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与火炬接力等。
《看奥运》的立足点是“关注人文精神,普及奥运知识”,内容翔实,版式生动,图文并茂,全彩印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北京奥运指南。该书概要介绍了奥运发展的历史,全面介绍了北京2008年奥运的申办及筹备情况,重点介绍了北京2008年奥运即将展开的各项赛事。对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 28个比赛大项,本书按照“精彩看点”、“走进历史(比赛项目的历史)” 、“观赛指南”、“十分钟课堂(比赛规则介绍)”、“战术解析”、“福娃问答”、“大事记”等专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使读者能够获得北京奥运每一个比赛项目的发展历史、比赛规则、奖牌数量、比赛日程、场馆地址、裁判常识、竞技术语、观赛礼仪、历史成绩、赛事看点等热点信息。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风景旅游景点,所以,《看奥运》是一本精彩的北京2008年奥运指南,是一本
1932年,美国洛杉矶,中国次派团出征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在预赛中便被淘汰。 1984年,仍然是洛杉矶。结束了漫长的封锁,来自新中国的拥有225名运动员的庞大代表团再一次站在了奥运会的赛场上。 这一次,许海峰一声枪响,夺下该届奥运会上枚,也是中国奥运史上的枚金牌。随后中国运动员斩金夺银,以15金8银9铜的辉煌战绩取得金牌榜第四的耀眼战绩! 从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活跃着一群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不屈不挠的身影。他们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记录,创造辉煌,让国旗一遍遍升起,让国歌一遍遍响彻奥运会的天空。 “百年中华奥运梦——从1908到2008”以活泼生动的绘本和漫画,配以详细的历史资料,对中国的百年奥运之路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 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霜洗礼之后,我们回望过去,
本书为新中国外交亲历丛书的又一部力作,围绕奥林匹克五环光芒辉耀中华大地的灿烂画卷,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多姿多彩。 作者有资深外交官、体育界的元老和亲自见证了中国五环征程的著名记者。他们通过对中国登上国际奥林匹克舞台、实现奥林匹克梦想、中国体育外交运筹折冲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亲历亲闻的回顾,把中华民族对奥林匹克理想的执著追求、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矢志努力和竭诚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贡献的动人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展示我国领导人英明远见的决策,外交、体育、新闻和社会各界人士含辛茹苦的工作,国际体育界高官、国际友人和海内外华侨华人和许多热心支持的感人事迹等许多内幕故事,是次与读者见面。
作家肖复兴对体育的“情缘”很深。八十年代初期,他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开始迷恋和关注体育,并拿起笔来来开始了体育文学的创作。他写过关于象棋的长篇小说,更写过著名的报告文学《剑之歌》等很多体育作品。后来,他应邀走进了《新体育》杂志社,当起了颇为职业的“体育记者”,贴近了无数冠军和体育工作者,一写就是十年。即便在他调到《人民文学》杂志社之后,依然心系体育。比如这本书中,他在近期散文中所写的刘翔、姚明、罗雪娟等等。他的体育情缘,可以说贯穿他的一生。 肖复兴曾经是体育记者中的一个“另类”,他独特的作家眼光让传统的新闻理论黯然失色,但同时没有人否认他的确曾经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记者。1992年他去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薄薄的《新体育》容纳了他一批文采飞扬的稿子,却实在容纳不了他的激情,这
本书以百年奥运史上优秀运动员的人生、竞技故事为写作素材,使奥运精神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故事充分地发扬光大。用一滴露珠,便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则小故事,阐述出人生的道理。奥运竞技场其实也就是人生奋斗舞台的缩影,是人生精神的集中展现,本书集中体现这些主题:奋斗、坚韧、突破逆境、争当、参与、更快、更高、更强、努力、走出困境、友谊、荣誉、爱国精神、向上等等不一而足。走近每一个参与奥运的人生,走近他们的心灵,听取他们真切的心跳,体味他们的执著,咀嚼生命的坎坷,便如同走进一段又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开启了智慧的天窗,生发美的向往。
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重要的赛事之一——奥运会,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重压下,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甚至大多数评论家已发出断言,奥运会已经难以为继,该寿终正寝了。然而,在萨马兰奇和一些杰出人物的远见和努力下,奥运会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创造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产业,成就了体育商业领域的精彩传奇。 《奥林匹克大逆转》次向世界公开了这个传奇故事。书中详细描述了国际奥委会在边缘政治和商业社会的压力下,以自己的方式,艰难而坚定地捍卫了奥林匹克的尊严和品格,恪守了奥林匹克追求和平,讴歌人性的理想。同时,在体育营销领域,以前所未有的远见和构想,以卓有成效的谋略和技巧,奠定了奥林匹克商业帝国的基石。如今,世界上好的城市为举办奥运会展开激烈的竞逐,电视机构和赞助商们也争先恐后地向这项赛事注入数十亿
