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货币经济领域专著。其独到之处在于构建了一个货币经济理论模型。该模型把微观企业的逐利行为、货币的创造机制、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均衡联系到一起,给出了均衡解,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冲击进行了动态模拟。在此基础上,笔者提炼出了 宏观经济五种思维能力 (宏观、周期、货币、均衡、战略)以及 宏观经济九宫格 (经济增长率、利息率、货币增长率、利润率、通胀率、汇率、债券收益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等分析方法。本专著的核心观点有:(1)货币、债务、资产价格、增长、收入、物价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可认为是一体多面。(2)在评估经济表现时,应聚焦于货币价值量的增长率,而非其绝对量、增量以及增量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度。(3)名义GDP增长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4)房地产是重要的货币创造器。(5)物价
19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为何会那样严重和漫长?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都困惑着经济学家们的问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本 伯南克甚至将美国大萧条称之为依旧无法触及的 宏观经济学圣杯 。但是1990年至2
低碳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政策工具方面的研究,包括以下问题:完成低碳宏观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厘清减排的宏观经济效果;通过能源结构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减少碳排放量的重点产业,分析其达到相应减排目标的代价;分析现行政策效果,实证研究政策效果背后的影响因素;测算能源结构变化的社会成本和收益;讨论相关减排目标下不同政策工具对各减排重点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减排政策工具对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投资、就业、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宏观经济总体目标,确定低碳发展政策工具的选择。
本书是\"幸福经济学之父\"理查德·伊斯特林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综合其他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 的研究成果,用浅显通俗的语言对一些核心的\"幸福\"问题做出的解答。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实例向读者进一步证实了\"伊斯特林悖论\",告诉我们幸福并不 取决于一个人的财富多少。 此外,书中还详细地举例研讨了一些关于幸福的其他问题,如∶幸福能否被测量?赚 多的钱能否 提升幸福感?需求伴侣、拥有婚姻、生育子女、 信仰、锻炼身体等能否对获得幸福有所帮助?性别、年龄、健康又能否左右你的幸福?书中还探讨了一些公共政策问题。比如∶ 政府是否应该致力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一个 是否要富裕起来才能使国民幸福?经济增长是否为改变国民幸福的 途径?作者通过大量实证案例进行理性推理,加以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论据观点,带领读者一步步寻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