
从第l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至今,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多、运动内容的日益丰富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奥运会各个运动项目都在不断地更加追求健与美、力量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而且不断地发展变化。 为了奥运会的前途与发展,国际奥委会2002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特别大会上对以前参赛项目“只进不出”的政策,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控制在28个大项,301个小项,参赛运动员为l0500人以内。每届奥运会之后,都会对参赛大项从“33个指标”入手进行重新评估,其中包括电视收视率、观众喜爱程度、奥运会门票销售和全球普及率等,在世界上开展不够普及、奖牌由少数国家垄断的项目都面临被驱逐出奥运会的危险。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2005年6月15日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宣称,奥运会项
作家肖复兴对体育的“情缘”很深。八十年代初期,他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开始迷恋和关注体育,并拿起笔来来开始了体育文学的创作。他写过关于象棋的长篇小说,更写过著名的报告文学《剑之歌》等很多体育作品。后来,他应邀走进了《新体育》杂志社,当起了颇为职业的“体育记者”,贴近了无数冠军和体育工作者,一写就是十年。即便在他调到《人民文学》杂志社之后,依然心系体育。比如这本书中,他在近期散文中所写的刘翔、姚明、罗雪娟等等。他的体育情缘,可以说贯穿他的一生。 肖复兴曾经是体育记者中的一个“另类”,他独特的作家眼光让传统的新闻理论黯然失色,但同时没有人否认他的确曾经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记者。1992年他去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薄薄的《新体育》容纳了他一批文采飞扬的稿子,却实在容纳不了他的激情,这
本书以百年奥运史上优秀运动员的人生、竞技故事为写作素材,使奥运精神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故事充分地发扬光大。用一滴露珠,便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则小故事,阐述出人生的道理。奥运竞技场其实也就是人生奋斗舞台的缩影,是人生精神的集中展现,本书集中体现这些主题:奋斗、坚韧、突破逆境、争当、参与、更快、更高、更强、努力、走出困境、友谊、荣誉、爱国精神、向上等等不一而足。走近每一个参与奥运的人生,走近他们的心灵,听取他们真切的心跳,体味他们的执著,咀嚼生命的坎坷,便如同走进一段又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开启了智慧的天窗,生发美的向往。
本书以中外体育运动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中外体育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思想体系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介绍了沐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体育运动,从比较的角度阐述了中外体育运动的特征及差异,论述了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及其发展方向。在对奥林匹克运动基本知识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叙述了北京奥运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
有朋自远方来。 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曾有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北京奥运村和残奥村欢迎各国运动员入村仪式的两次致辞中,我都引用了这句话,以表达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全世界奥运健儿来到北京的喜悦之情。 对于我们奥运村和残奥村的工作团队来说,抒发这种喜悦之情的好方式,莫过于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一个温馨而美丽的“世界之村”,奉献给入住其中的每一位客人。
我们跨越四大洲,为您搜索28届奥运赛场风云秘档,我们行程十万里,为您探寻33个奥运城市动感时尚。 51集大型行进式纪录片《同一个世界》全面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内涵,解读奥林匹克百年历史,发掘奥运城市运动魅力,站在2008时问的高度,以探索的精神和毅力,发现尘封已久的奥运传奇。 央视《探索·发现》派出六个摄制组分赴欧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历时两个月,重点拍摄21个奥运城市。 摄制组通过查询奥运档案、追寻知情人、拜访历史专家、采访新老明星,搜获大批已被遗忘或者未被发掘的奥运秘闻、逸事。也将这些奥运城市的热辣动感和时尚魅力收入眼底,同时探营多国训练营地,大获一手运动员2008备战影像。 如此大规模、多角度纪录奥林匹克以及主办国历史变迁的跨文化传播行动,国内外电视媒体均无先例。 让我们对这部
本书详尽介绍了历史上的奥运东道国希腊、法国、美国、俄罗斯、芬兰、英国等20多个国家以及即将主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中国与奥运会的不解情结。其中包括这些国家对奥运理念,奥运比赛强项,在历届奥运会取得的成绩等。本书还特别介绍了奥运举办国千方百计申办奥运,组织奥运的精彩内容以及这些国家在它们举办的那届奥运会上的独特表现,它们参加其他各届奥运会的特色和奥运明星的轶闻故事等。
