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农业的干法:农业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   ( 189 条评论 )
    • 胡启毅 著 /2023-05-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企业是种植水稻还是做稻米加工? 养殖企业要转型做食品加工吗? 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 团队越来越难带怎么办? 企业传给孩子还是职业经理人? 农业产业非常复杂,农业企业数量众多。如何抓住行业发展机会?如何管好农业企业? 本书作者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和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工作,他从自己学官产的独特经历出发,结合亲自跟进的数百家农业企业管理案例,为农业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经营管理解决方案。全书立足农业,着眼未来,聚焦成长,通过剖析农业产业的发展机会,明确农业企业的利润来源,分享企业家带领团队的方法,深入探讨企业的进化历程,揭示农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奥秘。

    • ¥38 ¥69 折扣:5.5折
    • 国家的力量(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南粤乡村振兴文库
    •   ( 10 条评论 )
    • 谢治菊|总主编:谢治菊 /2024-05-01/ 中国社科
    • 本书以协同治理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共同富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在全国10个中西部省份、9个东部省份调研或接触获取的素材为依据,对东西部协作的基本要素、主要维度、关键机制与未来面向四大部分内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本书遵循三条逻辑主线:一是从历史维度出发,探讨东西部协作的发展脉络与未来面向,重点分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时期东西部协作的经验与成效;二是从现实需求出发,对东西部协作的成效、经验、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三是从理论要素出发,就东西部协作有效运转的基本要素、主要维度、核心机制与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 ¥52.7 ¥98 折扣:5.4折
    • 可持续生计与乡村发展 [英]伊恩.斯库恩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8
    •   ( 16 条评论 )
    • /2024-08-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可持续生计与乡村发展》一书表明,生计方法是理解乡村发展的重要视角,该方法需要对政治经济学有很好的把握。在书中,伊恩 斯库恩斯回顾了生计方法的历史脉络,分析了生计方法与贫困和福祉研究之间的联系,讨论了生计方法的内容、潜力与局限。 这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简明而全面,专业而精准,结合了多学科的视角,适合所有读者阅读。本书的分析具有原创性,并拓展了新的领域,对发展研究和发展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 罗伯特 钱伯斯(Robert Chambers),英国萨塞克斯大学 通过对生计方法的概念与应用进行独特而全面、清晰而重要的梳理,伊恩 斯库恩斯结合农政变迁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充分论述了重拾和拓展生计方法的重要性。

    • ¥34 ¥68 折扣:5折
    • 内外有别: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
    •   ( 19 条评论 )
    • 徐宗阳 /2022-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华北某地的公司型农场下乡之后的生存状况为例,通过将资本下乡这一现象置于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的关系结构中进行考察,发现:资本下乡难以克服的问题是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的互动不畅,这些因互动不畅而生发的事件对资本下乡的经营产生了影响。从这个角度看,资本下乡体现出来的并非先进生产方式与落后经营状态之间的 争斗 ,也不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的 冲突 ,更不是现代精神与传统思想的 对立 ,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和行动伦理, 内外有别 构成了中国人行动乃至中国社会的基本伦理。

    • ¥49.5 ¥99 折扣:5折
    • 经济增长与农业 (美)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 著;郭熙保 译
    •   ( 4 条评论 )
    • (美)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 著;郭熙保 译 /2015-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西奥多·舒尔茨编写的《经济增长与农业》讲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追求迅速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忽视了农业的发展,舒尔茨的观点与此不同,他认为农业对经济增长有巨大贡献,重工抑农的政策不会使经济现代化;当时发展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还普遍认为,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大物质资本投资,但舒尔茨觉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的生产技能;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家还一致认为,农业资源配置是无效率的,如若从农业中撤出一部分劳动力,农业生产效率就会提高,舒尔茨批驳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要把传统的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唯有引入新的生产要素。舒尔茨还认为,政府推行歧视农业的价格的政策,是不足取的。这些挑战性的观点在本书中都得到了集中反映。

    • ¥25.7 ¥45 折扣:5.7折
    • 中国农业真相(乡村振兴战略必荐书)
    •   ( 656 条评论 )
    • 臧云鹏 /2022-01-01/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在简单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纠结一个问题 今天吃什么 。但你知道吗?你所吃到的食物,绝大部分的生产环节,是由外资控制的。也就是说,决定我们可以吃到什么品质食物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控制农业生产链的外国人。前国内知名大农产经媒体《大生》杂志总编臧云鹏,历时七年调查,从大豆、棉花、玉米、猪肉、钾肥、农地、种子、农药、转基因、粮仓等农业产业链,全景式揭露外资控制和渗透中国农业的全部秘密!

    • ¥43.3 ¥78 折扣:5.6折
    • 小农与农业的艺术:恰亚诺夫主义宣言
    •   ( 12 条评论 )
    • [荷]扬?杜威?范德普勒 /2020-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当前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在主要概念和兴趣领域方面不够深入,且忽视了恰亚诺夫的权威成就。包括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和农民研究在内的专业学科,都未能对问题的解决做出突出贡献。本书总结、提炼恰亚诺夫方法的核心,并将其与当下众多新型的农村发展运动中出现的核心议题相联系,希望拓展恰亚诺夫的分析方法,超越恰亚诺夫理论的诸多时空局限性,揭示当下小农农业中作为主要指令原则存在的平衡关系,也试图表明小农农业对于应对当下人类所面对重大挑战的潜在贡献。

    • ¥34 ¥68 折扣:5折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转型发展理论与政策(精)
    •   ( 0 条评论 )
    • 周力| /2024-12-01/ 中国社科
    • 本书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结合大量一手调研数据、经济实验数据和实地考察案例,尝试对我国农村转型发展的理论与政策进行深度分析。本书主要讨论中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期的“三农”议题;从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及农户收入等视角探讨了中国迈向农业强国,进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经验与路径。希望本书能够使读者 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转型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为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启示。

