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品牌战略寻求差异化发展。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个城市品牌理论的初始方面,而且还提供了很多案例,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城市品牌发展的实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崭新的品牌战略。
本书以“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为主题,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旧城改造、居民自治等问题展开理论研究,立足云岩实际,对社区建设、小微企业发展、楼宇经济、党风廉政建设等云岩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梳理和总结了其在诚信建设、绿色社区创建、生态文明执法、企业人才引进、现代化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公企业党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本书立足南京、面向世界,是一部在“全球城市体系”和“城市国际竞争力”语境下,基于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30年取得的成就,以“十一五”向“十二五”的城市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主脉为依托,系统探索中国城市转型发展战略与创新路径的学术文集。全书围绕“城市发展模式的多元审视”、“城市转型的路径创新”、“都市圈、城市群合作战略”、“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等专题,展现了我国城市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探索。作者均为当前知名的经济学家和城市研究学者,所提出的学术观点和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十二五”期间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路径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有直接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其衍生问题》以“居住一就业”空间关系为主线,应用城市内部微观空间数据和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按照“外在表现一内在机制一衍生问题”的内在逻辑,全书由三篇组成,涉及城市空间里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房价和地价的空间分布及其规律;居住与就业空间互动机理与内生空间模型;土地利用与交通互动、劳动力市场空间失配、住房可支付性与居住分割、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衍生问题。同时,本书的研究还特别强调在快速城市化和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城市在空间扩张和重构方面的制度与市场环境特点,提出了若干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这不但扩展了当前国际上的同类研究,而且丰富了中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也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提
美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以单核城市集中发展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化和以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互动发展为特征的大部市区化两个互相衔接但又各有特色的阶段。本书征引大量较新统计数据和资料,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在这两大阶段中美国城市的地域分布、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市政管理、城市文化和房地产开发等诸方面的变化,以深层次认识大都市区化这样一个20世纪世界范围内新的规律性现象,修正传统的城市化理论,有前瞻地拟定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市政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革离不开监管体制的建立,本书以国外的监管理论和历史演进为基础,对中国市政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监管存在的问题、监管体系构建原则、监管模式设想以及当前需要考虑的重大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天津市市政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进行实证分析,对市场化改革中的国有控股模式进行实证检验,指出在合理化的制度设计下,“国有控股模式”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市政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专著。作者马白玉博士长期从事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亲身经历和参与了天津市政基础设施市场化的若干重大项目,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博士就读期间,马白玉博士善于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寻求二者之间的有机切合点。本书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