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发表于《经济观察报》“挑灯看剑”专栏文章的第二本续集。内容包括经济看大势、国有经济名与实、收入分配是一个问题、话说教育、现象背后有道理、磨砺经济思维。本书没有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象。
《特别贸易关注:WT/TBT焦点问题》主要内容包括TBT特别贸易关注研究报告(1995-2011年)、WTO其他成员对中国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中国对WTO其他成员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G/TBT/GEN/74/Rev.9《TBT委员会上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译文及原文。 《特别贸易关注:WTO/TBT焦点问题》读者对象为我国企业界、商贸界的管理人员、法律工作者等。
本书系上海市3期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研讨班学员论文集。全书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视角,探索了经济全球化态势下中国的发展与选择之路,体现了当代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思想和实践求索。
国际商法这一学科自上个世纪在我国经贸院校恢复国际经贸专业以来一直作为该专业的选修课而存在,二十多年来,虽然也出版了不少国际商法著作,但几乎都是教材,其体系大同小异,类同于“比较商法”,其中对国际商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少,基本是介绍国际商事活动各领域的法律规定。 本书对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本书所提出的所谓基本理论问题显然受到了其他部门法理论体系的影响,对此恐也无可厚非,因为我国各部门法的学科体系架构本来就具有类同性,此乃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关系的认识使然。其二,本书许多问题的研究尚很肤浅,提出的一些观点也颇可商榷,这些作者都是十分清楚的,这主要在于本人的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专业修养欠缺所致。好在学海无涯,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不
作者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看得懂的语言、数字、图表来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向国际社会传达一个负责任大国建立和谐世界经济的意愿和抱负。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双赢的未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增强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道路的认识,理解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发展的渴望,并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作出回应。
本书介绍了口岸业务和法检目录管理、检务工作管理、原产地业务管理、检验检疫电子业务管理等,既包括工作职责、业务流程、法律法规等知识,还有一些典型案例及表格样张、统计数据等。
本书从诠释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中国经济崛起所引发的“中国威胁论”和国际经济摩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本书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意义,剖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全球意义以及“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探讨了近年来中外经济摩擦愈演愈烈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提出了中国今后继续和平崛起的国际经济战略。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与贸易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一起,成为保障WTO顺利运行的机制。TPRM不仅是WTO的透明机制,更是WTO的监督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硬”监督相比较,TPRM的“软”监督由于没有法律约束力而更容易被成员所接受;由于TPRM监督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它不仅影响着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更是直接影响了成员之间贸易政策协调的国际过程。因此,对TPRM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已有TPRM研究选取的法律视角不同,本研究从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TPRM,这样,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TPRM的贸易政策效应问题。要深入剖析效应问题,必须对TPRM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有深刻的认识,而这两者又必须建立在TPRM应该继续存在这一基础上。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框架包括TPRM的产生原因、运行机理、对成员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效应等。 T
现代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世界制造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制造业全球化的趋势。在当前制造业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二次创新发挥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合理配置全球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会计基本理论研究》既是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校后开设的一门重要专门提高课《会计理论专题》需要介络的基本知识。讲授会计理论问题必然会涉及到西方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名人名作及主要观点的介绍等信息,怎样指导学生在掌握现代会计理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会计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看得懂的语言、数字、图表来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向国际社会传达一个负责任大国建立和谐世界经济的意愿和抱负。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双赢的未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增强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道路的认识,理解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发展的渴望,并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作出回应。
WTO,一个似乎曾在某个清晨,就忽然热起来的名词,好像不知不觉,在人们的津津乐道中就已经热了十个年头。 十年,人们却可能不曾知道,当初风云际会的谈判江湖,奔走过哪些坚强的身影;也不知道,那唇枪舌剑的谈判江湖,演绎过哪些曲折的故事。 《21世纪经济报道》以十年为尺度,打造了这样一个专题,用以回顾WTO与中国的十年,解密WTO,解密入世十周年的中国经济。 一组组故事,一个个主题,记录了中国与WTO相拥乃至相处的过程,记录了全球化多边贸易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人带来的冲击与变化。其中,无疑蕴含着中国人的渴望与焦虑,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与挫折…… 每一个关心国家发展和身边变化的人,可能都会被这些故事所吸引。而一段段故事本身,恰如一段段环绕立体声音乐,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向,都会引人驻足。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各成员货物贸易的一项重要协定。对《关于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的协定》的谈判是伴随着《农业协定》的谈判开始的,初衷是要“减少卫生及植物检疫条例的壁垒对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说《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派生产物。它的产生是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难于适应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技术复杂性、区域的差异性和国别的特殊性。它的宗旨是避免各成员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制定方面以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兽疫局和国际植保公约的标准为基础开展国际协调,遏制以带有歧视性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