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计》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读者欢迎,连续印刷多次,荣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专著一等奖”。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金融会计的教学需要,我们依据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在广泛借鉴一些权威性的金融会计学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近年来金融会计学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对原《金融会计——银行会计》进行了全面修订。
曾雪云编著的《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市场风险》就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项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对金融市场风险的传导机制展开了系统研究,为深入理解会计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和评价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后果,对于改进会计准则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市场风险》为会计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和大量的后续话题,同时也适合本领域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魏永宏编著的《金融会计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按照现代金融会计发展变革的线索与思路,立足于我国现实,以 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2008年出版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为基础编撰而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金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会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此外,随着基金和租赁等业务的快速发展,本书还较详细地介绍了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会计业务的核算,基本涵盖了金融领域各行业的会计核算,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和全面性。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金融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培训、自学及实务操作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借鉴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会计管理活动论”这个中国原创性会计学说、行为金融学以及制度经济学作为主要理论依据,突破会计学主流将会计定义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假设,通过考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金融资产规模、金融资产收益、盈余波动性、市场流动性、股票价格波动等变量的关系,在微观层面就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项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后果、以及对金融市场风险的传导机制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深入理解会计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评介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后果以及金融市场风险的传导机制,对于改进会计准则和加强金融监管具有参考价值,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