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870年以前,人类生活在极度贫困中,技术的缓慢进步带来的增长被不断增长的人口抵消。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发生了剧变: 发明 飞速发展,每一代人的技术能力都较之上一辈人翻番,彻底拜托了经济停滞状态。我们的祖先甚至认为,在这种力量的加持下,我们能建立他们构想 乌托邦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1870年至2010年这个被作者称为 加长版20世纪中 ,虽然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了经济的极大繁荣,但是全球变暖、经济萧条、不平等、不确定性等各种问题频出,并未到达理性的彼岸。 著名经济学家布拉德 德龙在该书中讲述了 加长版20世纪 这场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是如何发生的,它给人类和整和整个地球带来了何种变化,以及这背后的驱动力量。该书资料丰富,视角广大,是一步宏大叙事的巨作。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并
本书主要以作者博士论文(获美国莱斯大学杰出博士论文奖)和发表在能源经济三大刊上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由上下两篇组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全球油气市场。上篇是油气市场宏观分析,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1990-2030年全球油气行业结构变化与趋势分析;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是页岩革命背景下天然气市场和石油市场的发展情况;第四章分析我国页岩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下篇是油气企业微观分析,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五章和第六章基于全球油服企业数据,分别探讨页岩技术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以及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七章和第八章基于全球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中国三桶油)数据,分别探讨企业所有制对油气生产的影响和油气企业间的竞争情况。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数据分类;4.数据编码及结构;5.数据质量控制要求;以及相关附录。
本标准等同采用IS0 10003:2007《质量管理顾客满意 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 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将“本国际标准”改为“本标准”; b)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c)为保持本标准内容的协调一致,删除了3.5注中的“(3.3)”; d)为区分4.6和4.11的“能力”,4.6和附录G使用“(人员)能力”,4.11使用“(组织)能力”。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J、附录K、附录L和附录M是资料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和附录I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质量协会、海尔集团、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兆红、张荣静、康键、裴飞、王晓生、朱立恩、冯卫、解居志、郑奎静。
为促进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对城市管理的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工作绩效等进行客观评价,实现对政府部门履行城市管理职能的有效监督,促进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所涉及的城市市政监督与管理是指: a)对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监督与管理; b)对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与管理。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归口。
跟单信用证业务不仅是国际贸易事务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核心内容,是衔接进出口贸易与国际银行业务的枢纽。近几年,国内信用证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信用证业务日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信用证业务工作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不断提高。 本书主要是用于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国际贸易从业人员、银行国际结算从业人员、国际运输和保险的从业人员,也可作为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专家考试(CDSC)的参考用书。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 1、系统性。本书展现了跟单信用证业务的操作流程、每一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各种单据的缮制方法,缮制中应注意的每一个细节;阐述了包括《UCP500》和《eUCP》每一条款的理解与应用;论述了与信用证有关的各种融资方法。 2、理论性和实践性,本书以进出口贸易为
《金融统计指标释义》(以下简称《释义》)作为一本金融统计实务参考书,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统计指标概念,便于金融统计人员以及金融统计数据的使用者理解、使用金融统计词汇和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编制水平及分析运用水平,终有助于金融统计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 《释义》按照系统方式编排,包括常用类、基础类、机构部门类、计值与核算类、金融工具类、财务损益类和宏观分析类七大类,并提供汉语拼音索引。指标释义既充分反映国内金融业务的发展与统计操作惯例,又与国际通用的规范和准则相衔接,同时结合中国金融业综合统计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重新定义并补充了一部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金融统计指标,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利于报表编制人员、统计分析人员及有关人员全面了解统计数据来源与口径,准确使用统计数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