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30 年前本书次出版,投资的外在形式已经发生巨变,但有一个基本元素却始终如一,那就是人类行为。不论你的交易对象是大宗商品还是创新投资产品,通过技术分析观察历史上投资者对各类事件的反应都是你预测买入和卖出时机的关键。经过全面更新,本书第 5 版将向我们展示如何在应用技术分析这一有力工具时做到量体裁衣,在当今复杂的市场中做到利润*化。 全球的个人和专业投资者都通过使用本书来理解、诠释和预测个股及总体市场的重大变动实现财富增长。*版本对本书经典的获利方法加以精简,同时针对我们在日常交易中面临的各种真实情境在每个章节加入新的例子、图表和解析。 作为专业人士的经典和权威之作,新版本有如下特点: 加入新的章节,包括衡量投资者信心的独特技术指标、新的 SPK 指标分析,诠释极长期趋势
《财富的逻辑(上):为什么勤劳却不一定富有》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地大物博 的国家并不一定拥有更多财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匹配的金融创新体系,才是更有价值的。 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以今昔对比和中外对比雄辩地证明了以下几个事实:勤劳只能产出更多的物质,而创造财富有三个维度 深度、广度、长度,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 勤劳和技术创新引发的生产率上升 市场开放引起单位物品价值量上升 良好的证券市场将未来收入现期化 。三大条件的实现,则有赖于明晰的产权保护和开放的市场体系。这三大条件一起实现,才能使财富的创造更大化。 《财富的逻辑(下):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 当今时代,经济已经从 无商不富 过渡到 无股权不大富 ,金融已然成为现代财富机器的核心引擎。但是,要充分发挥这个
它是1957—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我们必须学习的精华,它是一群在中国践行价值投资的实践者研究、学习的记录;它展现了“股神”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思考和抉择,投资方法和理念的进化;它坦露了中国普通投资者践行价值投资理念的困惑和难题,在历练中的收获与成长。通过与“股神”跨越时空的对话,它不仅告诉我们价值投资应该学什么, 厘清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诸多迷思。 投资亦如人生,投资理念亦是生活理念的映射。学习巴芒的投资智慧,不仅是为了 好地投资, 是为了 好地生活。
巴菲特没有写过什么书,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年报中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在过去一年中的成败得失。从挑选管理者、选择投资目标、评估公司,到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这些信涵盖面甚广。但是,在美国法
未来的社会,只有10%的人算是有钱人,其余90%会变成等级不同的穷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果你还以为努力工作、存钱、分散投资,就是的选择,你会发现自己的钱将越来越少。完全不投资或为了保本而投资,最终只能使你沦为90%的穷人行列。只有为了赢而投资的人,才有机会成为10%的有钱人。 在本书中,清崎和川普为你指明了方向,他们的建议是: ·赢家和一般人的区别是:他们总能慎思明辩。 ·做投资者,而不是储蓄者。 ·为了赢而投资,而不是为了保本而投资。 ·你只能投资两样东西:时间和金钱。 ·60岁想致富?一点也不晚 ·投资房地产。收租为先、少想增值。 ·不只当员工,也要变股东。 ·巧用网络营销,成功离你不远。
本书由嘉信理财创始人查尔斯 施瓦布亲自讲述了他创办并运营嘉信理财近50年的全历程,包括他如何运用革命性的方法,将股票投资从机构投资者手中解放出来,让所有普通的美国人都有机会参与美国经济、技术和各领域的爆炸式增长,改变了美国人的投资方式。 在本书中,施瓦布谈到了伴随他整个成长过程的阅读障碍症,以及他从1971年创办嘉信理财的前身,到后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他详细叙述了嘉信理财被美国银行收购的过程,以及后来他如何策划杠杆收购,重新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他讨论了1987年的金融大崩溃、2000年的科技泡沫和2008年历史性的经济衰退,同时讲述了嘉信理财如何专注于风险管理,以及这种专注对个人投资者和公司本身的意义。 2003年,施瓦布卸任嘉信理财CEO。一年后,他又重返CEO岗位,带领嘉信理财进行了创办以来很好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