本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创立和发展以及自1 896年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举办的全过程,以及第29届奥运会筹办的全过程,系国内部兼顾奥运会与国际奥委会发展历程的书籍,详细介绍了顾拜旦、布伦戴奇、基拉宁、萨马兰奇等在奥运发展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记载了奥运会所有项目和运动员及参赛国家的情况。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在每一篇章之前选取了一届奥运会的杰出运动员或者国际奥委会的重要人士,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与评论来再现当时的情境,其内容之新颖为市场上其他书所不及。本书作者身为资深体育记者,书中所用资料多为鲜见的手资料,内容丰富翔实。作者对于当时的事件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奥运会历史上有争议事件的评论,但又不失客观。此外,本书附有大量珍贵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是广大普通读者了
为什么一位伟大的运动员、艺术家或者科学家能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是激情,是智慧,还是苦难赋予了他的力量? 冠军是可以创造的吗?他们的成功是天气,是性格,还是环境所赐。 50位生活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冠军,在艾伦 斯奈德教授的组织下会聚一堂,与大家共同分享成功之道,共同回答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什么造就了冠军?” 冠军论坛之所以得到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大学的高度重视,缘于论坛的宗旨——探讨“什么造就了冠军?”——有力地响应了积极进取的奥林匹克精神,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众所周知,冠军是在不同人类文明中均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源远流长的冠军精神构成了人类宝贵思想遗产的一部分。尽管我们倡导的冠军精神并不局限于体育运动员,而是海纳百川,包容了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但是毋庸置疑,奥运会以其五大洲
《趣味奥运》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以体育为题材的书籍。它集漫画和文字为一体,融幽默与调侃于其中,让你从新的视点和观点出发,重新认识体育界。本书有专门的术语趣谈,意趣盎然,让你领略术语的“魔鬼”式解释;名人传记里介绍了风靡体坛的各路健儿,他们的名字一定让你如雷贯耳;趣闻轶事,通过夸张的语言,让你了解体坛上不为人知的搞笑故事,让你重拾过去那些快被人遗忘的经典镜头,有体坛健将们风光的一刹,也有他们出丑尴尬的一幕;无厘头的搞笑更是将体育与网络化的幽默结合在一起,让你释然一笑、放松身心,再配合Q版的漫画,让你捧腹大笑之后倍感身心愉悦。
为了切实做好奥运培训工作,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提供有力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保障,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由北京奥运培训工作协调小组策划组织,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及北京奥组委人事部、新闻宣传部等单位具体承办,共同编写了这套北京奥运会通用培训系列教材。 本套教材共11种13册,重点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基本知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简要情况、各行业服务保障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与奥运相关的英语知识,是对北京奥组委工作人员、志愿者、合同商工作人员、国内技术官员、窗口行业员工、大中小学学生、广大市民和观众进行培训的基本教材。
从第l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至今,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多、运动内容的日益丰富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奥运会各个运动项目都在不断地更加追求健与美、力量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而且不断地发展变化。 为了奥运会的前途与发展,国际奥委会2002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特别大会上对以前参赛项目“只进不出”的政策,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控制在28个大项,301个小项,参赛运动员为l0500人以内。每届奥运会之后,都会对参赛大项从“33个指标”入手进行重新评估,其中包括电视收视率、观众喜爱程度、奥运会门票销售和全球普及率等,在世界上开展不够普及、奖牌由少数国家垄断的项目都面临被驱逐出奥运会的危险。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2005年6月15日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宣称,奥运会项
本书是基于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实施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内容分为三篇。上篇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与体系,内容包括古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发展趋势,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体系,悉尼与雅典奥运会。中篇为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社会,内容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政治、经济和现代高科技四个部分。下篇为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内容包括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史以及北京奥运会的申办与筹办。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在对奥林匹克运动基本知识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北京奥运会关注者了解奥林匹克知识的大众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