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命若朝霜 《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
    •   ( 104 条评论 )
    • 柯岚 著 /2025-01-01/ 广西师大
    • 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决定了女性地位的低下?这些深层的制度性缺陷又如何成为曹雪芹 望的根源?本书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作者综合多重视角,立足“法学与文学”研究路径,聚焦人口拐卖、生育、财产分配、官员考核等社会议题,分析了《红楼梦》作者及书内女性角色如何受到当时礼教与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与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与社会的风貌。

    • ¥39 ¥79 折扣:4.9折
    • 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增订本)(精)/犁斋法史文丛
    •   ( 17 条评论 )
    • 黄源盛 /2020-09-01/ 广西师大
    • 在两千多年漫漫的中国法制长河中,汉、唐是两个相当关键的时代,其之于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形塑与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深刻历史意涵。 作者深耕细犁中华法史四十余载,融冶史学、经学、律学于一体,凝萃成书。书中主要以儒家传统之礼贯通脉络,总分二部,上篇专研两汉经义折狱,下篇探究《唐律》立法原理。本书结构坚实,考案缜密,兼重实例,间援当代法学观念作诠释,有发明古今之效;而论证严谨,晰理至明,孤诣独照,勾勒出汉唐法律文化的 代风华。

    • ¥48 ¥98 折扣:4.9折
    • 意欲何为(清代以来刑事法律中的意图谱系)(精)/实践社会科学系列
    •   ( 30 条评论 )
    • (美)胡宗绮|总主编:黄宗智|译者:景风华... /2020-08-01/ 广西师大
    • 中国传统法律很早就突破了客观归罪原则,展现出对犯罪人主观心态的精细考量。以致人死亡等刑事重罪为例,传统律典构筑起从意外到疏忽大意、再到鲁莽冲动、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意图谱系。本书以上述意图谱系为核心,并通过大量判例和律注,解析通过概念连接情境来区分不同犯罪意图的方式。此外,本书还对清末法制变革以来试图在刑事法律中构建起故意与过失的二元意图区分予以评述和司法实践层面的考察。本书不涉及1949年以后的内容。

    • ¥33.9 ¥68 折扣:5折
    • 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精)
    •   ( 8 条评论 )
    • 编者:王健|责编:刘免 /2020-03-01/ 译林
    • 《西法东渐》选录了六十余篇中国近代法学作品,囊括了来华传教 人卫三畏、执掌晚清中国海关四十八年的罗伯特·赫德、京师同文馆首任总教习丁韪良、近代来华的 一位外国法律顾问罗斯科·庞德等 人物对中国法律问题的独到见解,是法学 的一次重要史料汇编,力求深入清末民初的大变局时代,呈现东西方法律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

    • ¥86.6 ¥178 折扣:4.9折
    • 清代刑罚研究(1736-1911) 张本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6
    •   ( 63 条评论 )
    • /2024-05-3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清史稿 刑法二》对清代刑罚种类的总结为基础,将内容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为死刑,下篇为流、徒、笞杖、枷号、赎刑、锁带铁杆(石礅)等刑罚。本书在研究某种具体刑罚时,重点研究其执行(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新出现的锁带铁杆、石礅刑和晚清被普遍使用的站笼刑,本书还会详细研究其产生(被推广实施)的原因。在研究死刑等刑罚时,还会涉及文学作品中的刑罚书写等问题。先行有关清代刑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个具体刑罚(以死刑和流刑的研究为最多),缺少对清代刑罚的整体把握。本书不仅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每个具体的刑罚,还力图从整体上把握清代刑罚的特点和演变趋势。本书通过对宋、元、明、清被处决人数的对比,认为清代总体上实施的是轻缓的刑事政策。

    • ¥99 ¥198 折扣:5折
    • 大清律例 田涛,邓秦 点校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田涛,邓秦 点校 /1999-09-01/ 法律出版社
    • 清朝是中国历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法律制度,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法律罐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历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律制度。清在入关前曾相继颁行过一些法律,据满州实录记载,其在建州时期明万历十五年(公元一五八七年)于费阿拉“定国政,凡作乱、窃盗、欺诈,悉行严禁”。其所谓严禁,在当时主要是带有民族特色的肉体刑罚,包括打腮、贯耳、以箭射身、刺鼻、头顶热锅、脚踩红火炭、两手钉横木、碎尸八段,及将尸体分旗悬挂示众等。 大清律集解附例共三十卷,四百五十九条,其篇目分门,分卷,均沿袭明律,律文本身出入不大,统筹过程是十分仓促的。因此曾遭到清初史学家谈迁的批评:“大清律即大明律改名也。”此说或失于偏颇,但由于清初立国未稳,四海未定,加之时限甚短,故亦只能草率间世。因此,这部顺治

