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出众的刘墉也有说不过孩子的时候。说不过,那就写给他们。于是有了“刘墉青春修炼手册”系列,本书是系列之四。怎样看待偶像?怎样与老师相处?怎样克服焦虑?如何正确地看待生死等人生重大课题?在本书中,刘墉以女儿的成长历程为参照,讲述了年轻人的自我实现之法。用刘墉的话说,我们应该走出去,找自己所想找的,发现自己所想发现的,靠自己去成功。本系列作品,事例通俗,却寓意深刻;语言幽默,又不乏严谨;其中交织的父爱,真实而热烈。从任意章节里,我们都能找到相似的成长体验与青春话题,获得关于社交处世、品格塑造、读书写作等方面的不二法门与温暖鼓励。
这本书不单是台湾作家刘墉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师长和孩子的。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快快乐乐地回家、快快乐乐地睡觉、快快乐乐地长大。 表面看,它只是刘墉写给女儿的一封封家书,实际谈的是美、是爱、是公义。是关怀、是开阔……童年是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应该为孩子早早打开一扇扇窗,让他们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啊!这本书写得非常平实而生活,没什么专有名词,所以即使不加注音,也能让十岁的孩子看懂。衷心盼望它不但能点亮十岁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心,也能传达给父母师长一些重要的观念。
当代华语散文*温柔的一支笔 以温柔心感受人生的万般有情 张晓风为你带来极具温度的文字洗礼 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语文及阅读教材;当代十大散文家,余光中、席慕容推崇的大师级散文家;名篇美文,精心臻选 。 【内容简介】 张晓风, 中山文艺奖 国家文艺奖 获得者。多才多艺,善于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其中以散文*为著名。 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写婚前的喜悦,情感细腻动人,但她的成就并不止于此。她其后的作品在内容和技巧上都不断发展和突破,从描写生活琐事,渐渐转变为抒写家国情怀及社会世态,融入哲理,不断开拓。主要作品有《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等,著作一版再版,并译成多种文字。
当人生的旅程将近尾声,家乡的港口在望,我仿佛正放下船帆的水手,看到那帆布上留下的汗痕、血痕、泪痕,以及七海的风尘…… 不知是不是因为年过半百,近年总有朋友要我写本伟记,甚至说:‘你懒得写,没关系,我们可以找人帮你写,只要你提供材料就成了。” 每次朋友这么说,我都回答:“其实我早写了啊!我的生活全都记录在我过去的作品之中,何须再写一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