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多视角对律师事务所及其税务筹划进行了研究。在系统总结外税务筹划研究成果并深入分析律师事务所特点的基础上,对税务筹划的理论体系、税务筹划原理、律师事务所的经济管理特性及其税务筹划法律环境、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基于税务筹划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证分析,旨在建立起符合我国律师行业特点的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律师事务所税务筹划提供科学指导。 可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律师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及相关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学习和参考用书,更可用作律师事务所管理者、律师事务所财会人员税务筹划的指导性用书,律师行业主管部门、税务管理部门的参考用书,也适用于税务律师以及其他所有对税务筹划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报告迄今已经连续出版了21部。2024年的报告通过财务状况实证分析、经营成果实证分析、盈利能力与收益水平分析、经营效率与经营质量以及风险分析等多个方面几十个具体指标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规范、客观、真实的归纳、汇总、概括、提炼、分类、排序和分析。报告突出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当前我国信托公司较为完整的概貌,力求为各信托公司和广大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提供一部系统全面、客观真实的研究报告和数据体系。本报告对进一步加深社会各界和投资者对信托业的了解,全面提升信托公司整体形象,促进各信托公司之间的了解和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都是一部重要学术研究报告和业务参考书。
OECD范本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是划分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重要法律依据,关系到缔约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与人员交流,涉及主权国家的财权利益。本译本可供有关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浙中会计见闻录》是一份记录清代浙江地区各类财政及税收信息的档案,时间跨度很长、内涵相当丰富。就规模和完整性而言是 无仅有、 罕见的。经过影印出版后,可以成为学术界共享的资源,不仅对历史学,而且对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书,我们有可能设定、复原、重现清代浙江某些特定时段的财税状况;将此书和方志、族谱等基本材料相结合,则可以长时段地研究浙江的地方历史,反映社会经济的变迁情况。
本书在讲述现代西方财政学基本原理的同时,也用比较方法研究了不同国家的财政制度问题,并对国有企业改革与税收的密切关系作了历史考察。内容涉及公共财政;税收理论与实践;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财政补贴;宏观财政问题。本书原于1995年出版,现请作者重新修改部分内容,再做新版。
小到买纸买笔、大到置房买车,日常的工资薪酬、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偶发的捐赠、董事会费、零星支出,未取得发票或外部凭证、共同支出分摊的凭证有何要求? 有对方注销、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非正常户等特殊原因而无法补开、换开的,企业是否可以凭借证明资料、相关合同或协议、付款凭证、货物运输流转资料、会计记录等进行税前扣除? 汇算清缴结束前无法补开、换开发票或其他资料,如何进行税前扣除?汇算清缴结束后又如何补救?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与会计实务解析》一本上至CEO、下至全体人员都有所收获的工具书。
《治国与理财》围绕国家建设和公共预算这个主题,从中国财政国家转型、现代预算制度的确立和中国的预算改革、预算与国家治理、预算与政治问责等多个角度,论证了作者的基本认识与核心关切——“治国即理财”,即财政体系在国家治理与政治问责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从2003年以来在中国的五个省和四个城市进行广泛的预算改革调研,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资料。他采纳财政社会学的观点,认为财政对国家和社会的演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仅是理解社会和政治变化的关键,而且是社会变化的重要指标和源泉。 作者将预算制度的建立上升到国家能力的高度,认为预算能力是国家能力最基本的支撑,并从政治学的角度思考中国的预算改革,认为对现代国家的治理来说,问责是核心问题,而财政问责(预算)又是政治问责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