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四篇:“篇一 财政政策的内涵及目标”包含16个问答,聚焦财政政策的定义、主体、目标功能等基础理论;“篇二 财政政策工具”包含24个问答,聚焦收入政策、支出政策、逆周期调节、跨周期调节等实用政策工具;“篇三 积极的财政政策效应”包含24个问答,聚焦当前财政政策的定位及运行机制;“篇四 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包含36个问答,聚焦财政政策如何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现实问题。
《智慧金融》由王利华主编
商业银行532模式是由著名银行专家孙军正老师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原行长郭心刚共同领衔,国内众多银行高管、资深的专业管理咨询顾问以及培训师参与研发的一套商业银行业绩提升方案。 商业银行532模式化繁为简,直击商业银行的病灶和痛点,具有“自上而下、抓住中层、激发基层活力”三大特点,易于操作复制、落地生根、有效固化,帮助商业银行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532模式以培训授课和网点驻场辅导项目的形式,成功导入国内500多家银行,使客户的团队执行力提升了300%以上,业绩获得了200%以上突破,该模式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一本书搞懂融资常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融资概述、企业融资常识、融资流程、股权融资、贷款融资、融资、融资租赁、股票融资、众筹融资、P2P融资、天使投资等内容。采用模块化设置,调理清晰,语言精准简洁,深入浅出。使读者可以简单明了地了解融资的实际运作过程,是一本实用型的工具书。《一本书搞懂融资常识》一书内容全面,适合了解或准备进入投资融资领域的有识之士阅读。
《通货膨胀政策与失业理论:货币计划的成本-收益方法》是埃德蒙·S.菲尔普斯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作为通向理解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力量的主要进展,《通货膨胀政策与失业理论:货币计划的成本-收益方法》对货币计划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菲尔普斯教授把通过货币手段降低通货膨胀看做一种社会投资,并且论证,这种投资必须经受成本一收益检验。通过将其分析扩展到效率和资源配置问题,他将失业的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与很优通货膨胀理论结合起来。该分析的另一个基本因素是,对很优流动性的教条进行了重新评价,并发现对其应做出重大修正。 《通货膨胀政策与失业理论:货币计划的成本-收益方法》将深奥的理论分析,还原成宏观政策制定中的可操作性流程,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受经济衰退及就业问题困扰的今天,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本书共分为四篇:“篇一 财政政策的内涵及目标”包含16个问答,聚焦财政政策的定义、主体、目标功能等基础理论;“篇二 财政政策工具”包含24个问答,聚焦收入政策、支出政策、逆周期调节、跨周期调节等实用政策工具;“篇三 积极的财政政策效应”包含24个问答,聚焦当前财政政策的定位及运行机制;“篇四 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包含36个问答,聚焦财政政策如何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现实问题。
本书先讲述了犹太人在历史上的商业智慧和金融策略,追溯了他们从古至今在经济领域的卓越表现;接着,分析了高盛集团、黑石集团、花旗集团等著名犹太财团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策略和影响力;还讲述了杜邦家族、梅隆家族、希尔顿家族和奥本海默家族等显赫的犹太家族的财富起源、传承和经营智慧,以及他们如何在化工、酒店、金融和钻石等行业中取得领导地位。 本书通过详尽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犹太财团如何在全球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并对全球政治、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揭开了犹太资本影响世界的真相与秘密。
翟继光、陈铃主编的《税务文书写作格式范本全集》包含各种税务文书写作格式范本,包括税务管理类、发票管理类、税款征收类、税务检查类、阻止出境类、税收保全类、税收强制执行类以及税务处罚类。本书收录的范本均为各地税务机关执法过程中制作的真实税务文书,共计110份,分为92类。文书写作正规、标准、真实,可在实务中直接应用。
公共投资可以击败经济衰退? 裁员、降薪能够拯救失业危机? 税收政策改革如何还富于民? 货币主义能否治理通货膨胀? 理解经济现状,探求解困良方——一切从约翰?凯恩斯著的这本《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开始! 本书诞生于人们拯救经济危机的关键时期,是20世纪拥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代表作,被誉为看懂政府经济政策的殿堂级作品。它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也改变了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围绕着“经济危机”“大萧条”,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到人性心理规律,再到金本位制、货币供给、预期、真实冲击等各视角给出系统性解释和政策建议,“看得见的手”已经永远地改变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生活。
《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1951-2010)》主要从经济史学的视角,通过对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考察和专题性研究,把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分四个阶段:1951—1957年按照合作制要求普遍建立时期、1958—1979年合作制遭到破坏时期、1980—2002年恢复合作制的改革时期、2003—2010年多元模式的改革深化时期,探讨不同时期农村信用社变迁的动因、特征及经济绩效与不足,并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反思,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并对农村信用社下一步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