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 “2025得到年度书单top15”
    •   ( 1176 条评论 )
    • 布拉德福德·德龙 /2024-04-18/ 中信出版社
    • 1870年以前,人类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缓慢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被不断膨胀的人口吞噬。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明创造加速推进,技术能力每过一代人得以翻番,最终改变了全球经济生活的面貌。前人以为,这种力量将帮助我们建立起完美的理想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本书中,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 德龙讲述了1870 2010年工业实验室、现代公司组织和全球化如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质繁荣,它们给人类和全球带来了何种变化,以及为何没能帮助我们建立起理想社会,反而使全球陷入了气候变暖、经济衰退、不确定性与不平等加剧的困境。 本书以令人惊叹的广度与深度,向读者揭示了加长版20世纪的发展真相:远非大幅跃进,而是蹒跚前行。

    • ¥75 ¥128 折扣:5.9折
    • 吴晓波企业史:激荡·跌荡·浩荡(套装全6册)
    •   ( 7022 条评论 )
    • 吴晓波 著 /2017-11-30/ 中信出版社
    • 本套装包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激荡三十年(上下册》)《跌荡一百年(上下册)》《浩荡两千年》,共6册。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是工商经济*为发达的国家。然而,当世界进入到工业革命时期,它竟远远落后,受各国欺凌,成为 东亚病夫 。在经历百年跌荡之后,中国经济再度崛起,改革开放四十年,在21世纪,重回强国之列,与此同时,新的社会矛盾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雄厚的笔力,由春秋时期的 管仲变法 开始,及至当代改革开放,叙述了两千七百多年的历代经济变革和工商变迁。辩驳得失,以史为鉴。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 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

    • ¥203.8 ¥348 折扣:5.9折
    • 与天为敌:一部人类风险探索史(典藏版)
    •   ( 4691 条评论 )
    • 彼得?L.伯恩斯坦 /2022-06-1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这是一本关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书,讲述了人类洞察风险、测量风险、管理风险,从而努力驾驭现在、把握未来的发展史。它勾画了过去450年来人类进步的发展轨迹,让读者看到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步一步从简单地凭直觉行事,发展到通过各种严谨的程序进行决策。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书或者金融专业书,而是要引导读者去思考:我们究竟该如何认知风险,又应该如何应对风险。

    • ¥49 ¥89 折扣:5.5折
    • 经济简史 (澳)安德鲁·利
    •   ( 49 条评论 )
    • (澳)安德鲁·利 /2024-11-22/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这本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书讲述了一个跨越商业文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故事。本书以时间为主线,从古代到现代,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从农业的出现到地球变暖,作者从经济的角度编织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商业社会发展史,并揭示了战争、创新和社会变革背后隐藏的经济力量。本书内容主要围绕三个角度展开:一是人类的市场体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二是讲述了经济的形成发展史以及影响经济学发展的一些关键人物与有趣的故事;三是经济的力量如何塑造与影响世界历史。另外作者还探讨了开放市场的好处和陷阱,以及为什么解决市场失灵对于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为什么家庭的孩子数量比上一代人少? 为什么街角咖啡馆之间的竞争比社群媒体公司之间的竞争更激烈? 20 世纪 30 年代,当各国设置贸易和移民壁垒时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许多发达国家的不

    • ¥43.5 ¥79 折扣:5.5折
    • 民众的愤怒 不平等如何激发民粹主义?一本书讲透西方民粹主义思潮的本质。认清民粹主义的危险,做不盲从的决策者
    •   ( 200 条评论 )
    • [美]巴里·埃森格林 /2024-07-11/ 中信出版社
    • 经济不景气、社会不平等,以及民粹主义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带有反精英、独裁主义和本土主义倾向的激进政治运动有时成功, 有时失败? 为什么在某些时刻政治中间派能够稳住局面, 而在另一些时刻极端分子占据上风? 关于民粹主义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至今日,民粹主义如幽灵般仍长期存在于西方国家。 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简单地说,民粹主义是一种诋毁经济和政治精英,崇尚 人民 的政治意识形态。民粹主义者认为,人民需要从那些无能的、不负责任的精英手中夺回权力。通常,民粹主义者对精英的不信任会演变为对专家的不信任,因为民粹主义者认为精英和专家与 人民 有距离。民粹主义运动的另一个标志性元素是对所谓 救世主 的信仰, 救世主 不仅可以直接与 人民 交谈,也承载着普通人的希望和梦想。 在