    • ¥419 ¥845.37 折扣:5折
    • 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 二十世纪中华法学文丛 那思陆 范忠信 尤陈俊 校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达额立减】
    •   ( 1 条评论 )
    • 那思陆 ,范忠信,尤陈俊 校 /2006-06-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由“绪论”、“州县衙门”、“刑事审判程序”、“民事审判程序”和“结论”等五章组成。其中,篇幅的是第三章“刑事审判程序”,占全书篇幅的2/3有余。从篇章布局来看,那先生受到陶希圣的一些影响。如第二章 “州县衙门”的内容,与陶希圣著作中的“州县衙门的组织”部分思路比较一致。但陶希圣的叙述内容较为宽泛·(一共介绍了与州县衙门有关的九类人物,分别是知县、典吏、书役、幕友、长 随、仵作、捕役、狱卒和家人)那思陆先生则只选取了四类与州县审判特别相关的人物知县(州)、幕友、胥吏和差役进行详述。那思陆先生用了不少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这四类职业人员的历史沿革、分类及权责(或职务),尤其对此四类人员与司法审判中紧密相关之情形进行了系统梳理。此外,与陶希圣一样,那思陆先生也特别强调刑事审判程序在清代的重要性

    • ¥299 ¥606 折扣:4.9折
    • 东亚的律令与国家——日本古代法制史史料学
    •   ( 5 条评论 )
    • /2024-05-01/ 中西书局
    • 本书由中、日双方在百年来日本学者研究律令史料的论著中选择 为经典的篇目,即《国史大系书目解题》等著作所收《律》《令集解》《令义解》《类聚三代格》《延喜式》《交替式》《政事要略》《日本书纪》《续日本纪》《正仓院文书》等诸种史料的解题论文,分别涉及每种史料的编修背景、作者、体例、内容、版本以及研究状况,共14篇。

    • ¥76.9 ¥158 折扣:4.9折
    • 法律简史:人类制度文明的深层逻辑
    •   ( 20 条评论 )
    • 桑本谦 /2022-09-01/ 三联书店
    • 我们依稀觉得是人类“创造”了法律,所以应该已经很了解它了,但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法律的深层逻辑和人类的道德直觉(公平或正义)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吗? 大多数法律人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接受的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毁灭了这种希望。 法律 古老的源头应该是个 简单的算法,即“返还法则”,它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逻辑起点,也是民法和刑法的共同源头。本书讲述了从返还法则到复杂法律制度的演化史,以此呈现法律的深层逻辑,打破部门法的界限,以联结思维取代割据思维,把不同门类的法律知识点重新组合,进而实现法学内部及法学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

    • ¥50.73 ¥89 折扣:5.7折
    • 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
    •   ( 1091 条评论 )
    • 吕伯涛 /2013-08-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是叙述中国古代诉讼程序与制度的通俗性学术著作,兼及某些文体介绍,如状纸、录供、判词等;某些人物介绍,如讼师、书吏、刑名师爷、衙役、长随等;某种社会现象介绍,如行贿与勒索等。使用材料遍及正史、野史、小说、档案等历史文献。写法上横排竖写,以说明体文字取胜,绝无学院派中国法制史研究著作之艰涩,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一个特定领域的社会生活画面。

    • ¥11 ¥22 折扣:5折
    • 名公宋慈书判研究
    •   ( 43 条评论 )
    • 黄瑞亭胡丙杰刘通 /2020-08-01/ 线装书局
    • 本书介绍《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南宋官吏判词概况,重点介绍宋慈的判词,从法医学角度对《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宋慈判词进行深入的研究,继而阐释宋慈《洗冤集录》学术思想来源,还原真实的宋慈。再通过对《名公书判清明集》和《洗冤集录》比较,挖掘宋慈判词的现代研究价值,全面探讨《名公书判清明集》与《洗冤集录》的洗冤文化、诬告、发冢、验婢女、书铺、医人看验、保辜、仵作、吏人、验尸验伤、豪横、讼师、法医语言、宋朝检验制度、宋慈学术思想的价值。

    • ¥49 ¥98 折扣:5折
    • 早期法律与习俗
    •   ( 4 条评论 )
    • [英]亨利·梅因冷霞 译 /2021-07-01/ 上海人民
    • 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的主要著作包括《古代法》(1861年)、《东西方村落共同体》(1871)、《早期制度史讲义》(1875)和?《早期法律与习俗》(1883)。《古代法》为梅因的成名作,后三本均由梅因担任牛津大学法理学讲席教授期间,在其开设的理论法理学讲座讲稿的基础上整理成书。本书是 一本尚未译成中文的著作。该书延续了梅因关注的一贯主题,试图从人类早期社会的习俗及这些习俗背后的观念出发,追溯人类既有法律制度的起源。在1-4章中,他以印度宗教为主要论述对象,重点讨论了早期法律与古代宗教之间的密切关联,认为在对现代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数个社会中,其法律制度的诞生均受到了古代宗教的重大影响。在5-6章,他以日耳曼法为对象,讨论了对早期法律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另一个因素——国王的 。第7-8章,梅因回应了摩根、麦克伦南

