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涛先生,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作为大师级的策略分析师,从2008年次贷危机到2016年大宗商品年度反弹,先生对于大级别周期运行脉络的把握可谓千古独步,被人们誉为 周期天王 。本书的主体是以时间轴为线索将先生的重要报告和研究成果编纂成册,将其以经济周期研究和结构主义为核心的独特的逻辑框架和思维体系全面而完整地展示给读者。书中的内容几乎覆盖了包括股票、商品、美元、黄金以及房地产等在内的所有大类资产类别。依靠扎实的理论功底、翔实的数据论证以及严密的逻辑推演带领读者领略周期理论、结构主义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完美契合。
《金城银行》是2020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续编》之一种。本书选编的金城银行相关档案史料,悉数选自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档案全宗(全宗号Q264)。全书内容包括金城银行创立时期的注册、官方批复文件,董事监事换届改选、各方力量角逐,政府对其管理、限制,同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各时期的董事会章程、公司章程等制度规则,行务会议记录、业务会议记录、行史追溯,以及在上海解放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于金城银行决策层如何处理新与旧、公与私的问题,顺应潮流,积极向中国人民银行靠拢,主动接受新政府和人民银行领导,争取人民银行的帮助,踊跃参加公私合营等诸多方面,皆有一定反映。对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高校金融专业师生,以及金融史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帮助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和经验的大量积累,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营养;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为中国经济学家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经济学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中国经济学70年来有八大进展: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所有制理论有重大突破;四、分配理论有重大创新;五、形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对外开放理论;六、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创新;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四梁八柱 ;八、经济学方法重大革新。
《中国改革三部曲》是吴敬琏三本重要专著的结集,不仅完整讲述了中国改革故事,更是他对中国改革问题思考的系统呈现。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着眼体制,探讨为何及如何建立真正的竞争性市场体制。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是一本宏观经济学大作,帮助读者理解和认识中国经济与改革过程。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着眼转型,探究为何要转型及转型未能取得成效的原因。 《中国改革三部曲》主线一以贯之,所论问题承前启后,层次递进,彰显对中国问题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改革三部曲》是吴敬琏三本重要专著的结集,不仅完整讲述了中国改革故事,更是他对中国改革问题思考的系统呈现。
《 十四五 规划战略研究》(上中下册)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何立峰主编、胡祖才副主编。 为编制好 十四五 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 十四五 时期的发展环境、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等,组织全国高端智库、重要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开展了两百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近三百份、五百多万字的研究报告,为 十四五 规划基本思路起草、纲要草案编制提供了有力支撑。本书从这些重要研究成果中精选出128篇专题研究报告,按照总体思路、发展环境、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城乡区域、生态环境、对外开放、国民素质、民生福祉、安全发展等12个主题进行分类,涵盖了 十四五 规划的各个重要方面,汇聚了各领域各方面专家的真知灼见,是党政干部、社会各界了解洞悉国情国策的重要案头参考。
中国经济外交在2018年遭遇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冲击下,自由开放的经济秩序遭遇重大挫折,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温;另一方面, 建设在一些国家与地区遭遇风险,部分项目推进一度受阻。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外交同样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以审慎灵活的态度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尝试化解 所面临的各项风险、推动与区域经济治理。基于此,本书力求回顾、梳理和分析2018年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事件和主要进展,其中特别探讨了中美经贸摩擦和推动 建设这两条经济外交主线。本书分为年度报告、专题报告、月度报告、重要事件、相关事件、相关文献、学术文献、数据汇集、中美经贸摩擦大事记等部分,在提供关于中国经济外交大量事实性细节的同时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论性分析,以此
本书深入研究了制裁合规和反洗钱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详细介绍了制裁合规和反洗钱的并存交互关系,分析了联合国经济制裁、欧盟经济制裁、美国一级和二级经济制裁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化解制裁合规风险的路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反洗钱监管现状和趋势,解读了FATF反洗钱规则的风险为本原则,提出了我国跨境洗钱风险化解建议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合规管理框架。
冷战之后,经济高速增长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在这个意义上,并没有所谓中国奇迹。 中国的政府及企业之所以能够有亮丽的报表,乃是因为那些本应该是由他们负担的大量成本从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中被悄悄挪走,并转移到了那些无法被统计到的匿名的社会之中。换言之,中国政府及企业成本被社会化了。这也是中国模式最为关键的秘密所在。在这个模式中,经济增长是以中国社会的极度抑制和脆弱作为代价的。 冷战之后美元体系在全球的迅猛扩张正在接近终点。所以,全球经济的中长期低迷,将可能是我们看到的前景。也由此,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石就坍塌了关键一角。 无论从全球市场体系的视角看,还是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逻辑看,中低速增长都是中国能够期望的前景。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中长期的大型拐
《中国崛起不可承受之错》,中国问题专家、高层智囊大声疾呼,警惕颠覆性错误,秉笔直书,向顽瘴痼疾开刀。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年来多次强调,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如果出现颠覆性的错误,那么少则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多则已有的改革成果会付之东流。 因此,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在哪些领域存在犯颠覆性错误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就成为关键。我们必须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对那些可能的颠覆性错误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加以深入研究,才能预先加以足够的防范。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可能犯颠覆性错误的领域,正是国家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也正是制度建设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在《中国崛起不可承受之错》中,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和杨丽君,界定了可能出现颠覆性错
