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主持的*人文社科项目 形象视域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危机传播研究 的系列成果之一。通过对十五个典型案例的危机阶段回顾、危机情境及宏观诱因分析、舆论分析、应对及效果分析,以期为 走出去 的中国企业进行海外风险研判和海外危机传播提供情境依据和策略参考。本书还可以为企业海外危机传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为危机传播管理的教学提供案例。
本书主要从GPA条款、WTO条款及其各自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基于GPA和WTO的关联性,总结了WTO下的发展中国家标准。从侧面印证GPA潜在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并依据分析所得标准论证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尽管中国的部分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和次发达国家的交叉区域,很容易据此而被认定为次发达国家,但是即便是次发达国家,也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层次。
WTO《政府采购协议》(GPA)对发展中国家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加入谈判中维护其应有的优惠权益。白志远编写的《WTO政府采购协议中发展中国家标准研究》在归纳靠前各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界定的基
本书是作者在2003年出席北京第三届国际农业现代化演讲论文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书中介绍了《农业协定》产生过程及《农业协定》中的市场准入、支持、出口竞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简述外国农业支持政策及我国农业政策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战略,围绕这一战略并实施我国农业大开发,提出了我们所要采取的WTO农业经济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WTO导向型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国际营销、物流等对策,以达到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本书观点新颖,既有的理论深度,又有实际可操作性。适合于高校的农经、外贸、营销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农经干部、外贸、企业人员阅读。
全球化论丛。如何在理论层次上准确地把握改革开放的目标、当前全球化浪潮的基本走向,如何在此历史背景下,把握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殊内涵?如何从这一视角出发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并对中国道路的未来做深入的理论思考?在2002年7月于杭州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与学者一道,就这些世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交锋。本书即是这次会议的现实记录。本书所呈现的观点,不管是认同还是分歧,相信对读者都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书作者包括:杜润生、佩里·安德森、于光远、萨米尔·阿明、朱厚泽、戴维·施韦卡特、俞可平、阿米亚·巴格齐等。
本书充分关注WTO的新议题和潜在议题,尤其对竞争政策、劳工标准、投资、环境保护、电子商务等新议题及多边投资框架协议等潜在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分析和研究,明确指出了每一新议题在WTO框架中进行讨论的理由、要达到的目标、可能采取的方式以及对该议题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本书分为三篇,主要内容讲述了WTO规则体系及发展趋势、WTO概述、新一轮WTO多边谈判与展望、WTO关税与非关税谈判规则及应对谋略、WTO货物贸易规则与中国应对谋略、*程序、原产地规则及中国应对谋略、WTO技术性贸易壁垒规则与中国应对谋略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反倾销的法律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反倾销案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反倾销争端的专家小组报告和上诉机构报告的研究,对理解和运用《反倾销协定》,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准则,应对反倾销调查和防止外国产品在中国倾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收录了从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欧盟发起的3起反倾销争端,援引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报告,分析争端案例,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经验。
随着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服务业发展正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书以开放的视角,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服务业发展和开放的*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以江苏为例,就加入WTO后服务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书中作者不仅以总论形式,分析加入WTO后江苏服务业发展的条件、现状、潜力、途径等,而且还以专题形式,进一步分行业分别研究江苏金融业、商贸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等,并对这些行业加入WTO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书是我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一项很值得重视的新成果。 (一)视角新颖,开拓创新,中国加入WTO是举世瞩目的大事,自然会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但从年来一批关于WTO图书上市情况看,多是经济学、法律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从政治学的视解来研究这一课题,尤其是加入WTO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体制创新的关联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尚属少见。本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虽然是初步的,但它却为这一政治学前沿课题的研究开创了先河,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二)切近中国实际,提供良策,如本书第六章,围绕WTO的要求,提出了七项相关对策;1 适应WTO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2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从本制上实现与WTO接轨;3 顺应贸易自由化潮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4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竟争力。5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确保
本书的着力点在于以下两点: ,选取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为主题,侧重研究现实问题。全书共分为九章。章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相关理论成果及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战略。第二章在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第三章从东中西部地区的角度,对各地区外贸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和投资增长效应。第五章从行业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纺织业、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业的竞争力及发展对策。第六章从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和贸易救济措施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第七章对我国的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作用及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八章对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战略的调整和选
本书介绍了金融管理基本知识;我国20年金融改革所形成的体系和目标受到全面冲击;脆弱的金融组织体系面临全新的高度组织化的国际金融机构对手的竞争;金融体系中隐藏的风险因素将加速暴露,金融控制能力的不对称性拉大;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稳定金融和经济的任务更为繁重,等。 本书从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角度,分析了WTO与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关系,分别从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与我国现行金融管理体制、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我国金融管理体制如何改革及应对三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指导性的具体论述。
《WTO机制下利用外资研究》共分十章。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知识;第二章阐述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协议中的投资规则;第三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第四章阐述了中国利用外资的人世承诺及其履行情况;第五章阐述了人世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及人世后中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第六章阐述了人世后中国有效利用外资的税收对策;第七章阐述了中国利用外资立法的现状、特点及人世后完善中国利用外资立法的对策;第八章阐述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历程、人世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影响及人世后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对策;第九章阐述了人世后中国利用外资开发西部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对策;第十章阐述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WTO机制下利用外资研究》在写作过
本书目录简介:章、关贸总协定的经济理论基础;第二章、世贸组织的职能与运行机制;第三章、贸易政策透明度;第四章、《货物贸易协议》规则及其适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