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经济学的未来:来自德国学术界的回答
    •   ( 167 条评论 )
    • [德]拉尔斯·P. 菲尔德Lars P. Feld)、{4 /2025-03-01/ 上海三联书店
    • 秩序自由主义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就经济思想而言,它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思维方式,研究规则对经济结果的影响,以及规则如何出现及其内生性问题。就经济理论和政策而言,放开市场、保护私有财产和合同自由是其主张的主要内容,受其影响,德国战后逐渐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的框架,促成了德国经济奇迹。但随着凯恩斯主义主导的主流经济学影响日增,秩序自由主义在德国的空间不断被挤压。 2009年,因科隆 教授起义 事件,在德国引发了一场以两种经济学方法之争开端、随后议题不断扩大和深化的激烈争论。本书选辑了一批有关的学术文献,记录了自21世纪初以来关于秩序自由主义的若干最新讨论,力求全面地梳理这场争论的历史背景、演进脉络与核心议题,旨在为中国读者提供理解经济理论变迁与制度实践的参照框架。

    • ¥74.3 ¥88 折扣:8.4折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 1252 条评论 )
    • 达龙·阿西莫格鲁戴维·莱布森约翰·A.李斯特 /2024-10-31/ 中信出版社
    •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经济学在起作用。 从租房到拼车,从经济增长到消除贫困,达龙 阿西莫格鲁、戴维 莱布森、约翰 A.李斯特三位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确立了优化、均衡和实证这三个关键概念,用以解释人类的各种行为。优化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和企业如何做出最佳选择,均衡展示了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主义则利用数据来检验和支持理论。 本书以现代生活的诸多真实事例为起点,摒弃了传统经济学教材中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公式和陈旧案例,并加入博弈论、不平等、拍卖和议价等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帮助读者更轻松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形成经济思维。 读完本书,你将发现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学会分析和预测他人的行为,比如该花多少时间浏览短视频,和人谈判时如何获得最好的结果,怎样叫网约车更划算,明白哪种政策更有

    • ¥94.5 ¥139 折扣:6.8折
    • 新质生产力:理论、事实与路径(新质生产力研究文库)
    •   ( 87 条评论 )
    • 张东刚 等 /2025-01-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选择。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建设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新路的真实探索,致力于深入研究阐释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人才基础。本书着重体现三方面特色: 一是强调理论性。本书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探讨了其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关系以及重要意义。 二是体现时代性。本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不同的范畴,从区域差异和产业升级等不同角度切入,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特征事实。 三是突出实践性。本书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紧跟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牢牢把握 传统产业现代化 和 新兴科研产业化 两个大方向,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 ¥71.3 ¥99 折扣:7.2折
    • 锚定中国
    •   ( 26 条评论 )
    • 龙白滔 /2024-12-05/ 东方出版社
    • 作者撰写本书的初衷源自在深入探究中国经济时所遭遇的一系列困惑,而主流经济学却无法给出有说服力、有实证依据并合乎逻辑的解答。为此,作者阅读了大量当代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资料,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到丰富的养分。为保证内容的客观和全面,还对比并引用了国外政治经济领域的学术论文、各国央行及多边国际组织的研究报告、智库或研究所的学术成果、各国财经媒体的报道,等等;这些参考文献也在书中体现。分析的结果和实践的经验都证明,照搬西方的路径在中国并不可行,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63.7 ¥98 折扣:6.5折
    •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第二版)
    •   ( 25 条评论 )
    • 潘英丽 编著 /2025-03-01/ 格致出版社
    • 本书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梳理中国经济问题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其背后的体制根源,了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微观基础和制度环境,洞察中国经济金融转型的要义和瓶颈。书中不仅覆盖到了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消费与投资理论、金融的功能、国际贸易与政府职能等理论性内容,更是用大量篇幅将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在一起,更深刻地讲述中国故事,探寻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变化及其驱动力。本书作者潘英丽长期从事MBA和研究生、博士生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撰写的这本《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第二版)是对其40余年关于宏观经济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研究的系统总结。

