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 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的经济奇迹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外资、外贸和外汇政策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中国获得的经济资源如何通过和平手段转变为国际影响力?就上述问题,借助对“三外路线”的归纳与阐述,翟东升博士的《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第2版)》从跨学科和整体性视角解读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并为读者勾勒出未来的政策演进趋势。
凭借对数据和政策的长期跟踪分析、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度理解,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宏观经济可预测”。基于丰富的理论、政策、数据、实证和实践积累,高瑞东博士在本书中从宏观研判、政策分析、产业变迁、大国博弈与未来趋势5个角度,构建了12个严谨有效的宏观分析框架,并详述了框架的逻辑推演、关键变量、联动关系、预测模型等。 宏观篇,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探寻中国宏观调控从逆周期到跨周期的演进路径。 政策篇,包含财政、货币以及利率三个分析框架。 实体篇,涵盖投入产出表、通胀分析框架。 中美篇,站在大国博弈视角解读美国经济与中美关系。 未来篇,集中分析人口、共同富裕以及低碳转型。 本书有助于经济研究者、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解读高频宏观数据,把握中期政策脉络,抓住长期发展机遇。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概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之一种。30年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始终贯穿一条红线,就是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的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概论》在回顾梳理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中国农村发展与改革历程,总结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阐述农村发展与改革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从KDJ指标的趋势交易说起,围绕KDJ指标的用法来展示股票买卖的过程。通过KDJ的价格表现来解读价格趋势形成和波段交易信息的出现,旨在帮助投资者理解KDJ指标的形态特征和典型短线用法。书中内容囊括了KDJ指标的金叉形态、背离买卖点、超买超卖买卖点、量价关系、波段买卖、KDJ黑马股、涨停交易、量化战法。以震荡指标KDJ为核心,讲解KDJ提示的交易机会。这样,如果投资者热衷用技术分析解决股票买卖过程,并且对震荡指标的基础知识有一些了解,那么本书提供的交易策略,便是投资捷径了。本书可以帮助投资者更为准确地确认价格趋势,同时在波段交易中把握盈利机会。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比较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有十二章,约40万字。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分析了6个主要发达国家和4个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过程,总结了这些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与现有的同类或相似的论著、教材相比,该书的特色在于系统全面,对每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产生、发展都做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所选国家有特色,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西方国家,也有东方国家;资料较新,有些国家的统计数据到了2006年甚至2007年,注重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对于这些作者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股票、期货交易专家彼得.史泰米亚于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市场轮廓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图表分析和技术分析框架,独具特色地将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状态以图象的形式反映出来。根据市场逻辑,从图象型态的变化推测未来市场价格的发展方向。该理论一问世就受到投资界的极大关注,专家们甚至认为极有可能形成技术分析的崭新潮流。本书适合于证券投资界人士、相关专业的大、专学生和研究生参考。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两岸关系逐渐趋向缓和,各方面的交往增多,研究台湾有许多便利的条件,还由于金融与经济密不可分,两岸关系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来就金融论金融,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台湾经济研究选集》的作者张邦钜的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到台湾的经济层面,进而扩大到两岸经贸关系和两岸关系方面。
经济学理论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增长、能源发展、环境保护和国家税收四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约束的有机系统,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四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融为一体。娄峰编写的《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税收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理论及应用》根据经济系统理论,详细阐述了经济—能源—环境—税收系统的相互机理机制,并讨论若干CGE模型特征、CGE模型中部分核心方程推导、贸易弹性系数、动态CGE模型动态机制等理论问题,然后结合中国经济特征构建了一个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税收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模拟分析了我国的“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人口老龄化政策、碳税征收政策、节能减排政策以及中国经济总量及其结构预测和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研究(专辑1)》由中国社科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人大财经学院等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研究课题组成,介绍了经济潜在增长、物价、通胀等经典经济问题的观点。
《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是:曾几何时,山西以其表里河山,地形“最为完固”的地理优势,成就了晋国霸业,演绎了民族融合,见证了分裂割据,甚至阎锡山也利用这种“地利”做出了一番事业。“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煤与水是山西社会发展的两大巨轮,不能只顾挖煤,忽略治水。只有煤和水两大巨轮取长补短,才能加速发展,协调发展。事实上,后期晋商发财致富后,大多携带资金返回故里,他们建宅置地,窖藏货币,成为不折不扣的土财主,而没有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当地的工商业。所以,晋商虽有钱,但山西没发展。所以,我们今天走进昔日富可敌国的祁、太、平地区,能够感受到的只是高墙窄弄夸富斗强、极尽考究的晋商大院,如此也就是一场繁华旧梦。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块丰碑,太行精神是数千
《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研究1912年至今大约10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主要结构: 1.预备性考察:对1949年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进行初步的解释; 2.过程和特征:包括三个产业以及人口和劳动力、城市化、收入分配、地区发展等侧面; 3.条件和原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形成、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制度建设、宏观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 4.总结和展望: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篇共十一章,上篇阐述社区居家养老行业、养老设施及企业组织,中篇阐述社区居家服务设计规范、质控、信息、风险,下篇阐述社区居家服务人员、供应商、顾客、志愿者四类参与者。从社区居家养老概念开始,梳理了社区居家养老产业政策脉络,分析社区居家产业发展市场情况,研判了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趋势,以诚和敬社区驿站连锁化企业为例,系统介绍了社区居家养老集团组织架构、重点业务职能要求以及单点驿站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重点介绍了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标准化的编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