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断金刚》为全球畅销书《The Diamond Cutter》十周年增订版,台湾版译为《当和尚遇到钻石》。作者麦克 罗奇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宗教修行上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关键词 钻石(金刚石),在娓娓道来钻石的切割、加工、交易的过程以及自己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故事的同时,解读《金刚经》的精髓所在和这本经书在经商中的运用方法(具体作者列有46个 商业问题 和 金刚解药 )。在这里钻石被赋予了深刻的意味:成功的商人应当像钻石 坚实稳固、无坚不摧却又清澈透明。本书作为十周年增订版,加入了 能断金刚者的成功故事 这一新章节,作者回顾了《能断金刚》出版十周年所取得的成绩,选取了14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通过阅读《能断金刚》并运用其理念来实现其财富和生活成功的实例。
曾仕强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中国式管理。多年来,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愈具管理实务经验的人士,愈是对他所讲授的中国式管理产生热烈的回应。 曾教授认为,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其中,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 故此,本书强调管理是以 安人 为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
麦肯锡的经营顾问,之所以都是 解决问题的专家 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保持从零开始、从论点开始、用30秒时间提出3个要点、以 事实 为基础提出 假设 、将自己的主张放在疑问里 这些习惯使得麦肯锡的经营顾问们很快就能找出答案。本书中的39个工作习惯是麦肯锡亲身实践的 立竿见影 的简单习惯,只要掌握这些习惯就能提高职场人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保证工作的品质与效率。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人生 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稻盛和夫称 只有这个方程式才能解读我自己的幸福人生,才能解读京瓷和KDDI的顺利发展,以及日本航空的成功重建。 这个方程式中,他将 思维方式 放在了*位,而将 能力 放在了第三位,原因何在? 本书中,他以9大主题,27个关键词(精进、信念、拼命、利他、创新、苦难、感谢)深入阐述了 思维方式 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读者不仅能从中感悟到 经营之圣 的人生智慧,更能汲取到足以推动自己人生与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 无论对于企业经营者、公务人员、普通职员,还是未踏入社会的学生,这都是一本能帮人优化思维、找对 活法 的心灵管理之书。
稻盛的人生哲学与阿米巴经营是稻盛经营的两大支柱。在实现这两大支柱时,稻盛和夫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空巴。京瓷总部专设一间150平米的和式房间,以方便京瓷员工每晚在那里举行空巴。本书作者深入探究稻盛经营的内部机理,揭开空巴的神秘面纱,讲述举行空巴的意义及方法。
本书共分为六大章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门店精细化管理的方式。*章从门店管理者的自我修养入手,讲述了门店管理者应该具备职 业化意识。后面的章节对门店人员管理机制、门店商品数据化管理、门店 卖场管理机制、门店销售管理系统、门店客户管理系统等做出了非常详细 的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并提炼其中的精髓,能够将 其运用到实际的门店管理工作中。
开咖啡馆,是一件需要情怀的事情,但只停留在 情怀 层面,永远也不能真正拥有一家独立咖啡馆。为了帮助每一个想开咖啡馆的人放弃情怀、落地梦想,本书浓缩作者8年的咖啡馆经营理念,围绕不同类型独立咖啡馆,梳理开店筹备、定位选址、知识储备、菜单设计、设备选购、装修陈设、视觉传达、员工管理、营销推广等全流程的常见问题与操作细节,全方位揭秘咖啡馆经营之道,力求手把手教会读者如何从无到有经营一家或者多家独立咖啡馆。本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语言平实自然、轻快活泼,既是有志于经营咖啡馆人士的创业指南,也可供对咖啡馆有情怀的非咖啡馆从业人员阅读了解。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餐饮行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品牌塑造得成功与否,决定了餐饮企业能否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形象的建立能够帮助餐饮企业在竞争中有效地防御周边相同业态的冲击,但餐饮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很多餐饮人不得其法。 《餐饮品牌塑造》一书由具有多年品牌塑造咨询经历的白墨老师耗时两年完成,是餐饮品牌领域的开先河之作。本书从品牌定位、品类塑造、品牌文案、视觉设计、菜品塑造、品牌升级等角度系统地讲述了品牌塑造和升级的方法,并构建了餐饮品牌认知体系,帮助读者一步一步地塑造和升级自己的餐饮品牌。本书介绍和剖析了小肥羊火锅、很久以前烤串、杨国福麻辣烫等 100 余家餐饮企业的品牌塑造案例,是一部可以帮助读者少走弯路的品牌塑造宝典。 《餐饮品牌塑造》适合初入餐饮行业的创
本书中稻盛和夫归纳论述了自己独创的 会计七原则 现金流经营原则 、 一 一 对应的原则 、 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 、 完美主义的原则 、 双重确认的原则 、 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 、 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 。从整体理念到操作细节,都有详细讲解,并传递出了一种正向的经营理念,可谓经营企业的指南针。
1981年,孙正义一手创立软银,今天,软银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技术帝国,旗下拥有近1300家公司。 1999年,孙正义与马云在北京见面,聊了6分钟,便决定向*注资3000万美元。现在,软银是**的股东,投资回报率约为3440倍。 本书着重披露了孙正义独特的经营风格 :果断地抓住商机;遇事速战速决,奇计百出。但是,他也非常重视数据,谨慎决策。软银的决策以反复地进行数据调查和分析为基础,公司中高层按照严密的计划开展工作。 本书还分析了软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与众不同的强势作风,首次揭露了软银收购美国斯普林特公司以及日本电信企业之间的商战内幕。
学习投资当学徐新,企业家从中学到的是基业长青的要诀,创业者从中学到的是成功的激情、信念和智慧;读人做事当读徐新,女人从中读到的是成就事业的坚定和勇气,男人从中读到的是缔造商业传奇的冷静和果敢。投资,从做人、做事开始,但不仅限于此。本书真实还原了徐新与*、网易、哇哈哈等企业的深厚渊源及投资现场,并从多角度剖析这个传奇女人成功背后的隐蔽力量和精神魅力。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资本也可以玩得这么疯狂!
