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投资人推荐的技术分析工具书,教你看懂K线,在股市中精准获利。作者朱家泓1985年进入股票市场,持续投资至今。2007年,他从最基本的技术分析学起,运用飙股战法及目标管理操盘法,达到每年看图选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下行、同业竞争压力增大使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转型势在必行。本书探讨了如何实现资产负债在数量结构和利率结构方面相匹配的方法,为实现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统一提供计划与决策工具。第一篇介绍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及优化原理,第二至五篇从增量角度延伸到增量和存量角度对全资产组合进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联合风险的控制和调整。各篇章详尽地给出各模型的建模思路、建模原理及应用实例,极具实用性、可检验性和可推广性。
本书是从社会学视角研究货币问题的力作,是作者多年研究货币问题的总结性著作,深刻回应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欧元区危机、比特币等新兴替代性货币等诸多现实问题,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关切。本书的主要观点为,货币并非具有固定价值的“物品”,而是体现社会关系的“过程”,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来源于特定的社会关系,这一关系是不断变化的。理解货币,其实质就是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本书从以下视角论证了上述观点:货币的起源问题、资本背后的逻辑、债务问题、货币与负罪的关系、货币的贮藏与浪费、货币是否必然与特定领土范围内的民族 有关、货币与文化的关系、货币改革所体现的乌托邦思想。以此,作者总结了货币的诸多面向,为未来的货币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引论》提供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及其应用的一个介绍。这一框架已经成为了分析货币政策及其对于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以及福利的含义的一个主要工具。这一框架也构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所开发的新一代中等规模的实证模型的理论基础。同时,这一框架还是绝大多数产业化国家的中央银行所采用的通货膨胀稳定化导向策略的理论基础。
《货币政策实施:理论、沿革与现状》的价值正在于它是试图揭开货币政策实施“黑箱”的发轫之作。 概括而言,《货币政策实施:理论、沿革与现状》提倡货币政策实施的“新观点”,其核心理念是中央银行要将短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并恰当有效地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这一目标。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实施:理论、沿革与现状》也不遗余力地批评货币政策实施的“旧观点”,即所谓的“数量导向观点”。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本书的部分初衷是为了澄清“误解”,而这些“误解”及其背后的思想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这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在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上,凯恩斯和弗里德曼一致推崇基础货币并排斥短期利率。二者的思想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直接体现在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按照教科书的标准逻辑,基础货币的变
本书全面介绍了货币经济学中蕞重要的议题,重点是货币经济学家们在解决理论与政策问题时所采用的主要模型,在探讨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展示如何使用模型进行模拟,尤其是,引入经济学家研究的各类摩擦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货币政策效应。 第四版根据蕞新的研究成果,对每一章的内容和架构做了一些调整,新增探讨调价理论、劳动力市场摩擦和失业、金融中介间的道德风险摩擦、名义利率的有效下限、前瞻性指引政策、量化和信贷宽松等问题的章节。关于新凯恩斯基本模型的内容重组为单一章节,对该模型及其政策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更新了参考文献和每章末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