    • ¥72.8 ¥89 折扣:8.2折
    • 宏观经济学(原书第9版)
    •   ( 26 条评论 )
    • 罗宾 · 巴德Robin Bade) /2025-01-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宏观经济学(原书第9版)》深入剖析了全球经济热点问题: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 这些问题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书中聚焦核心概念,用清晰的图表和翔实数据,结合经济事件,帮助读者理解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从政策制定到个人决策,从全球视角到日常生活,本书不仅解答了经济现象背后的 为什么 ,还提供了应对复杂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它不仅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教材,更是每个希望提升经济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读者的读物。

    • ¥57.9 ¥89 折扣:6.5折
    • 从制造到服务:结构转型期的宏观经济学
    •   ( 1756 条评论 )
    • 张斌 /2021-03-31/ 中信出版社
    • 像高收入经济体经历的那样,中国在人均收入达到门槛值以后也迈入了从制造到服务的经济结构转型期。 这一转型既反映在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转折性变化上,也反映在城市格局的变化上。例如: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增长越来越落后于对教育、医疗和体育文娱的服务消费增长,大量的劳动力、企业甚至城市面临淘汰压力;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竞争中获胜,大城市在城市竞争中获胜。经济结构转型还改变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宏观经济波动从工业化高峰期的 易热难冷 转向了 易冷难热 。本书结合高收入经济体的经验,深入剖析了经济结构转型的特征及其面临的突出短板,重新审视了当前关于宏观经济波动的主流观点,并提出了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作者还特别指出,应对经济结构转型,观念的挑战是我们需要直面的底层矛盾。观念是制度和政策的核

    • ¥51 ¥68 折扣:7.5折
    • 宏观审慎监管、银行风险承担与货币政策传导
    •   ( 6 条评论 )
    • 熊劼 著 /2024-12-01/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本书首先从 双支柱 调控框架的产生出发,剖析传统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暴露出来的问题,对 双支柱 调控的必要性、内容、实施主体及 双支柱 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分析。接着,着重阐述了宏观审慎政策提出的背景、原因、内涵与工具,并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演变历程做了简要回顾。鉴于宏观审慎政策对商业银行构成的最主要的监管约束体现在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两个方面,本书分别从这两个监管层面就其内容、影响、演变进程与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勾勒出我国商业银行当前所面临的审慎监管的大致轮廓。紧接着,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对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将这两重监管约束纳入到货币政策传导的分析框架中,揭示宏观审慎监管下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展现出来的新特征,以期

    • ¥63.4 ¥88 折扣:7.2折
    • 国民经济学(第三版)
    •   ( 250 条评论 )
    • 林木西 黄泰岩 /2018-03-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与前两版相比,第三版的调整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研究对象上,对“国民经济系统”运动及其规律性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关于国民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讨论焦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分析,本书前两版对对此进行了分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本书第三版*章明确提出,从世界来看我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科,虽然这一学科从名字上看有些国外色彩,但实际上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学科渊源与其从国外去寻找莫不如从自身挖掘,其学科边界、研究对象与其同其他学科去比较、界定,莫不如靠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如果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国民经济学学科理所当然地会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第二,在体系结构上,在前两版“三篇结构”的基础上调整为“四

    • ¥51.6 ¥75 折扣:6.9折
    • 公共债务激增及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   ( 8 条评论 )
    • 刘志新任心原著 /2024-07-0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本书从公共债务激增的角度对公共债务及其宏观经济影响展开研究。基于债务增量的滚动窗口识别方法对全球86个重要经济体的公共债务激增事件进行了识别,为公共债务激增提供有效的测度方法。利用局部投影方法分析公共债务激增对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并重点探讨该影响在经济扩张与收缩阶段的传导路径差异。定量分析公共债务激增带来的风险以及金融危机隐患。通过固定效应的面板logit回归模型验证公共债务激增导致的银行业危机、货币危机、主权债务危机风险加剧。明确公共债务激增的研究意义,为公共债务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视角。

