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世纪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弗里德利希 冯 哈耶克历经17年的思考而分别于1973年、1976年和1979年发表的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这部重要著作大体上依据 法律、立法与自由 这个总标题所关涉的庞大主题而相应地被分成三卷:卷为 规则与秩序 ,第二卷是 社会正义的幻象 ,第三卷则是 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 。哈耶克在这部著作中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 进化论理性主义 的法治观;他经由法律理论的阐发和建构,终完成了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 本书是哈耶克历经17年思考创作出的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其间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阐明了 进化论理性主义 的法治观,是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
《刑法学讲义》 全网爆红的 法律男神 罗翔教授为每一位普通读者写的刑法普及讲义。 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家庭、校园、职场、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处处都有违法犯罪行为,相应地,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刑法。 罗翔让本来枯燥专业的刑法课变得 津津有味 ,读者直呼上头, 根本停不下来 。刑法常识结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与人文的力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涵盖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及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全书通过分析真实刑法案件、张三的犯罪行为,激发读者用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看待生活,提高法律感知能力。每一位读者都能带着法学思维回归到工作、生活中去。 《法律的悖论》 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常常让我们觉得十分烧脑,一起案件可能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立场,而且这两个立场居然还都
《法律之门》是美国各大学法学院比较通用的一本法律教科书。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英美法的微型百科全书。 《法律之门》(第八版)旨在展示美国的法律过程,不只通过描述,而且通过让读者置身于你来我往的争辩之中,而强调法律讲论的重要意义,则只在部分意义上是规则的一种功能。《法律之门》的资料安排意在让每一观点都能与其他观点相比对。每一文章和案例都提供了探索人的紧张关系的机会。正是以这种教学法,《法律之门》模拟了美国法律过程的实际运作,打开了进入法律和社会的大门。《法律之门》所提供的法律规则、原则和案例,都是社会科学、历史和文学等知识语境中的论辩和讨论素材。
本书是我国著名刑法学家张明楷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三编:编 法益史论 ,第二编 法益本论 ,第二编 法益本论 。作者在本书中,反对将维持刑法规范本身的效力作为刑法目的,不赞成犯罪的本质就是侵害刑法规范效力的观点。立法者制定刑法规范,当然期待其发挥效力,但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让刑法规范发挥效力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法益不受侵害。因此作者认为社会危害性就是行为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就是违法性的实质;犯罪便是形式的违法性与实质的违法性的统一,对构成要件的解释必须以法益的侵害与威胁为核心;法益不是犯罪构成要件,而是犯罪概念的内容,是具有诸多重要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与法律解析一一数字时代法律实践的新工具》是一部计算机科学与法律兼容的著作,是了解人工智能如何分析法律的原理性著作。本书系统介绍法律推理的计算模型,阐释了计算机如何对法律文本进行解析、法律推理的计算模型,及其与法律文本连接类型,解析了新技术时代法律新工具如何建构,如何运行,在哪些方面更加有用。 通过本书,读者首先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如建模、预测,卡涅阿德斯论证、克拉林根框架本体、卢依马非结构化信息管理。其次,知悉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历史。第三,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实验的过程。第四,发现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法律学习方法。
本书通过对欧盟《人工智能法》全面译介和研究,为面临欧盟《人工智能法》合规问题的读者,也为思考中国人工智能立法的读者,充分展现欧盟这一浩大立法工程的脉络。本书主体部分是欧盟《人工智能法》。书中的十五个附件为精选的欧盟机关在立法过程中产生的平行立法、关键商函和非正式文件,既展示了更加繁杂的欧盟数字法律全景,也可一窥其中重要条款的曲折生成过程。此外,本书还通过探讨少许核心条款背后的思与辩、得与失和胜负手,促成更深入的理解。
