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等异质性因素,对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东南、西南七大区域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异质性进行研判,从而提出各有侧重的能源消费、生产、技术和体制革命精准推进路径;基于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的大流域跨界区域合作和能源产业协同视角,提出能源革命战略精准推进路径,旨在基于资源环境禀赋,产业结构特征、经济发展阶段的异质性,探讨与之精准结合的能源革命推进路径以及有效实现能源革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政策建议。
《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16)》全面论述了近年来,特别是2015~2016年世界矿业总体发展趋势,包括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展、矿产品供需形势和前景等。分别对世界40多种矿产的资源和储量、生产和开发、用途和消费、贸易和市场状况及其年度变化进行了评述;对瑞典、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的矿产资源、矿业概况和矿产品供需形势等进行了概述。书中还列出了世界主要矿产的储量、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和价格等新数据。
2008年中国服装产业加速调整、升级,产业新格局日渐清晰,行业发展从规模扩张真正地走上了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价值扩张时代。服装业从业人员有必要了解服装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报告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共同研究完成。主要内容包括2008年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概述、2008年服装市场情况、2008年国际服装市场分析及2009年发展趋势和专题报告部分,其中专题报告涉及我国服装类上市公司分析和缝制机械行业年度经济运行分析两大板块。 本书在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和建议,以翔实的数据和一手的资料,为服装企业和各相关业界人士提供具有指导性和性的参考依据。
《好奇心改变世界:月光社与工业革命》从18世纪的科学探索讲起。1765年至1813年,在距离伦敦大约100多英里的伯明翰出现了一个由自然哲学家和工业家组成的学会,它的名称是月光社。成员们定期在英格兰的伯明翰聚会,社团的名称源自他们定期在月圆之夜举行会议的习惯。由于没有街道照明设施,满月的月光可以使回程 为方便和安全。他们自诩为“lunatics”。月光社孕育出的五位改变世界的核心成员为:博尔顿(蒸汽机的天使投资人)、达尔文(物理学家,进化论的先驱,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者)、韦奇伍德(工业革命 、英国陶瓷之父、高温计发明人)和普里斯特利(化学家)。 月光社正是这样:发现某位成员的科学发现的实际应用,并且通过这些实际应用带来广泛的社会价值;虽然可能不成熟但却严谨仔细的科学实验;对于科学
本书是一本系统化探讨两化融合、数实融合理论的学术著作。自2005年以来,本书作者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的主要理论成果基础上,基于复杂系统趋同理论创新,从技术效率视角构建两化融合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实现两化融合/数实融合理论的重要创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智库、政策研究等理论研究工作者和研究生从事数字经济创新理论、两化融合/数实融合理论、复杂情境下多主体协同研究等领域研究的阅读参考书,也可作为政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部门以及科技企业、企业首席信息官的阅读参考书。
本书的作者均来自德国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和西门子中央研究院,是名副其实的建设数字化企业的实战派,主要执笔人在西门子工作达20年左右,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作为世界的工业技术公司和的自动化、工业软件提供商,西门子在今天已经为“工业4.0”的全面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工业软件创新将在“工业4.0”实施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在实施产品生命周期和生产生命周期的整合、实现研发与生产的全面优化等方面。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拥有世界最齐全、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化企业软件套件”,涵盖数字化设计、仿真、试验、制造和执行软件,在全球拥有700多万用户。同时,西门子自身是一个制造业公司,拥有约300家工厂,涉及中国、德国乃至全球范围,在产品/工厂全生命周期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其中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德国安贝格 中国成都数字化
《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16)》全面论述了近年来,特别是2015~2016年世界矿业总体发展趋势,包括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展、矿产品供需形势和前景等。分别对世界40多种矿产的资源和储量、生产和开发、用途和消费、贸易和市场状况及其年度变化进行了评述;对瑞典、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的矿产资源、矿业概况和矿产品供需形势等进行了概述。书中还列出了世界主要矿产的储量、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和价格等新数据。
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将是——“智能社会”。当互联网、无人驾驶、3D打印等智能技术逐渐趋于成熟,智能社会的轮廓已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智能化在提供高效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当前商业模式的天花板——互联网企业核心的免费共享模式,逻辑上锁死了企业自身的成长空间;而智能机器替代人力的大趋势,也必然带来社会大规模失业的严峻挑战。那么,出路何在?实际上,智能社会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一种群体开放式的思维创新——在真正的智能社会中,每个人将可以通过更少的时间实现经济自由,实现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不劳而获”。《智能社会》结合新的智能技术、群体开放式创新和市场机制,从消费者和企业两个视角分别绘制了通往智能社会的蓝图,以量化的方式逐一
时至今日,影响深远的近代次工业革命仍有不少蹊跷之处有待破解,为何这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巨大变革没有发生在欧洲或亚洲的其他地方,偏偏在18世纪的英国横空出世?罗伯特?艾伦(RobertAllen)先生的这本新著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详尽揭示出这场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奥秘何在,他认为这场革命乃是英国成功应对17至18世纪粉墨登场的全球化经济挑战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他论证了英国与同期的欧亚其他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占有优势,包括英国的工资水准普遍较高,各类资本也很充裕,特别是作为能源的各类燃料价格非常低廉。凡此种种,均导致作为次工业革命重大技术突破的几项标志性发明——蒸汽机、棉纺织设备、及用煤代替木材作为燃料的新型冶金技术——无一例外地出现在英国,这是因为惟有在英国这些新机械、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才会
本书提出平台创新构成数字经济创新极点的思想。从该思想出发,构建平台创新、竞争与就业的分析框架,从平台创新 、推动市场结构创新和促进就业三方面,通过提出数字经济创新模式、创新极点和创新变迁“铁三角”结构,平台创新三角结构,数字经济网格市场结构,平台内涵式与外延式创造就业,数字经济就业灵活度,平台双层治理等一系列理论概念,辨析这些理论与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多层次、多视角论述平台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实现机制、主要规律和特征,对数字经济创新极点思想展开原创性理论探索。
本书是《汽车档案博览》系列书之一,书中完整地记录了汽车的诞生及其发展的历程,展示了自1886年真正意义上的汽车诞生以来,人类在汽车工业上所做的努力和创造发明、技术和管理革命,以及汽车产业的兴衰沉浮,再现了汽车的发展轨迹,并结合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从人、车与社会和谐的角度,展望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本书可视为汽车发展史的缩影。 本书适合汽车行业相关人员、汽车相关类专业学生和社会各领域关注汽车文化并对汽车发展史有兴趣的非汽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