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众所周知,然而实际中却容易出现问题。《质量管理实战:方法、技巧与工具一本就够》创新性地提出了关于质量的3个原则,并将质量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梳理成明确可
本书是管理学的经典名著,也是哈佛、沃顿、耶鲁等商学院MBA的物。克劳士比在书中阐释了人们关于质量管理的错误观念,以及ITT公司如何在全球实施质量过程改进的成功故事。书中有许多案例,实情实景,娓娓道来,使你恍然大悟:什么是质量以及如何按愿望改进质量。HPA的传奇故事更是详细而完整地解剖了管理层如何运用14个步骤推动组织改进的全过程,而质量管理成熟度方格又提供了一种让管理者决定其组织的质量过程何去何从的方法。由此你将理解质量不仅是免费的,它还是一棵货真价实的摇钱树。由于工作一开始就做对了,没有返工而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会写入会计报表上“利润”这一栏。
本书作者集思想者与实践者于一身,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向读者揭示了国内外企业探索“零缺陷”品质的过程,以及成功打造“零缺陷”品质的必由之路——零缺陷管理。作者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实践两个核心问题:如何让西方的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的种子在中国的土壤和环境里尽快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如何使企业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时,既激活东方人的智慧又屏蔽传统的遗毒和噪音?在本书中,作者成功地对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先生的零缺陷管理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权威的阐释;不仅鲜活地解读了零缺陷理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四项基本原则”的丰富内涵,而且用身边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次就把事情做对”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巨大价值。本书内容丰富,说理生动、透彻,可读性强,特别是“培训课堂”上
的改善大师今井正明认为,提高质量和改善工作效果应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体现,关键性之处是现场,也就是实际发生行动的场所。所有企业都要开展三项赚取利润的主要活动:研发、生产和销售。若缺少这些活动,公司便无法生存并获长远发展,而现场正是这三项活动发生的场所。 “现场改善”与欧美管理方式的不同处,在于不需复杂的技术、烦琐的程序和昂贵的设备,只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方式、可视管理等,便能轻易解决组织积弊,获得高水平的质量和巨额利润。
《质量管理学(第3版)》共13章,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概论、供应商质量管理、顾客满意度测评、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经济性分析、绩效管理模式、常用质量管理工具、设计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六西格玛管理、质量认证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每章后面都附有习题供读者练习。 《质量管理学(第3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质量管理人员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还可作为企业质量管理和统计技术等专业的培训用书。
本书是管理学的经典名著,也是哈佛、沃顿、耶鲁等商学院MBA的物。克劳士比在书中阐释了人们关于质量管理的错误观念,以及ITT公司如何在全球实施质量过程改进的成功故事。书中有许多案例,实情实景,娓娓道来,使你恍然大悟:什么是质量以及如何按愿望改进质量。HPA的传奇故事更是详细而完整地解剖了管理层如何运用14个步骤推动组织改进的全过程,而质量管理成熟度方格又提供了一种让管理者决定其组织的质量过程何去何从的方法。由此你将理解质量不仅是免费的,它还是一棵货真价实的摇钱树。由于工作一开始就做对了,没有返工而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会写入会计报表上“利润”这一栏。
《质量管理学(第3版)》共13章,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概论、供应商质量管理、顾客满意度测评、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经济性分析、绩效管理模式、常用质量管理工具、设计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六西格玛管理、质量认证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每章后面都附有习题供读者练习。 《质量管理学(第3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质量管理人员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还可作为企业质量管理和统计技术等专业的培训用书。
六西格玛管理作为新经济环境下获得并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被世界先进企业普遍认可。如何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内涵并和各自企业的具体发展结合起来,是企业推进六西格玛工作的关键所在。本书突出了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和具体流程的结合,在系统介绍六西格玛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围绕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辅以丰富翔实的案例供参考,同时还剖析了六西格玛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的协同应用关系,使读者得到对六西格玛理论更深刻的体会。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干部、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中国式5S管理 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一个干净、明快、舒适的工作环境。 清洁:维持上面3S成果。 素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安全:重视全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观念,防患于未然。