    • ¥46.3 ¥79 折扣:5.9折
    • 失去的三十年:平成日本经济史
    •   ( 115 条评论 )
    • (日)野口悠纪雄|责编:顾煦//殷嘉男|译者:郭超敏 /2022-03-01/ 机械工业
    • 作者亲历了日本战后发展的全过程,而且在大藏省的工作经历让他能够亲身经历其间日本经济运行的过程。同时,作为学者,作者见证了日本平成时代(1989年至2019年)的三十年间日本政府经济决策的失败。 br 2019年是平成时代结束的那一年,也是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第二十九年。安倍经济学虽然起初被寄予厚望,但积重难返,日本经济本质上没有丝毫的改变,而作者提出的“失去的三十年”基本上可以为平成时代的日本经济盖棺定论。 br 在经历了广场协议后的盲目贬值、激进的货币政策与泡沫经济崩溃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后,终于,有经济政策连续性的日本政府出现了,但此时的日本却又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阶层固化以及制造业、高新产业凋敝等问题。 br 与美国的贸易战、汇率战,以及少子化、老龄化、高新技术产业的

    • ¥29.3 ¥59 折扣:5折
    • 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
    •   ( 48 条评论 )
    • 张萌 著 /2024-02-01/ 上海光启书局
    • 本书是一部探讨中国清代的木材市场与森林再生的历史著作,通过挖掘各类档案、契约、方志等史料,运用文献考证和计量分析的方法,还原了清代横跨长江流域的木材市场,研究了从林地出租、森林种植、木材运输、木材交易、资金融通到贸易纠纷的产业链结构。本书认为,清代长江下游发达的市场有利于木材的生产、贸易,刺激了上中游的人工造林,带来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效果,这使得清代林业体现出“市场经济”的特性,从而有别于同时代欧洲、日本等地的林业。这段历史不仅有助于从新的角度看待明清中国的经济历史,也有助于思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维护之间的关系。

    • ¥43.4 ¥89 折扣:4.9折
    • 明代人口、经济及区域灾荒应对
    •   ( 14 条评论 )
    • 张民服 何欣峰 著 /2021-12-01/ 人民出版社
    •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比例、人口结构以及家庭规模等,均形成了鲜明特点。同时,这一时期又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本书就上述内容以及明王朝的人口政策、人口思想等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不少创新性观点。特别是就学术界研究较少的明代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多有独到见解,成为本书一个特色。

    • ¥34.5 ¥69 折扣:5折
    • 饥饿的爱尔兰:1800-1850年历史解读
    •   ( 5 条评论 )
    • 乔尔·莫克尔Joel M /2020-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世纪上半叶的技术变革导致西欧空前的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然而,爱尔兰几乎没有参与这一进程。在北大西洋经济繁荣的同时,1845年至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造成15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逃离爱尔兰。爱尔兰经济为何未能增长,以及 爱尔兰为何挨饿 仍是经济史上悬而未决的谜题。 作者认为,饥饿是由饥荒前几十年经济总体不发达造成的。他检验了各种假说,用以解释爱尔兰的落后。人们普遍认为爱尔兰的贫困可以用人口过剩、邪恶的土地制度或英国人的恶意剥削来解释,但他驳斥了这种观点。相反,他认为,劳动生产率低下和物质资本形成不足 这是爱尔兰独特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房东和租户之间持续冲突以及爱尔兰经济体制僵化的结果。

    • ¥49 ¥98 折扣:5折
    • 规制如何生财:清代盐政基本原理研究(1644-1850)作者:黄国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7
    •   ( 29 条评论 )
    • /2024-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提高效率还是妨碍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关于政府规制收益的两个分析方向。清代盐政规制的目的却超出了规制分析的既有框架,它不考虑效率问题,而是关心 生财 ,即财政收入。本书研究清代盐政规制,侧重结构性分析,揭示清廷盐政的目标、管制的技术手段、受到的约束和付出的代价,将复杂且矛盾的盐政面向置于一个体系内贯通解释,回应盐政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总结清代盐政运行的原则并阐释其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经济体系下的规制经济形态及其对规制经济学的潜在价值,尝试拓展规制经济学的视野。