《张斌话规则》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倒计时100天时推出的一档奥运节目,并且次用主持人的名字为节目冠名,可以说《张斌话规则》既是为伦敦奥运会而生的,也是针对张斌个人主持风格精心打造的。节目尝试用全新的角度诠释看似枯燥的规则,涵盖了伦敦奥运会全部比赛项目,揭示出正是规则的改变推动了运动项目的发展。节目中,主持人张斌用充满个人魅力的语言讲述了奥运项目的起源、变迁、重大事件与传奇人物,营造出一种寓教于乐的轻松气氛,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张斌话规则》一书并不是简单的电视节目解说词集合,而是在原稿的基础上重新改写的,有些内容电视节目中没有,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摘录了中国奥委会荣誉主席、原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两次申奥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何振梁私人日记中北京两次申奥有关的内容,从他的独特视角、真切感受,讲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工作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北京申奥的整个曲折、艰辛的历史进程及他本人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以何振梁为代表的申奥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处变不惊、灵活斗争的“智慧”以及发愤图强、鞠躬尽瘁的“爱国心”。 全书解密了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如北京两次申奥为何如此艰难?当时我们主要面临哪些困难?我们申奥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攻我的主要借口是什么?哪些国际友人曾经无私地支持过我们?我们是如何开展申奥工作,一票票地去争取,一步步地走向胜利的?国际奥委会内部运行机制、投票机制是什么样的?萨马兰奇为何说国际奥委会欠了两笔账,
本书为22位斯坦福大学运动健康专家倾多年研究成果,合力编写,将23条常见运动误区——破解,归纳总结60种经典运动方法,全部由专家亲身示范。把教科书上的运动健康理论,变成人人都能懂又可以随时实行的运动习惯。特别关注心脏病、关节炎、糖尿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的运动计划。
奥运给我的拼音和汉字提供了一个昭示国家软实力的契机,然而在奥运经济之外,在8844的高度之上还飞扬着一面彰显“大国尊严”的旗帜——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除了中国制造的廉价货之外,在奥运商机之上中国经济必将重拾昔日的光辉! 当08年奥运圣火在希腊雅典古奥林匹亚山点燃那一刻起,一条挡不住的圣火之路便开始延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条道路注定伴随着磨难与艰难,但也不断踏出感人的故事——一个古老民族的骄傲与荣誉,一个新兴国度的历史与尊严,在这一刻是如此的激动人心。 在国崛起是一种姿态,复兴之路是一个过程。 百年奥运梦终将成为现实,亿万万中华儿女此刻紧密团结,心心相连。 熊熊圣火一路燃烧,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国民意志觉醒的中国正昂首向前——这是一条通往“大国尊严”的光荣之路。
本书中所介绍的收藏奥运纪念品的人物、故事,多是鲜为人知的。收藏,特别是体育纪念品的收藏,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作为体育比赛,形式多样,大到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小到机关、团体、工厂、学校的运动会,都要有一些奖品、纪念品,这些都是一个人、一个集体的光荣记录,它代表着一段历史、一项荣誉,更可成为收藏的珍品。本书就列举了大量实例,不仅有现代的、近期的,也有民国时期的、历史的;不仅有崭新的、闪闪发光的,也有陈旧的、锈迹斑斑的,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包涵了一段故事、保留了一段记忆。 该作品的创作很成功,以赋的形式,叙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历史、过程,及当今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深远意义。文章清新、精美,已被译成英文。这种创作形式,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
一块奥运金牌,就是一个实现了的梦想;一个奥运冠军的故事,就是一部成功的励志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描述了众多奥运冠军的感人故事和成长经历,揭示了由普通人成长为金牌冠军的十二项基本素质,告诉您赢得冠军的辉煌以及赢得金牌的艰辛,激励您用冠军的拼搏精神,去领悟人生的成功真谛,去夺取自己的人生金牌。
《看奥运》的立足点是“关注人文精神,普及奥运知识”,内容翔实,版式生动,图文并茂,全彩印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北京奥运指南。该书概要介绍了奥运发展的历史,全面介绍了北京2008年奥运的申办及筹备情况,重点介绍了北京2008年奥运即将展开的各项赛事。对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 28个比赛大项,本书按照“精彩看点”、“走进历史(比赛项目的历史)” 、“观赛指南”、“十分钟课堂(比赛规则介绍)”、“战术解析”、“福娃问答”、“大事记”等专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使读者能够获得北京奥运每一个比赛项目的发展历史、比赛规则、奖牌数量、比赛日程、场馆地址、裁判常识、竞技术语、观赛礼仪、历史成绩、赛事看点等热点信息。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风景旅游景点,所以,《看奥运》是一本精彩的北京2008年奥运指南,是一本