《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统计技术》内容共分十章:①统计技术基本知识;②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③从样本推断批产品质量示例;④过程控制中的统计技术;⑤质量管理统计工具;⑥显著性检验;⑦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⑧回归分析;⑨统计抽样检验;⑩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读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阅读其中有关章节。
为了帮助企业透彻掌握IATF16949五大工具,并且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本书详细讲解了IATF16949五大工具。本书包括6章,分别为: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过程能力研究、SPC统计过程控制、MSA测量系统分析,每章都配有可移植的实用案例。为了丰富图书内容,提高指导、借鉴作用,本书配备了一张光盘,容纳了章~第6章的附加案例,以及质量成本管理、经营计划管理、零缺陷抽样检验方案与8D模式方面的原理、方法与案例。讲解清晰、便于应用、案例丰富,这是本书的突出特点。
本书包含6 个模块,模块1 介绍了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常见的质量分析工具及质量管理体系,模块2 介绍了零部件质量管理,模块3 介绍了汽车车身制造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块4 介绍了汽车整车装配及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块5 介绍了汽车制造过程能力评估、质量追溯、5S 管理等,模块6介绍了质量改进等内容。 本书可用作高等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用作汽车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书以流程图和工作标准的形式详细、准确地展现了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体现了很强的操作性。 全书包括了流程与流程图的绘制、进料检验管理、制程检验管理、质量控制管理、产品检验管理、质量改进管理、质量体系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售后服务质量管理、质量信息管理、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外部检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内容。 本书适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培训和管理咨询人员阅读。
本书是管理学的经典名著,也是哈佛、沃顿、耶鲁等商学院MBA的物。克劳士比在书中阐释了人们关于质量管理的错误观念,以及ITT公司如何在全球实施质量过程改进的成功故事。书中有许多案例,实情实景,娓娓道来,使你恍然大悟:什么是质量以及如何按愿望改进质量。HPA的传奇故事更是详细而完整地解剖了管理层如何运用14个步骤推动组织改进的全过程,而质量管理成熟度方格又提供了一种让管理者决定其组织的质量过程何去何从的方法。由此你将理解质量不仅是免费的,它还是一棵货真价实的摇钱树。由于工作一开始就做对了,没有返工而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会写入会计报表上“利润”这一栏。
刘杰编著的《标准是个好东西2:规则之战》以全球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为线索,从培养标准化理念,掌握标准化方法入手,深刻剖析了标准化战略的内涵及实施步骤,其中不乏古今中外企业灵活运用标准化手段的典型案例。书中重点介绍了标准化活动的流程与方法,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理论与实践,破解了跨国企业的发展密码,并对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创建品牌,创新机制进行了沦述,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实用性。《标准是个好东西2:规则之战》思考独特,观点新颖,力求与企业界朋友一道分享成功的奥秘。
本书是古畑先生著作的书中之一,它主要论述:企业管理者应按五项主义思想进行质量管理,即到现场去,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分析,正确了解现实,并确认是否符合原理、原则,然后及时作出决策,进行修正、调控,使之达到计划目标,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作者从说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开始,结合生产现场的具体实例和实际经验,归纳整理出质量管理所必需的诸要素,循循引导读者奖五项主义(所谓“五项主义”,是指以“现场、现物、现实和原理、原则”五项为根本出发点的管理思想方法)思想灵活运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达到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使企业在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本教程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部分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部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部分包括: 9000族标准概论、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方法、质量管理基本原则、主要术语和定义、9001:2015版标准条文释义、GB/T 19001—2015 idt 9001:2015标准转版实施指南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部分包括:审核概念与审核机制、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实施审核、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等。为了便于内部审核员和审核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在附录部分,本教程给出了2015版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思路和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典型应用及审核关注点,以及针对 9000和 9001标准的练习题,能够使相关人员通过练习的方式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
杨吉华主编的《品质主管手册(实战精华版)》主要介绍了:品质主管任职要求;如何控制来料品质;制程品质控制;品质稽核与出货品质控制;品质工程(QE)控制;如何管理质量记录和信息;如伺运用QC手法分析质量问题;品质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有图表,有案例,有自我检测,通过细致入微的导读及自我评估,让企业人从到,从基层员工成长为一名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