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民法总论相关知识、原理进行体系化阐述。全书分为六编。编 民法导论 ,具体包括民法概念论(作为私法的民法、民法的若干核心概念)、民法体系论(外部体系、内部体系)、民法方法论(民法的法源、解释、续造、案例处理方法)。第二编以下为本论,以私权为逻辑主线阐述民法一般原理。第二编 权利主体 ,具体阐述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第三编 权利客体 ,具体阐述了民法上的物和其他权利客体,如给付、智力成果等。第四编 权利变动 ,具体阐述了权利变动的样态、权利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一般原理(法律行为的概念、分类、意思表示的构成、意思表示的发出与到达、意思表示的解释、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意思表示不自由)、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法律行为的效力障碍(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法律行
一、内容全面增新扩充 本书含《刑法修正案(十二)》内容,增补了第十六版出版以来至今发布的司法解释 首次全面收录包括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典型案例在内的案例内容,扩容20多万字。 精准细化梳理、层次分明展现:「刑法修订」「相关法规」「立法解释」「立案标准」「司法解释」「会议纪要」「指导案例」「 公报案例」「 典型案例」「量刑指导」 二、全新升级软精装版本 为充分关照读者频繁翻阅使用的需求,本版全新升级软精装版本,精巧美观耐用。 三、5重索引便捷查阅 类型化标注梳理文件 强大的检索查阅功能:本书支持5重检索方式:「目录检索」、「词条检索」、「页边检索」、「页眉检索」、「名录检索」 各类文件更加层次分明:本书在每一法条下依次类型化标注:「刑法修订」「相关法规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著名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是法律社会学及中国法治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是改变当代中国法学视野的现象级著作,曾获1978 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奖。本书首版于1996年,2002年、2015年两次修订再版,本书为第四版。 全书以 法律多元主义 为进路,通过对转型中国若干个案的理论考察,从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多个方面对中国 法治 赖以推进的 本土资源 进行了生动展开和规范转化,并提炼出 国家法与民间法 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表达了要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资源、有传统习惯的法律制度中吸取中国法治建设的营养的实践关怀和理论立场。 本书在国内较早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创造性地将法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知识和方法引入
民事领域的法官找法,以寻找 请求权基础 为核心。请求权基础体系是以诉讼攻防为基点的民法体系表达。请求权基础方法在教学场景中体现为鉴定式案例分析,在诉讼场景中则体现为法庭报告技术。 《请求权基础 方法、体系与实例》是作者研究请求权基础理论、践行鉴定式案例教学十余年的成果。全书分三篇十二章,上篇三章勾勒方法,中篇五章梳理体系,下篇四章则以现实案例演练方法并验证体系,以期从方法、体系与实例三个层次,立体呈现请求权基础的方法逻辑、规范体系及其适用细节。 通过《请求权基础 方法、体系与实例》,读者不仅可观察到法律适用如何在请求权基础方法的指引下缜密呈现,因提取公因式而高度集成的规范体系如何借助请求权基础卷轴展开,更可体会到实体规范与诉讼程序如何相互趋近,如何弥合法学课堂与司法实务的裂缝,
本书从合同审查思维与技能两个角度入手,全方位讲解合同审查法律实务。全书分三篇:上篇 合同审查的整体思维 ,包括合同审查的两个目的、三个前提、四个步骤、五个标准、六个提升合同的途径等内容,系从整体思维角度阐述合同审查的要领;中篇 合同审查的基本技能 ,讲解了合同审查的主要方法和不同合同条款的审查技能,属于合同审查思维和方法的具体应用;下篇 常用合同审查要点解析 ,总结了22类常用合同的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并提供了合同审查范例,供读者参考借鉴。
该书以 药家鑫案 许霆案 黄碟案 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 标本 ,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具启发意义。 作者认为,中国法理研究应当坚持的进路是:摆事实、讲道理(法理)、断是非。三者的顺序也不能乱。只有针对普通人确实能经验感知的事实,才能展开可分享的说理,虽然由于对相关因素的评价不同,甚至因为自我利益的驱动,各自得出的判断并不一致。这正是本书的追求。 这是一种更生动也更开放的案例分析。虽然这些案件都已尘埃落定,但它们留给人们的思考空间仍然很大,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讨论本身,仍有意思,仍值得我们深思。