    • ¥51.3 ¥65 折扣:7.9折
    • 国内外住房市场经验研究
    •   ( 17 条评论 )
    • 赵丽霞,刘志,伯特兰·雷纳德 编著 /2023-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国内外住房市场经验研究》源自2016年05月16-17日在中国香港举办的土地政策和住房市场国际研讨会。通过将会议论文转化为严谨的学术论文,《国内外住房市场经验研究》呈现了学术界对国际住房市场经验的最新见解。《国内外住房市场经验研究》由衷地希望能够阐明中国内地快速发展的住房市场。中国在迈入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同时也正在经历另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国内外住房市场经验研究》的各章节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我们对不同国家住房市场和住房制度的多方面认知,同时考虑其与中国内地的相关性。不过,可以理解的是,《国内外住房市场经验研究》并不打算涵盖国际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的所有方面。《国内外住房市场经验研究》最后一章基于参会者在会后圆桌讨论的成果而形成。

    • ¥77.8 ¥108 折扣:7.2折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 当代知名经济学家为大众编写的经济学入门读本 达龙·阿西莫格鲁
    •   ( 20 条评论 )
    • 达龙·阿西莫格鲁戴维·莱布森约翰·A.李斯特 /2024-10-01/ 中信出版集团
    •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经济学在起作用。 从租房到拼车,从经济增长到消除贫困,达龙 阿西莫格鲁、戴维 莱布森、约翰 A.李斯特三位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确立了优化、均衡和实证这三个关键概念,用以解释人类的各种行为。优化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和企业如何做出佳选择,均衡展示了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主义则利用数据来检验和支持理论。 本书以现代生活的诸多真实事例为起点,摒弃了传统经济学教材中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公式和陈旧案例,并加入博弈论、不平等、拍卖和议价等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帮助读者更轻松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形成经济思维。 读完本书,你将发现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学会分析和预测他人的行为,比如该花多少时间浏览短视频,和人谈判时如何获得好的结果,怎样叫网约车更划算,明白哪种政策更有助于

    • ¥88.96 ¥139 折扣:6.4折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名著译丛)
    •   ( 100 条评论 )
    • [美]凯文·D.胡佛陈天慈 译 /2020-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分为五部分,共有十章内容。*章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派、古典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第二章是劳动力市场出清,先分析了菲利普斯曲线与自然率假说,然后介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诞生。第三章为经济周期的市场出清模型,包含的内容有均衡经济周期、货币经济周期与实际经济周期、可供选择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凯恩斯主义问题的持续性。第四章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解释了政策无效性、货币主义算术、政策的不可能性。第五章的内容是新货币经济学,包含的内容有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的整合、货币与金融、货币是否*。第六章讲述了货币经济学的代际交叠模型,分析了货币和生息资产的共生性,并提出金融约束和相应的政策理论。第七章讲政策的局限性,分析了李嘉图等价、公开市

    • ¥54.7 ¥76 折扣:7.2折
    • 宏观审慎政策的微观效应分析——基于我国银行和企业数据的研究
    •   ( 6 条评论 )
    • 康巧灵陈明花吴季 /2024-10-13/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近年来,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逐渐完善,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风险评估、政策工具和责任主体等内容也逐渐清晰,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多样性和实施频率在国际上也首屈一指。然而,关于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在微观银行和企业层面的影响和传导机制方面还缺乏全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个体银行风险和微观企业融资的角度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考察,详细和全面地探讨宏观审慎政策作用的潜在机制和影响的异质性,扩展相关研究的边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对宏观审慎政策微观层面影响的缺乏。

    • ¥53.7 ¥68 折扣:7.9折
    • 土地财政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   ( 17 条评论 )
    • 梅冬州 /2024-07-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系统阐述了房价变动、土地财政与中国经济周期的关系等。本书梳理了土地财政的发展历程,从土地财政与房价、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与投资结构、土地财政与经济波动的角度论述了土地财政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本书根据已有文献分析了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土地财政的影响,对土地财政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又从房价变动、土地财政与中国经济周期,房价与汇率,基建投资扩张、土地财政与生产率下降,房价调控、地方政府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得出了结论和对策建议。

    • ¥69.3 ¥86 折扣:8.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