    • ¥96.12 ¥178 折扣:5.4折
    •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资源配置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   ( 0 条评论 )
    • 陈全功//程蹊| /2024-10-01/ 中国社科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由“政府 式”转向“市场 式”,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基于实地调查案例资料,本书将全国各地探索出的配置模式归纳为小岗模式、周家庄模式、塘约模式、战旗模式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模式五类,分析其收入分配效应,总结待完善之处,提出构建以“市场+政府”混合方式为中心的资源配置体系,以及对五类配置方式的“初次分配”效应进行调节的建议。

    • ¥58.32 ¥108 折扣:5.4折
    •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
    •   ( 0 条评论 )
    • /2024-11-01/ 中国社科
    • 本书以 2016年启动的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以下简称“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为研究对象,首先尝试从财政分权视角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基于2013-2018年中部四省份229个县域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其次,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 ,提出进一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

    • ¥35.64 ¥66 折扣:5.4折
    • 农地确权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   ( 0 条评论 )
    • 耿鹏鹏| /2024-12-01/ 中国社科
    • 农地产权的农业生产效率决定历来是重要的目标论题,但要实现效应的准确识别,必须充分考虑产权制度实施的具体情境。其中,地权调整的制度遗产与乡村农地禀赋低效配置的现实困局是识别地权效率性的重要情境约束。本书探讨了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情境依赖性。 ,考虑农业效率的层次性并识别出农地确权会诱发部分效率耗散的特殊现象,与既有理论开展学术对话并形成本书的理论自觉;第二,基于农地确权的历史情境,从农地调整制度遗产的角度逻辑一致地解析农地确权效率耗散效应发生的产权逻辑;第三,基于农地确权的现实情境,从经营主体人力资本匹配性及其置换关系的角度揭示农地确权效率耗散效应发生的要素配置逻辑。

    • ¥36.72 ¥68 折扣:5.4折
    • 中国种子贸易战略研究
    •   ( 0 条评论 )
    • 邵长勇 /2013-03-01/ 中国农业大学
    • 邵长勇所著的《中国种子贸易战略研究》一书是在我国种子产业面临剧烈的社会转型,传统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正在解构,整个种子产业都在发生着巨大变革,农作物种业上升为 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发展面临 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的背景下写成的。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描述的是 贸易,下篇描述的是出口贸易。本书共分15章,对种业特许经营内涵及法律基础、种子产业的特征研究、种业特许经营的现状研究、种业特许经营的策略研究、战略选择与展望、种子出口贸易研究的理论框架、种子出口贸易的规模与结构特征、世界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世界进口需求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中国种子 需求变动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影响、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分析等进行了

    • ¥29 ¥50 折扣:5.8折
    •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优化与发展研究
    •   ( 0 条评论 )
    • 冯文丽 苏晓鹏 等 著 /2024-09-01/ 人民
    • 本书对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农业保险探索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作了梳理和总结,以此说明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道路在我国行不通,只有在2007年后政府大力支持和保费补贴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农业保险才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时间较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设计缺陷,本书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借鉴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法国保险制度经验,对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制度顶层设计、管理体系、补贴制度、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基层协保员队伍建设提出优化建议。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现状与区域差异、农业保险赔付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

    • ¥45 ¥78 折扣:5.8折
    • 19世纪英国农业地权转型研究
    •   ( 0 条评论 )
    • 孙学美| /2025-05-01/ 中国社科
    • 本书是有关英国大地产及其地产权转型问题的系统研究,借鉴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将19、20世纪作为一个研究周期,遵循经济-社会史研究范式,以英国税制、土地法、地产权与农业经营方式变革之间的交织与互动作为统一整体考察,揭示出英国大地产解体的过程同时也是英国土地产权逐步明晰化的过程、1894年遗产税是英国治理地产权高度集中社会问题的有效税收手段。该成果运用比较史学和 史学研究方法,揭示出走向合一型土地产权以及自有自营农业是该时期英国乃至西欧主要 现代地产权和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且该地产权及农业经营模式随着西方 大规模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被广泛移植到北美、南亚、南非、南太平洋岛屿等地区后,对当地原生地产权和农业经营方式变革产生深远历史影响。该研究成果建立在丰富的历史文献基础上,在描述历史变迁

    • ¥62.4 ¥116 折扣:5.4折
    • 农业学大寨始末 宋连生
    •   ( 11 条评论 )
    • 宋连生 /2011-07-01/ 九州出版社
    • 1964年,多次表扬人寨典型,正式向全国发出“农业学火寨”的号召。农业学大寨运动持续十余年,波及各行各业,涉及卜亿人口,对于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至深、至广。《农业学大寨始末》作者宋连生多次深入大寨调研,采访当事人与知情者,查阅档案文献资料,首次系统梳理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来龙去脉,记述了大寨精神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依靠群众运动推动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大寨精神等问题。

    • ¥17.1 ¥30 折扣:5.7折
    •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资源配置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   ( 1 条评论 )
    • 陈全功//程蹊| /2024-10-01/ 中国社科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由“政府 式”转向“市场 式”,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基于实地调查案例资料,本书将全国各地探索出的配置模式归纳为小岗模式、周家庄模式、塘约模式、战旗模式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模式五类,分析其收入分配效应,总结待完善之处,提出构建以“市场+政府”混合方式为中心的资源配置体系,以及对五类配置方式的“初次分配”效应进行调节的建议。

    • ¥58.1 ¥108 折扣:5.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