《世界在此交汇: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纪实(1990-2010)》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语言,全面地反映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20年来走过的艰辛历程,深刻地揭示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取得的成功经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保税区发展的缩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硕果之一。我知道此书不仅具有对多数读者来说,首要的是纪实性和情感性,但是不要忽略了它的启迪性。
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要实现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美好愿景必须具备一个能与之匹配的金融支撑与国际金融合作体系。本书运用理论研究、案例考察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方法,立足于东盟各成员国内部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互动规律,着重梳理和分析了东盟各成员国金融结构差异和发展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书上篇探讨了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互动机理和差异性金融结构 互嵌 的 耦合 ,分析了中国-东盟全面金融合作的充分必要条件,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金融需求与支撑、中国-东盟金融双向开放体系创新、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框架设计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进展和现状的梳理,研究了中国-东盟基于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互动的金融合作机制,以及基于金融结构 互嵌 的中
2014年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称开发区)建立30周年。2016年是邓小平同志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30周年。《中国开发区实践与思考》撰写始于2014年,完稿于2016年,作为开发区建设、发展的亲历者,谨以此书纪念之。
本书为中经解读经济指标丛书(之二)。本书中选择了73个指标作为我们给广大读者在分析经济形势时应重点关注的主要指标。本书分为8章,章概论,概括性地回答了为何要解读中国经济,以及怎样解读中国经济等问题;并对解读中国经济指标会经常碰到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介绍。接下来的7章则从总体经济指标、供给指标、需求指标、财政政策指标、货币政策指标、外汇政策指标、金融市场及主要指标等方面,就应该关注哪些主要经济指标?这些经济指标的内涵是什么?它们是由哪些部门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的?它们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如何?广大公众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取这些指标?在使用这些指标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等做出了回答。特别是对一些指标的历史变化和历史数据等内容的描述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它可以使读者了解这些指标口径的演变过程,从而
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被称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本画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G20的起源与发展,G20的议程设置、机制建设、主要使命等内容,并全面梳理了中国与G20的合作关系,介绍了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有关情况。 The G20 is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known as the primary platform for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The album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genda, mechanism and mission of the G20, streamlin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G20 and offers information on the 2016 G20 Summit to be held in Hangzhou.
本书从中国经济政策变迁的历史维度,分专题梳理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前因后果及其演化路径,从中也可以看到市场经济和统制经济两种不同的模式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停顿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风险。尽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已经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但市场经济取向与统制经济模式之争并不会就此消失。中国的改革开放将继续呈现出巨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基于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将举步维艰,甚至有半途而废的风险。
《历史的足音 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库》系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十三五 规划 历史的足音 改革开放40周年文库 系列图书中的一本。本书分为五个篇章,共收录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同志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研究文章81篇,分为 稳增长 促改革 调结构 惠民生 防风险 等五个篇章。文章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伟大历程,具有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和重要的史料价值。
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2008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 当今国际学术界活跃、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知名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为更好地理解这两场危机和金融体系,埃森格林在不同的年代(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与大陆(北美和欧洲)之间切换,将两次金融危机高超地交织在一起,更将每个年代的风云人物和重大事件一一对应,从而深入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宏观政策的失误表现、失误起因及其
1978年,由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经济研究》杂志正式复刊。与此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迅猛展开。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经济研究》复刊40周年。 《经济研究》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磅礴的历史画卷,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0年来,举凡在中国出现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在实践中亟待探索的经济学命题大都率先发表在《经济研究》上,从而为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及《经济研究》复刊40周年,全面回顾和总结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理论创新与发展的辉煌成果,高培勇主编的《中国经济学探索之路——经济研究复刊40周年纪念文集(上下)》收录了1978—2018年《经济研究》发表的63篇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
本书由 邮轮领域 机构收集行业前沿数据资料整理成册,本书主要内容有出境邮轮市场、长江河轮市场、邮轮港口城市、邮轮建造与修理、邮轮产业服务、邮轮旅游试验区、邮轮产业政策、邮轮产业热点、邮轮产业评析、未来发展展望、 邮轮产业发展概况、亚太邮轮产业发展概况、2018 邮轮运力总览及评级情况。本书适合邮轮相关领域学生、研究人员、企业从业人员参考学习,也可作为邮轮爱好者业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