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金融论剑》是一本有观点、有见识、接地气的通俗金融学著作。首先,它是新形势下的一个科普试验。通常,前沿科学的成果要进入主流大学和中学的教科书需要几十年。而复杂经济学,即用前沿的复杂科学和非平衡态统
中国的经济版图正在经历一轮大洗牌。区域经济的格局悄然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的三足鼎立,变成了后两者的双雄争霸。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则之下,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都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动向。本书对这两个城市群的区域经济作出全景式扫描,揭示了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不同的发展道路,梳理其现状及发展脉络,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出预判,并向读者提出在这些城市进行房产等投资的建议。
由吴晓波、陈凌、李建华等著的《2014全球浙商发展报告——国际化发展的浙商》比较全面地回顾了2013—2014年浙商发展,梳理了全球浙商国际化发展的历程和阶段,对浙商境外融资、海外投资、跨国经营做了专题研究,系统阐述了国际化和创新关系。特别地,本报告提供了研发国际化、新创国际企业等主题上的新发现。
作为我国目前综合实力不错、开放程度优选、经济拥有活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大湾区时代正式到来之际,如何准确把握大湾区目前的形势和未来前景,抓住即将到来的风口?资历粤港澳问题专家国世平在本书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如: 相比世界三大品质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有怎样的前景? 大湾区城市群如何实现协调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 未来将有哪些行业在大湾区规划中受益? 国世平主编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优选定位》全面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精髓,详尽解读了大湾区规划为各个城市、行业、企业甚至个人带来的崭新机遇和挑战,是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读本。
《眉山金融论剑》是一本有观点、有见识、接地气的通俗金融学著作。 首先,它是新形势下的一个科普试验。通常,前沿科学的成果要进入主流大学和中学的教科书需要几十年。而复杂经济学,即用前沿的复杂科学和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研究金融理论,还是最近三十多年的成果。 其次,它是启发而非标准答案。书中集结了陈平教授有关金融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旨在帮助经济学者、干部,以及普通大众了解前沿复杂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果。同时,陈平教授期待本书为读者带来认知世界的不同的学科视角,感兴趣的读者能够通过自学与互助得出自己的结论。 陈平教授一直坚持认为,互联网和书本上能查找到的未见得是标准答案。只有学会分析科学的测量方法,引入复杂科学的综合方法,才能理解当代科技革命和经济模式,驾驭潮流而非随波逐流。与读者共勉。
数字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深刻影响了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基本组织结构与生产消费模式,给立足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社会治理的法治理念、原则、逻辑及方式方法都带来了深刻甚或是颠覆式的挑战。以数据、算法、平台为基础的数字经济社会三要素的一体化、协同化及法治化治理为视角,描述数字经济时代法治图景的真实样态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涉及区域内的高新技术获取与转化、高新技术商品化与产业化、科技园与孵化器、投融资体系与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支撑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书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视为一个系统,建立了完整的系统模型;对目前研究比较欠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支撑体系等三个子系统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建立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各地区进行了实证评价。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参考使用,也可作为经济、管理、科技领域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边缘区域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制定正确战略的关键,就在于对边缘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任何决策失误,都有可能使边缘区域经济的发展处于更加被边缘化的地位。本书是我国目前专门全面系统阐述边缘区域经济发展的专著,对于我们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研究中国边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从广域的视角研究、思考和推动中国边缘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边缘区域经济发展为具体研究和分析对象,并将其置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分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边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作者多视角应用生态足迹、水足迹、虚拟土理论与博弈论,对中国边缘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梳理了区块链技术的起源及其可以应用落地的场景,涵盖了民生、产业、智能制造、监管与教育等多个领域,并在理解人机智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如何融合发展的问题,勾勒出了未来世界货币应该具备的特征及区块链技术对世界货币的影响。作者结合实际案例对区块链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十大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诠释: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通证经济?区块链如何应用于民生领域?区块链如何应用于产业领域?区块链如何改变智能制造?区块链能否实现治理与监管?区块链和“我”的智能有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利用海洋经济的新时代。福建省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全省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特殊区位条件,决定了未来福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海洋;未来5-10年是福建省面向海洋拓展发展空间,面向海洋要资源,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福建省委、省政府已作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决策,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福建沿海港口的东南沿海港口群,已列入全国五大港口群发展体系。 本书以福建省海洋产业、沿海区域研究为主线,结合各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以加快培育、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对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进行相应研究。 愿本书能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研究提供有益的
本书为重大选题,已经通过审阅。本书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本书对兵团土地制度史进行梳理,试图概括土地流转对于以上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积极影响。以批判借鉴的态度,资以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方法视角。再经由调研分析细化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土地流转政策设置建议。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它面对台湾,毗邻台 湾海峡,地处海峡西岸,是一个肩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历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经济综合体,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截止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扩张,包括福建周边的浙江温州、丽水、衢州.金华、台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汕尾、揭阳以及福建福州、厦门
本报告是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之一,对2012年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趋势和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分析总结。报告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对2012年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近期新进展进行了概述;其次,对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重点国家和区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进展和相关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很后,总结了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正为全世界的国家和人民所关注。而世界区域性、次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建立,以及其相互间的合作,则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亚洲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正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这一领域问题,对于研究世界形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集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从亚洲区域性合作的起源、现状和发展的角度,对涉及到亚洲和世界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资料详尽、观点独到、新颖,对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一书近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为该书写序。该书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自治区有关厅局和职能部门以及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6市政府共同编写。 该书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分19章进行解读,全面系统、准确翔实、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同时,还收录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讲话。
本书综述了国内外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研究的现状,指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键是人才。为实现“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本书通过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坚持定量与定性、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建立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模型、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人力资源交易模型、人力资源吸纳模型等系列模型,分析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闽商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本书指出:人才战略实施应当基于产业环境之上。产业创新需要人才支持,人才战略需要产业发展,分析借鉴中外人才开发若干经验,指出应当积极引进、开发、留住全世界高素质人才。
2005年,为深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制定推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科学技术部组织相关研究力量,在有关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和研究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北京、天津、重庆、青岛、四川、湖北、陕西、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和东北、中部等地区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注重地方政府以及社会科研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充分的交流、沟通,形成了十三个专题报告。这些报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对有关地方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进展以及在自主创新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些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各省科技厅相关人员及相关研究机构人员阅读、参考。
这次在编集子时把所有文章大体分了三个部分:事件点评、企业观察和宏观思考。内容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不必解释。不过这三部分仍然是相通的。这本书后三篇文章,一篇是纪念前辈经济学家薛暮桥的,后两篇是这几天的热门话题——中国是否只有五个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出了什么问题。我的想法是,无论够不够经济学家,应该讲真话。我在这本书中的话不敢说的是对的,但起码敢说是真的。 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曾发表于《周末画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英才》、《新财经》、《新晋商》、《新鲁商》、《四川航空》等报刊。
《超越后进发展:台湾的产业升级策略》是发展经济学上重要的经典著作,分析了最进步的后发经济体如台湾,在失去低工资的优势之后,如何在高科技产业中急起直追,在国际分工的阶梯上更上一层楼。这些后起者能在高科技产品趋近于成熟之际,迅速介入扩充产能。这有赖于政府政策与厂商致力于提升技术、速度与规模,以及政府研发机构的密切配合。大陆正面临产业升级压力,推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政策成效并不显著,高科技产业发展持续滞后,台湾的经验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