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在2010年9月会议上的论文合集。主题是探讨宏观审慎监管在金融行业的作用。许多人认为,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工具不足以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金融体系。这种忽略了相互联系性和外部性,即金融机构的行为或事件在金融市场会导致负面的溢出效应影响到一般市场条件、其他金融机构,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有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微观审慎监管个别机构和用宏观审慎的方法来管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这种新思路、新政策的提出,值得深思和借鉴。
作者结合自己的投资经验,进行深入透彻的思考,向中小投资者详细介绍了股票期货投资中,规避风险、获得稳定利润的实用技巧与方法。《交易的真相》对于“交易系统、心理控制、资金管理、交易策略”四大模块进行了更为深入详尽的分析和阐述,文笔幽默生动,引人入胜。本书的诸多交易思想,言人之未言、新颖独特、朴实深刻。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作为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作者十多年来一直呼吁遏制中国经济的双顺差,理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但却并不如愿。今日中美经济关系的严重扭曲,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作者当年的忧虑。《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遴选其三十多篇代表作品,以年代为序,试图表现作者一脉相承的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经济学家敢于反思研究历程并接受历史检验的勇气。
本书从研究权力经济的内在发展逻辑着手,探讨了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逻辑,以期解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许多中国经济之谜。本书中所用的分析工具能突破常规,理论视觉独到,具有创新性。全书主线清晰、结构安排合理,文字表达清楚。本书内容包括:权力经济制度基础及其制度变迁,权力经济与经济发展、寻租行为的分析、权力经济的绩效和发展趋势分析等等。 本书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提出并分析“权力经济”的概念,揭示出中国权力经济发展逻辑;第二,为正确理解中国的宏观政策、政府行为和制定具体的宏观战略策略等提供理论基础;第三,为探索中国经济现象之谜提供新的视角和初步的分析框架;第四,对权力经济的分析构成中国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理论支点,从而最终促成中国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的形成。
卢作孚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民生公司的创始人。毛泽东主席曾指出中国实业界有四个人不能忘记,其一就是“发展交通运输的卢作孚”。本书收入了1916年-1948年间卢作孚的著述109篇,涉及工商管理、企业文化、教育改革和社区建设等内容。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本书序言中指出,卢作孚的他业精神和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等,值得当今企业管理者学习、借鉴。此书既具有经济史的认识价值,又是一步凝结着宝贵实践经验的管理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