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阐释与运用(第2版)(引进版)》的六位作者都是著名的会计学专家,他们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博采各家之长,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组织本书各章节内容及案例,联系企业的实际和案例教学来解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而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处理企业财务问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阐释与运用(第2版)(引进版)》的特点就是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广泛丰富,大量引进国际会计领域研究成果和会计实务界实践经验;增加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使之更适用于中国;所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条文的解释都是以具体案例为背景,不仅使抽象复杂的准则条文生动易学,而且使读者能够了解如何在会计实务中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本书不助
由刘松青编著的《国际会计》系统地阐述了国际会计的原理、知识和方法,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包括十二章内容。部分为导论,即章,介绍国际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背景,阐述国际会计的内容和概念。第二部分为国际比较会计,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的内容,在比较分析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惯例和财务报告差异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些典型国家会计模式的特征,并对国际会计协调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国际财务会计,包括第五章至第八章的内容,涉及外币交易会计、外币报表折算、合并财务报表和国际财务报告问题。第四部分为国际管理会计,包括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涉及外汇风险管理、预算控制与业绩评价、国际转移价格和国际税务问题。本书理论与实务并重,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和抽象的概念辅以实例解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
作为紧贴现实的指南,本书有以下独特之处: 全面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欧洲委员会对欧盟国家证券交易所中的所有上市公司提出了统一的要求, 要求它们必须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中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 提出了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合并项目以及它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合作项目的新见解。 以图表的新形式概括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关于金融工具)的主要要求。 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30号(SIC-30)的基础上,给出了财务报告及披露事项的进一步指导方针。
本书作者对世界上多个典型国家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进行了广泛比较、深入分析和横向研究,以多视角诠释各国财务报告的差异及原因,以及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和方法,为我们全面理解会计的国际协调和其他国家的会计惯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一版尤其关注了中国的会计准则发展情况,专设一节梳理了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几次重大变化以及国际趋同。本书可以称得上“全球范围内讲述各国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问题的权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