以央视体育频道评论员和主持人针对2012年奥运会的专业预测、分析为主,结合奥运赛事、转播信息等服务性内容,突出央视评论员团队的个性、专业性,打造一本2012年奥运会央视转播观看指南和手册的图书。 《2012剑指伦敦》分为两个部分: 1、“我看奥运”系列文章:央视体育频道前往伦敦报道的15位赛事评论员以及部分主持人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项目介绍、分析、预测; 2、“我与奥运”系列文章:部分评论员、主持人报道历届奥运会的经历和情感故事
体育运动的商业化、全球化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体育争议,如何解决体育争议成了法学界和体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而利用仲裁的方法解决体育争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法律和国际体育界的认可,实践中也早已形成了这种特殊的仲裁制度,即国际体育仲裁或者奥林匹克仲裁。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和2008北京奥运会逐步临近,奥林匹克运动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奥林匹克仲裁制度正日益受到国内法学界和体育界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正在开展。本书的目的也正是想使更多的人了解奥林匹克仲裁,以此促进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 其实早在2004年本人在武汉大学法学院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国际体育仲裁制度研究》的答辩后,就一直有将奥林匹克仲裁的案例整理出版的计划,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恩师韩德培先生以及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黄进教授的赞同。在2004年底
《同一个梦想》是中央电视台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制作的特别节目,是中国电视人首次以中国人的视点,从人文角度,对奥林匹克运动历史进行的一次史诗性文献纪录。 本片由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历时8个月制作完成,它用国际视野和人文精神审视和解读这一人类历*伟大的狂欢盛典的艰难演进历程,从和平、文化、科技、经济、体育等多向维度,始终围绕着和平、友谊、进步这一核心理念,充分表现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为推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切认同与和平相处所起的巨大作用。 同时,这部纪录片的创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大力支持,使得我们获得了珍贵素材和独家材料,这些史料是在中国电视媒体上首次公开。 因此,占有这些史料之后,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挖掘赛场史诗背后的故事性和传奇性,
根据实用、通俗、易学的原则,本书收入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有关的基本词汇和常用句子,表示这些词汇和句子的手语绝大多数选自《中国手语》一书,并新编了表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吉祥物等新词语的手势动作,同时列举了《国际聋人手语》和《中国手语》中表示“奥林匹克”一词的不同手势,供读者了解。在掌握基本词汇的基础上,读者可以参照书中括号内的替换词或例句,举一反三,表达更多的语句。本书还配套制作了光盘,便于培训教学和自学使用。 本书运用中国手语所包含的形象、语音、表情等各种元素来表达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福娃和福牛,以求手势动作能体现吉祥物外在的形象特征和内在的文化寓意。例如,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头部造型融入了鱼、*、奥林匹克圣火、*、燕子的形象。手语“贝贝”,
本书从近50年奥运会财务状况的历史出发,通过对现代奥运会财务状况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奥运会财务状况中收入和支出产生的原因及对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奥运会财务运作的理想途径。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北京2008奥运会的财务运作、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为助力京张申办冬奥、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由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两届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夫妇共同撰写,许海峰、杨扬、邹市明、刘翔等18位奥运冠军联袂加入的国内首册奥林匹克科普励志图书。 我国首位奥运冠军许海峰在该书中祝福侯琨、吴静钰夫妇“因奥运而相识,因奥运而相爱,因奥运而幸福”!幸福着的这对奥运冠军夫妇始终在为宣传、推广奥林匹克文化而“奔跑”,并与读者一起“奔跑”、分享奥林匹克之缘之爱之荣耀及其成长经历,全景式讲述夏、冬两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历届盛况、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多世纪来的发展状况、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实等。尤其是如数家珍的奥林匹克收藏品、侯琨多年遍访全球奥林匹克城市之图文,作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承的载体,首次整体亮相于公众视线。作者特别希望通过这册充满动感、激情的图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