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文库 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评价及培育路径研究:以内蒙古为例》详细阐述了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从产品链、技术链、价值链、生态链四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内蒙古稀土企业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运用DEA方法对上市稀土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动态评价。基于静态及动态评价结果提出了内蒙古稀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
《中国碳排放:尽早达峰》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入手,通过对产业结构转型、外低碳发展、低碳技术市场化应用、绿色低碳消费、建筑和交通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等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化的研究,分析了中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社会可行性、技术可能性和政策可支撑性,得出了中国有可能成为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更严重的国家,现有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高碳扩张型增长已没有空间,能源转型已具备条件等结论,并认为2025年前中国实现碳排放峰值的可能性极大。 研究采用了IPAC-CGE能源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对碳排放峰值可行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模拟和计算,并提出了尽早达到峰值的行动清单和政策建议。
《走进设计城》是一本记录广东工业设计城发展历程的书。它以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故事串联起其建设的脉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大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实现从“广东制造”到“广东创造”转变过程中,由后台走向前台、从配角到主角的蜕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钢铁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成为摆在中国钢铁人面前的重大命题。 《中国钢铁未来发展之路:减量创新转型》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与中国钢铁产业实际相结合,以减量、创新、转型为脉络,分为两篇十三章,回顾了世界钢铁产业和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产业转移足迹中提炼出产业规律,剖析了大量的企业实践案例,系统地分析了新时代钢铁产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未来钢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作者通过《中国钢铁未来发展之路:减量创新转型》的分析,认为钢铁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推进绿色化、有序化、品质化、标准化、差异化、服务化、智能化、多元化、国际化“九化”协同发展,重塑钢铁产业价值链,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被褚时健看好的项目,做起来比褚橙更难,比橄榄油还要好的食用油,产量却太低,茶油树结果要8年,老祖宗也没有告诉种植方法……湖南一个46岁的中年人选择了创业项目做茶油。农民的管理、自然灾害、劳动力不足、激烈竞争的食用油市场,大三湘面临的不止这些挑战。作者的目标是编写100个像海底捞、褚橙、茶油这样水平的案例,用来记录中国这个千载难逢的商业变革时代的一部分事实。希望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时,看到的不仅是投机取巧和贪污腐败。
《资本市场与矿业财富/雨仁律师系列丛书》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4个国外成功的勘查公司的成长故事,从微观操作的角度描述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与资本市场是如何结合的,讲述如何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矿业项目并创造财富。《资本市场与矿业财富/雨仁律师系列丛书》是在阅读案例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财务报告及公司公告等公开信息并补充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侧重于描述这些公司的运作思路、策略、具体交易的结构等细节,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海外矿产资源的实践,了解国外的支持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资本市场具有借鉴作用。
企业纷纷开辟数字化转型新赛道,但能制定完整、系统数字化蓝图的仍属凤毛麟角。数字化转型不应停留在技术层面,它关乎企业的整体转型,重新定义客户价值主张、增值流程、员工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以及崭新的文化理念。《赢在当下:解锁大规模数字化转型》以解锁大规模数字化转型为主题,阐述了企业实施全面、整体转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赢在当下:解锁大规模数字化转型》可供企业管理者参考、阅读。
《中国电力工业22050年低碳发展战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及世界能源供应发展情况,力戒空论,用各类发电能源发展构成的具体数值、变化,详细研究探讨了我国2010~2050年电力工业低碳发展战略。主要研究了3个方面的问题:①2010~2050年我国发电量预计水平;②2010~2050年我国电力工业低碳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和各类电源在不同时期的优化构成结构,以及电力工业低碳发展模式下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效;③核电、水电、风电(含风电外送输电通道)、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需采取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能源分析人员,电力发展分析人员,电力市场理论研究、设计、运行、管理人员和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者阅读使用,也可供环境保护、电工制造行业相关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