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投资与金融是影响宏观经济状态的主要变量,也是构成现代积累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本书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动规律,剖析了储蓄投资金融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均衡关系,阐述了它们的相对独立性运动和由此产生的对均衡状态的偏离,研究了实现储蓄投资金融的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的宏观政策。本书构建了一个储蓄投资金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内引入借贷资本、利率、金融化和金融化资本、引进外资、对外投资、汇率等考察储蓄投资金融间的均衡关系,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宏观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博大精深,洋洋洒洒两百四十多万字,如果没有一个“解读”引路,那么学习的“时间成本”是巨大的。本书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快捷入门的“路径”。本书在忠实《资本论》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还有利益分配关系及其与这些关系密切相关的制度形式、运行方式、实现路径进行了整体性的解读,同时还对《资本论》是基础理论与基本理论进行重点性解读。例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形式与框架、运行机制与方式、分配依据与原则,以及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劳动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价值、为什么只有雇佣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和资本价值等等理论,进行了重点解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第3辑)》从比较和综合的视角出发,从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两大理论体系在基本概念、基本命题、逻辑体系以及方法论等层面存在的基本差异性;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的相容性和互补性,认为除去意识形态的属性,两大理论体系是能够相容相通的。书中指出,作为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比较与综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推动中国本土经济学范式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是笔者(马艳)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BJL009)“现代政治经济学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的数理分析”的核心内容。《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共十章节,内容包括现代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研究的理论溯源、政治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创新、价值理论模型、剩余价值理论模型、价值转形理论模型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曾经有人声称,历史已经终结了,资本主义就是人类的结局。事实恰恰相反,就在最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的资本主义秩序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挑战,就连作为资本主义中心的美国,欧洲都爆发了占领运动,而中东,北非等地更是直接政权更迭,至今还在剧烈变化中。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都在世界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新中国六十多年的辉煌历史给世界提供了思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命运的材料。所有关心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人,都面临如何理解世界资本主义趋势,如何看待中国的前途等几个大问题。这本书从政治经济学视角,从历史和理论各个方面系统的解答了这些疑问。它不仅向你展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还将帮助你用政治经济学提供的方法来思考,摆脱人云亦云,开始建立独立的批判的观点!
《政治经济学概论》内容简介:《政治经济学概论》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政治经济学概论》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作,它曾经是欧洲大学里的经典教材。萨伊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体系划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个互相独立的部分。萨伊也因此被称为亚当·斯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内容简介
《个人、制度与市场》提供了一种关于社会的制度框架如何出现以及市场如何在制度框架下发挥作用的理论。《个人、制度与市场》证明了被定义为博弈规则的社会制度和交换过程都可以用一种一般的理论结构来分析。曼特扎维诺斯认为一种受到进化认识论和认知心理学启发的关于个人行为的问题解决模型可以提供这种统一的理论结构。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人类学中的成果,曼特扎维诺斯提供了一种说明社会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结果的真正的政治经济学。
本书共分11章,介绍了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劳动定额的工作内容、生产过程优化、劳动定额基本公式、统计分析法、估工法和类推比较法、秒表测时法、工作日写实和工作抽样法等内容。
《计量经济学》是为经济和管理类硕士、博士生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全书共分为四篇,篇绪论的两章分别介绍计量经济学的范畴、方法、历史,和变量、统计推断及过程的准备知识;第二篇经典回归分析分三章介绍线性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和联立方程组模型;第三篇是时间序列数据计量经济分析专题,介绍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分析的一般原理、分布滞后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向量自回归和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等;第四篇介绍面板数据、离散选择和非参数模型等,还有特殊数据、变量和估计方法的计量经济专题。 为了让读者对计量经济学有较好的总体把握,和能更加有效地应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本教材特别重视对计量经济学范畴、结构、方法论,以及各种计量经济模型内在联系和区别的分析。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本教材
本书是作者林振淦在2008-2009年世界性金融危机期间,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的现代化技术,从大约3000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茫茫大海里,几乎一处不漏地搜索、摘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货币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直接论述,又从直接论述追踪到许多相关的论述,加以研究和整理而成的。全书忠实、翔实、全面地记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思想和论述,记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产生普遍生产过剩和由生产过剩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原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关系,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从一国到多国的传播,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制平衡和发展的作用,金融机构、政府、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举措,以及对于当时经济学家有关经济危机理论的评论与批判。本书还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记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