《公平的呼唤:英美经典法律短篇小说萃编》收录了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几个英美经典短篇小说,通过感人的故事、跌宕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特定时代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揭露了法律的黑暗,发出了对公平正义的呼唤。
本书是 天同诉讼圈 微信公众号2015年和2016年发布的内容的精选集,分为 民商辛说 天同码 下午茶 抗诉真言 涉外邦 法务芳谈 每周蒋讲 法务圈 等8个栏目,共87篇文章,每篇都是干货满满的实务精华,极具实践指导价值,值得常备案头、反复阅读。 民商辛说 专注于解析民商实务热点难点。栏目由曾在*人民法院任职20余年的辛正郁主笔/主持,既有其长期法官生涯趣事故章、典型案例的回顾整理,也有专家学者的如炬真知。 天同码 以独特的编码方式整理中国典型商事案例、裁判观点,打造*权威、*全面的商事诉讼案例知识体系。栏目梳理*人民法院各类民商事典型案例,提炼案件事实,分析法律适用,浓缩裁判观点,用简洁的语言给你高效的答案。 下午茶 前沿民商事诉讼难题观点争鸣。栏目既有*商事诉讼法律问题辨析,也有民商法前
为充分展现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司法部在新时代新作为新风貌,全面展示司法行政人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典型事迹,贯彻落实部领导关于加强法治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策划好主题宣传活动的要求,司法部联合人民网等,立足新组建司法部的新职能、新定位,宣传推选一批司法系统各领域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群体。本书将这些个人或群体的先进事迹汇编出版,旨在进一步弘扬司法为民的时代精神。
作者通过直接、亲身观察英国各级法官的工作(77位各级法官作为核心研究样本,作者对每人至少观察四天,在这四天里作者跟他们一起坐堂审案、吃饭、沟通交流等等,对个别法官甚至以流水账的方式逐日、逐小时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跟核心样本法官外的法官也有接触和交流),以引人入胜和极富有启迪性的方式研究了英国境内(主要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官的实际工作方式,展现了法官们的日常工作情况,他们的遭遇、压力与紧张,以及他们对其职责的态度及其应对司法职责的方式;也展现了英国司法界存在的令人担忧的一些问题。
《法陌履痕/法律人生》是杨立新教授年届70岁时的自选随笔集,收入其人生不同阶段的文章96篇,分学步、初耕、精耘、细耘、贤达、情怀和品味七辑。 《法陌履痕/法律人生》以 民法牛七十而立 为开篇,记录作者人生旅程的主要阶段,以身边的人、事、物为记述的点,以历史阶段为面,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东北小城市通化为起点,记叙了到姥姥家、上小学;60年代上中学;70年代上山下乡、参军,后转业进入法院工作;80年代自修法律专业知识,任法官和检察官;落在90年代以后于两所大学任教。空间上作者法律专业工作的变化,由通化到北京,到山东烟台,又回到北京;身份由学生、法官、检察官到教授。作者对自己70年人生旅程中时空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深度思考,其中不乏反思,进而讲述其人生努力精进,持之以恒,追求职业高度,表现积极乐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世纪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历经17年的思考而分别于1973年、1976年和1979年发表的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这部重要著作大体上依据“法律、立法与自由”这个总标题所关涉的庞大主题而相应地被分成三卷:卷为“规则与秩序”,第二卷是“社会正义的幻象”,第三卷则是“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哈耶克在这部著作中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法治观;他经由法律理论的阐发和建构,终完成了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 本书是哈耶克历经17年思考创作出的后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其间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法治观,是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
佩妮·达比希尔著的《坐堂审案(英国法官的职业生活)(精)》通过直接、亲身观察英国各级法官的工作(77位各级法官作为核心研究样本,作者对每人至少观察四天,在这四天里作者跟他们一起坐堂审案、吃饭、沟通交流等等,对个别法官甚至以流水账的方式逐日、逐小时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跟核心样本法官外的法官也有接触和交流),以引人入胜和极富有启迪性的方式研究了英国境内(主要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官的实际工作方式,展现了法官们的日常工作情况,他们的遭遇、压力与紧张,以及他们对其职责的态度及其应对司法职责的方式;也展现了英国司法界存在的令人担忧的一些问题。
佩妮·达比希尔著的《坐堂审案(英国法官的职业生活)(精)》通过直接、亲身观察英国各级法官的工作(77位各级法官作为核心研究样本,作者对每人至少观察四天,在这四天里作者跟他们一起坐堂审案、吃饭、沟通交流等等,对个别法官甚至以流水账的方式逐日、逐小时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跟核心样本法官外的法官也有接触和交流),以引人入胜和极富有启迪性的方式研究了英国境内(主要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官的实际工作方式,展现了法官们的日常工作情况,他们的遭遇、压力与紧张,以及他们对其职责的态度及其应对司法职责的方式;也展现了英国司法界存在的令人担忧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