    • ¥44 ¥88 折扣:5折
    • 权力、资本与商帮:全新修订版
    •   ( 9 条评论 )
    • 王俞现 /2023-11-01/ 北京联合
    • 一部追溯中国商帮从明朝到现在600年脉络的大著作,是一部真正完整的中国商帮变迁史,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国商人命运史, 是一部鲜活的政商博弈史。 在中国商帮、商人崛起与衰落的过程中,权力与资本之间的纠缠博弈从未曾停止。盐商、海上私商、外贸商人、买办、票号商人和近代金融实业家;晋商、徽商、粤商、闽商和甬商……无论是以行业区分,还是以地域代表,中国商人群体每一次的崛起、没落与再出发都离不开政商博弈, 受制于社会的开放或封闭。 什么是600年政商关系中的变与不变?中国未来的政商关系能走向何方?政商的边界在哪里?中国商帮史能给当代商人怎样的启示?本书整合中国货币史、朝贡史、贸易史、官宦史及明清不同身份商人的演变史等多种角度,为你一一解开这些问题,还原一部真正完整的中国商帮史,带你从时空看中国

    • ¥52.7 ¥108 折扣:4.9折
    • 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 )(全三册共六本)
    •   ( 116 条评论 )
    • 刘克祥 主编 /2021-12-01/ 人民出版社
    • 本项目成果以新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的起点上对1937-1949年的中国经济作出精准描述和深入研究。本项目传承以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 为研究主线的思路,紧扣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扩张(在本期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和战后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延续(在本期主要是封建性的土地与农业制度的延续)、中国资本主义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在本期主要表现为工农商交金融及财政等经济行业部门遭到破坏而出现停滞及不平衡发展)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几大主题,探索其在1937-1949年的发展和重大变局。 本项目按照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形势,最终成果分为三大部分:日伪占领下的战争经济和殖民掠夺经济;抗日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革命战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新民主主

    • ¥333 ¥666 折扣:5折
    • 资本5000年 资本秩序如何塑造人类文明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87 条评论 )
    • 彭兴庭 /2021-03-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从公元前3000年到21世纪,从一块泥板上的债务记录到制霸全球的金融巨兽,资本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本书中,作者站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耗散结构”两大理论基础上,阐述了资本是如何积累、如何形成的,又投向了什么地方、塑造过哪些文明和霸权:古希腊时期的虚拟金融概念、十字军东征催生了近代银行系统、殖民贸易让欧洲商队遍布全球、战争资本主义护卫英国重组全球产业分工、金融资本如何打造一个个巨型企业、外币结算体系促成全球资本合作、以硅谷为代表的创新资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 但是,资本无限增殖的内在需求及其周期规律又导致人类不断陷入危机:古罗马资本文明的陨落、南宋复杂社会的崩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霸权更迭、全球金融危机频发、穷国和富国间壁垒高筑……在日益成熟的全球化体系中

    • ¥36.1 ¥68 折扣:5.3折
    • 会计简史:从结绳记事到信息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严行方 /2017-06-01/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严行方著的《会计简史(从结绳记事到信息化)》是一本浓缩了的、用严谨和轻松笔调撰写的会计发展史。 会计史研究在我国还只有短短三四十年。本书在真实考据基础上,从会计思想、方法、工具、组织、制度、事件、纪年等角度,对会计的起源、发展和壮大过程娓娓道来,像史书一样真实,像故事一样好看。 会计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本书不仅适合国内1500万会计人员阅读,更是事关每一个人。

    • ¥19.3 ¥38 折扣:5.1折
    • 州县官的银两 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56 条评论 )
    • (美)曾小萍 /2020-04-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写的是“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国。18世纪的中国不是“不变”,而是存在着生机勃勃的“变革”,是对于潜在发展成为强大的、近代的中国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时期。“耗羡归公”是财政制度这一改革主要领域的顶点,它不仅解决了前朝遗存的种种问题,而且是对当时各种财政危机的有效的合理化解决方案。各省实施改革,因地制宜,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成效显著,有益于国计吏治民生。然而“耗羡归公”并不能一劳改永逸地解决清朝财政存在的所有问题,改革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加上集权国家的财政要求,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传统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制约,后来的“耗羡归公”政策辉煌不再。 这是一部“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作品,是利用档案细致探讨中国历史的代表作。

    • ¥44.5 ¥79 折扣:5.6折
    • 1966-1976中国国民经济概况
    •   ( 383 条评论 )
    • 陈东林 /2016-04-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所涉10年是新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 文化大革命 时期,本书是作者承担的中国社科院五年规划重点项目。作者以大量翔实珍贵资料,全面反映了1966年-1976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的状况。尽管到处都在 革命 、 造反 、 文攻武卫 、 大批判 ,但在*、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勉力支持下,经济建设仍有进展有成效,科研成果不断 当然,总体上是 革命 严重挫伤了生产力,以致许多行业到了崩溃边缘。书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史家眼光看待这十年,在叙述历程,列举事例、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其缘由,评价了其得失。是一部有份量的经济史稿。

    • ¥34.2 ¥58 折扣:5.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