本书是德国著名法学家卡尔 拉伦茨的一部重要著作,亦是法学理论方面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初至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德国的法学理论及方法论。本馆曾引进中国台湾五南公司陈爱娥译本,引进版面世后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和学术口碑,但陈爱娥版本是针对学生的节略本,而此次引进德文第六版全版,可以使国内读者全面了解拉伦茨的法学思想。
《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旨在建构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期能为民法实务提供可资遵循的思维及论证方法,以增进法律适用的合理性及客观性。《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重视方法论上的运用,所设实例主要针对民法领域重要的基本问题,并多引用判例学说及德国法的理论,有助于读者理解相关法律的解释适用,对民法的学习应有助益,《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对于大陆和台湾地区民法的比较研究也应有所助益。
本书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科法学,展示了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作者对社科法学从追随到反思再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对社科法学的系统性思考。本书着力对法律的社会科学、法律中的社会科学、法学的知识社会学三种知识类型进行研究,采取总分模式,共分为四编。第一编 法社会科学的格局流变 是总论,其他三编是分论,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其中,第二编 法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和第三编 法律中的社会科学运用 分别关注法律研究与运用的社会科学讨论,第四编 法学的社会科学反思 则聚焦法学知识的社会科学讨论。 本书力求将法社会学迭代到法社会科学,构建法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对法社科的发展而言,本书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对体系化的追求及其提出的具体框架。这凸显了作者试图将法社科研究从 无形学院 提升到 有形学科 的雄心壮志。
《法学思维小学堂 法律人的6堂思维训练课(第二版)》为英格博格 普珀教授集自己数十年的教学与写作经验,为法律初学者所撰写的一本思维导引手册。《法学思维小学堂 法律人的6堂思维训练课(第二版)》译自德文原著第五版。自中文译本第一版问世后,德文原著已经历4次改版,原著内容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调整或改写。普珀教授一直认为,法律人的技艺就是论证。越是能够驾驭得好这项技艺,就越能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一位受尊敬的法官、有影响力的政府官员以及一个受到大家认同、肯定的法学写作者。然而, 现代 法学的教育并没有提供法学初学者多少学习、练习这项技能的机会。法学方法论的教科书是在一个较高的?t望台上观察法律适用的种种问题,并且非常抽象地进行讨论。《法学思维小学堂 法律人的6堂思维训练课(第二版)》的目的,就是要
《请求权基础案例实训》以请求权基础理论与鉴定式案例分析的本土化为努力方向,以《请求权基础案例实训》为题,选取九则广受关注的中国本土案件,如 电梯劝烟案 宋庄画家村案 朱俊芳买卖型担保案 新宇公司诉冯玉梅违约方解除权案 连成贤诉臧树林排除妨害纠纷案 等,运用请求权基础方法层层剖析,意在立足本土规范、运用本土民法教义学呈现请求权基础方法在本土案例解析中的方法逻辑与适用细节。 在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推动下,请求权基础理论与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在我国民法领域已经发展十余年,并越来越受瞩目。但在鉴定式案例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实务领域言必称请求权基础的同时,作为请求权基础理论与鉴定式案例方法推广载体的本土图书作品却屈指可数。同时,读者接触到的多为精雕细琢后的 成品展示 ,而试错与纠错才是请求
