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粮食战略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研究》作者认为当前国际粮食贸易主要受美国、欧盟等西方粮食大国影响。在西方粮食大国的主导下,国际粮食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有许多矛盾,西方粮食大国之间争夺市场份额导致GATT时期未形成有效农产品贸易规则,WTO粮食贸易一般规则是各方妥协的产物,西方国家的控制粮食产业链战略无法通过WTO粮食贸易一般规则实现。因此西方国家推动WTO框架下投资、知识产权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等达成。国际粮食贸易规则使得发展中粮食进口国仍有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的政策空间。最后分析西方国家粮食战略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构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国际贸易保障体系。
《科技创新中心内涵、路径与政策》围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与要素、创新网络与国际经验、创新政策与未来布局等几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国际经验和上海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中心建设的具体建议。主要内容涉及上海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战略选择、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要素、需要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外资研发机构的作用、自贸区与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政策、空间规划布局、未来30年上海科技发展方向等。《科技创新中心内涵、路径与政策》适合从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的专家学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者及研究者参考和阅读。
本书围绕中国民营医疗行业发展这一主题,将民营医疗从外国而中国,从历史到现状,从宏观至微观,从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一路而下直至品牌运营、文化建设乃至资本运作,以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外各类组织管理的鲜活案例,进行了全面、具体而详实的论述。我通读之余,感到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尤其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民营医疗行业和民营医院的发展成长,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刘志林、景娟、满燕云编著的《保障性住房政策靠前经验(政策模式与工具)》是一本有关回顾和对比保障性住房政策靠前经验的著作。本书着重于不同政策模式和政策工具的横向对比分析,特别是针对每一个政策工具,对比各国和地区的政策设计、组织架构、资金来源、实施机制等要素,分析这些措施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环境下出台,它们所希望解决的住房问题是什么,其政策效果如何,并从可实施性的角度对各个政策手段的优劣和适用性进行评价。总的来说,作为北京大学一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低收入住房政策靠前经验与中国借鉴”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本书希望通过对保障性住房政策靠前趋势和经验教训的梳理、对比与评述,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提供更为实际和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
《生态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实践》共八章,分为两个部分。第_、二章为理论部分,章重点对产业生态学发展、研究视野、基本原理等进行讨论;第二章探讨了生态产业园区概念、特征、类型、影响因素、设计思想、管理功能与结构、研究展望。第三至第八章为实践部分,其中第三章分别介绍了国内外九个典型的生态产业示范区和产业共生网络构建要素;第四至第八章重点研究华宁农业生态园区,包括园区的基本结构、环境背景、物质流、价值流、综合效应、系统稳定性以及发展战略分析等。《生态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实践》旨在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生态产业园区综合的、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祈望能够对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对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技术关键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对生态产业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