《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是稻盛和夫在2008年7月17日召开的盛和塾全国大会上的演讲实录。稻盛和夫认为, 六项精进 其实是 入世者 的一种修行方式。 六项精进 的可贵之处在于,点明了人类改变自身命运的*法门 行善积德。以 抑制小我、发扬大爱 为准则,为他人、为社会努力做贡献,就能使自身的命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正所谓 众生皆有佛性 ,行善是 真我 的本来属性,因此通过 动善念、行善举 的方式,能够清洗自身的灵魂污垢,从而以清澈的智慧接近 真我 。 《稻盛开讲5:六项精进》采用中日文录音,读者不仅可以欣赏稻盛和夫本人谈 活法 ,还可以倾听我国著名主持人钱龙亲情演绎的 活法 。
曾教授将中国人的管理行为特性分成10章,以个案分析的方法,分析与说明了40个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要点均设有情境案例描述、分析、说明,并配有 问题 要则 心得 等,十分便于管理者感悟、借鉴。
1961年,查尔斯 科赫进入父亲一手创办的公司 科氏工业,该公司当时的价值只有2 100万美元。而今天,科氏工业的市值约为1 000亿美元,这也让它成为世界上流的非上市公司,年销售额超过谷歌、高盛和卡夫的总和。在过去的50年里,科氏工业的增长率相当于标普500指数的27倍。 科氏工业为何会有如此之高的盈利能力?无论是在防尘地毯、弹力牛仔布、智能电话的连接线还是婴儿宝宝的超吸纸尿裤上,我们或许都不会看到 科氏 这个名字,但这确实就是他们的产品。而推动并促成这些创新的,正是科氏工业所倡导和奉行的MBM管理模式。 在本书中,查尔斯 科赫回顾了60年的商业生涯,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诸多此前从未披露的经历。还原了一部优秀的私企成长史,让读者得以一窥科氏工业利润增长5000倍的成功秘诀。
本书主要阐述了稻盛和夫自己开创的会计七原则。 会计七原则: 一、现金流经营原则 二、一一对应的原则 三、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 四、完美主义的原则 五、双重确认的原则 六、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 七、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
《教练的智慧》系列丛书是一套专门描写企业教练的书籍。在这套书中,作者结合多年行业经验,通过简短生动的案例、故事,辅以内涵丰富的插图,一点一滴呈现教练智慧精华。丛书推出至今已二十余年,在业内口碑相传、历久不衰,被奉为行业经典。历经多年积累沉淀之后,作者再推力作,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新、更丰富的教练智慧及心得感悟。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教练。教练不会替我们选择,但会帮我们看清方向;教练不会教我们方法,但会帮我们找到方法。教练促使我们觉察自身、深刻自省,唤醒我们内在的自己,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帮助我们成就目标、成就梦想。
本书分为六章,*章主要介绍了麦肯锡重要的思考法*小化思考法;第二章作者对实践*小化思考时必不可少的假设进行了解说。第三章作者为大家介绍工作安排顺利进行的基础 整体设计;第四章作者说明了成果意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第五章介绍了想将*小思考更进一步时需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第六章作者为大家介绍了要想使五感变得敏锐应该养成的习惯。
企业文化如何践行与落地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公认的难题,以至于中国企业进行了30多年的文化建设实践,在企业文化如何落地方面,仍然处于混沌之中。而本书以华夏基石的 知信行 模型为基础,描绘出一张企业文化落地的全景路线图。 作者以其对企业文化落地的独特见解与丰富的实战经验,系统阐述了企业文化落地的理论和方法,清晰地展示了企业文化落地的路径,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华夏基石同仁及作者本人在咨询实践中独创的工具方法。本书在文化落地的每一个环节都例举了大量翔实和有针对性的案例,读者即使不理解相关的理论,也可以对照着标杆企业的案例进行模仿,极大地提高了现实的可操作性。而大部分案例都来自于华夏基石直接服务过的客户,属于文化落地实践的*为宝贵的一手资料。 本书从实践出发,系统总结了企业文化落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