毫无疑问地,哈特教授的《法律的概念》是20世纪法律哲学领域重要的一本书,哈特教授对法律哲学和法理学的理论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从1961年问世以来,《天下 法律的概念(第三版)》以它优美的文笔和清晰的论证,激发了无数学生去思考与法律相关的种种问题,诸如 什么是法律 以及法律、道德与正义的区别。 《天下 法律的概念(第三版)》是学习法理学与法律哲学不可或缺的经典,且已经被翻译成许多不同语言的版本。《天下 法律的概念(第三版)》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法律的概念》2012年第三版而译。在本书中,哈特重新检视他的法哲学基础,并针对著名学者德沃金等人的评论予以回应。这本发人深省的新版--《天下 法律的概念(第三版)》,将成为理论界争议与评论的焦点,并且深受对法理学及法哲学有兴趣的人之喜爱。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也是对当代中国法学界有重要影响的著作,面世近二十年畅销不衰。 本书大致分成三编。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诸如隐私权、婚姻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当然都只是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试图从一个角度切入进行学理的然而可能对社会实践有影响的讨论。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后一编的五篇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本书第三版改正了原书编校中的错讹,重新调整了每篇文章的语句,使全书论题更为集中,语言更为凝炼,风格更为鲜明。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著名法官勒尼德 汉德的传记,精湛、感人地讲述了这位杰出法律人的一生。 勒尼德 汉德(Learned Hand,1872 1961),是与约翰 马歇尔、小奥利弗 温德尔 霍姆斯、路易斯 布兰代斯、本杰明 卡多佐齐名的美国著名法官。他出生于纽约一个法律家族,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律师。汉德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后,先从事了13年律师工作,并在奥尔巴尼法学院任教。汉德于1909年开始担任法官,直至去世,在 52 年的法官生涯中,汉德法官作出了 4000 多份判决,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判例层出不穷,著名的汉德公式就是他在一起海事案件裁判中提出和创立的,被视为法律经济学的经典代表。汉德也是现代法律解释方法的先驱,他在侵权法、专利法、海事法和反垄断法等专业领域为司法裁判的技术和精确度树立了长远的标准。 汉德的一生,经
历经二十五载生机勃发,难被超越之法律通识经典。于浩瀚法域中追寻法理要义,以文学手法来探究法律真谛。启迪读者领悟法律之精妙,激发读者思考中国之愿景。
本书的亮点有以下三个:一是将工程价款争议案件分为静态审查与动态审查的九个步骤,各步骤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所有案件均可通过该方法予以支解、拆分并分别审查、厘清思路,此为笔者所原创并力推的经典之处;二是结合《民法典》及《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在有关工程造价、质量、工期司法鉴定的运用上,既总结既有规则,又有所创新和完善,侧重于实践可操作性,对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和效率有所裨益;三是完全以法官作为裁判者的视角,从收案、审案、断案的自然流程角度考虑案件,每个步骤既结合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的规范操作,又针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特殊性作了一些简化、优化以及扩充,完整呈现程序法如何为具体的部门法所服务。本书所举案例一般分为【案情】【审理】【评析】三个部分,绝大多数均为笔者亲身经历
一本兼具理论与实务的新公司法枕边书 新公司法作出了哪些重大修改? 新公司法回应了哪些理论问题? 新公司法对实务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 实务工作者如何理解新公司法? 本书全面分析了新修订的《公司法》,内容涉及公司本体、股东与股权、公司资本以及公司治理这四个新公司法修改最大的部分,以 24 个专题展开,涉及53个小问题,每个问题从规范、理论、审判与案例四个角度进行剖析,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可以为实务工作提供观点支持。
《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指南》是基于第五届社科法学研习营的讲稿而编成的一本有体系性的教学用书,在注重传授如何 做法社科研究 的同时,强调法社科研究的前沿性和体系性,更加关注专题的深度,为法社科的进阶研究提供指引。 《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指南》分为进路、方法和技艺三编,通过11讲来指导学生如何做法社科研究。第一编进路,即研究进路,主要讲授如何做法律人类学、法律认知科学、法律与人文研究;第二编方法,即研究方法,分别介绍了法律经验研究和法律定量研究的过程,讲授了如何运用社会理论进行分析,并将如何进行经济分析与演化分析列入研究方法;第三编技艺,即研究技巧,分别涉及如何观察、如何叙事、如何对话与如何写作。这样的编排呈现出法社科研究从宏观把握到微观处理的全过程,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社科法学知识体系。《
本书是一部借鉴德国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为我国刑法案例教学提供新范式的新型教学用书。 作者自2013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设 刑法案例分析 课程,在保留传统案例教学方法的优长的同时,努力吸收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精髓,经过年的积累和完善,逐步将其打造成法学院的一门精品特色课程,广受学生好评。本书即是在该课程授课内容基础上充实、增补而成的。 为满足刑法案例分析关于考察的全面性和思维的经济性的要求,本书设计了 五步骤分析模式 ,分析每个案例均按照 事实单元的划分 参与人员的列出 涉嫌犯罪的检验 犯罪竞合的处理 以及 全案分析的结论 五个步骤展开。 全书共分就九章。章概述了刑法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此后的八章以八个案例为素材,每章均设置 案情叙述 思路提要 具体分析 难点拓展/重点复习 四个板块,引导
本书从历史中国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政治问题出发,以十一章和四篇附录的篇幅,按照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深入剖析了历史中国在宗法封建、父子长幼、男女两性、兵制与军事工程、边政区划、度量衡标准、经济政策、文字语言标准、政治人才选拔、皇帝制度、国人与村民等诸多方面的构成要素,对历史中国的宪制经验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深度总结,从而重述了历史中国的制度图景。本书不仅揭示了历史中国数千年传承、具有强大活力的原因,还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反思和对本土知识资源的深入发掘,阐释了历史中国对人类制度文明做出的独有贡献。引论和结语还包含了作者作为资深法理学者多年的思考心得,对于以历史为素材展开法社会学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也是对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 本书聚焦中国当代基层(特别是农村)司法制度,将其置于20世纪中国背景下,置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下,从司法制度、司法知识与技术、法官与法律人、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苏力教授汲取社会人类学、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的成果、思想和方法,细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司法实践、司法制度设计及司法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力求发现只有中国学者才可能敏感察觉和提出的中国当代司法的问题,对现实中国社会的法律实践资源进行了系统开掘,对中国基层法官的知识和智慧给予了 冷静又热烈 的 同情的理解 ,是其在 法治的本土资源 理论之后的又一次影响深远的理论努力。 本书面世20余年畅销不衰,第三版作出了全新修订。
秉承律师职业理想和法律专业主义,本书作者结合执业以来的法律感悟和律师职业经验,力求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公司法,探求公司法的逻辑,展现公司治理和利益博弈的规则;以非诉律师和诉讼律师的综合视角,为读者描绘一个很不一样的公司法世界,从而邀请更多的人能来读一点公司法。 本书全面涵盖新公司法实务重点,帮助读者了解公司法的逻辑,探寻商业规则的精妙,感受商业文明的魅力。本书是投资者、企业家、法律实务人士和法学专业学生等学习公司法的得力助手。
《刑法注释书》是一部对刑法进行系统注释的实用型工具书,注释栏目包括:立法要点注释,相关立法,立法解释及解释性意见,立案追诉标准,司法解释、司法指导文件及其要点注释(理解和适用精要),审判实务释疑, 两高 指导性案例,最高法院公报案例,《刑事审判参考》《职务犯罪案例指导》案例,公安文件,行政机关文件等内容,并加以适用提示,帮助读者准确、快速地理解与适用刑法。 《刑法注释书(第三版)》修订说明 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二)》全新修订,并结合第二版出版以来刑事司法解释、文件、案例等的更新变化情况,除删除过时失效的内容外,增补、调整20余万字,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1. 新增内容 :新增4个【相关立法】(新制定),1个【立案追诉标准】,10个【司法解释】,19个【司法指导文件】,8个【指导性案例 法院】,15
为了准确理解和正确适用《*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帮助读者了解和把握本解释编纂中起草背景与过程、条文主旨与适用以及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特编写本书。本书以司法解释条文为序,对每个条文按【条文主旨】【条文理解】【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的体例编写,力求结构严谨、内容精练、用语规范、分析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