    • ¥33.9 ¥68 折扣:5折
    • 希腊-罗马典制(精)/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   ( 14 条评论 )
    • (匈牙利)埃米尔·赖希|责编:殷亚平|译者:曹明//苏婉儿... /2020-10-01/ 上海三联
    • 赖希的《希腊-罗马典制》在汗牛充栋的古典希腊-罗马阐释中独树一帜,长期以来却被忽视了。赖希的洞察兼备学者的严谨和思想家的睿识,既能涵盖细枝末节的阐幽之妙,又能包摄历史理路的宏大勾勒;既是论证缜密的专题阐释,又是 情怀的通史撰述。 赖希 的主题是制度, 具体人和事件的政治制度,那是文明的载体,真正的精神生命在其中汩汩流淌。或许在所有的制度中,希腊-罗马的制度堪配典制的美名,那是制度的范式,兼具历史本体和认识的双重示范意义。 赖希摈弃了古朗士、耶林的见解,摒弃了麦考莱、梅因的借鉴,摈弃了多数德意志、英格兰史学家的见解,在现代的智识环境中获得了某种古典风格的历史智慧。他从罗马的愧耻制度出发,贯通至罗马公民权、罗马官员、公民大会、元老院、共和国,再扩展至雅典和斯巴达,上升到普遍城邦

    • ¥38.9 ¥78 折扣:5折
    • 正版包邮 情理法与中国人 增订典藏版 方圆书系 范忠信、郑定、詹学农 中国法制史领域的经典著作 分为法理篇、刑事篇和民事
    •   ( 12 条评论 )
    • 范忠信 郑定 詹学农 /2023-09-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Ⅰ. ①情 Ⅱ. ①范 ②郑 ③詹 Ⅲ. ①法制史 -文化史-中国-古代 Ⅳ. ①D929.2 书 名:情理法与中国人 开 本:890mm 1240mm 1/32 作 者:范忠信 郑 定 詹学农 印 张:10.125 字 数:230千字 版 次:2023年9月 第1版 印 次:2023年9月 第1次印刷 出 版 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书 号:ISBN 9787203129691 定 价:78.00元 【内容简介】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重大贡献,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文化遗产。本书分为法理篇、刑事篇和民事篇三个部分,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展示了我国传统法观念的特质,首次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核心,即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种种内在逻辑,具有开创性。并且,结合古人言论和古代司法案例,对中华法系之利与弊都进行了全面的分

    • ¥38.99 ¥78 折扣:5折
    • 柏桦说明清律例:罪与罚
    •   ( 221 条评论 )
    • 柏桦 /2017-07-12/ 万卷出版公司
    • 明清两朝是距离我们所处时代*近的王朝,明清的法律体系实行了有五百余年,以明清司法体系而言,府州县官都要办理狱讼,一个府州县官年平均办理2000多件诉讼,当时全国有2000左右各府州县,一年下来就有400万案件。可见明清两朝的律法制度多么重要和繁多。 该书是著名法学家柏桦关于明清两朝法制建设和案例评判的作品。全书分明、清两部分,每部分又分为历史发展和案例分析两部分,基本涵盖了明清两朝的主要律法,也重点梳理了重要律法的发展,并通过案例分析使广大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到明清律法。

    • ¥26.6 ¥48 折扣:5.5折
    • 迷信与暴力:历史中的宣誓、决斗、神判与酷刑 (美)亨利·查尔斯·李(Henry Charles Lea) 著;X.Li
    •   ( 41 条评论 )
    • (美)亨利·查尔斯·李(Henry Charles Lea) 著;X.Li 译 /2016-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为撰写《迷信与暴力》一书,亨利·查尔斯·李从欧洲购买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和手稿等资料,现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的“亨利·查尔斯·李”分馆作为特殊藏品珍藏。 作者旁征博引,记述了西欧各主要民族和国家的法律中对宣誓断讼、决斗断讼、神判断讼、刑讯逼供等各种古老司法程序的规定,并介绍了相关著名案例,同时对西方法学充斥着迷信和暴力的、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比以往更加清晰地阐明一些渐趋消亡的旧俗和迷信的来源。 尽管作者已逝世一百多年,但作为历史和法学的重要参考书,《迷信与暴力》依然不断被再版和重印,其学术和文化价值可见一斑。

    • ¥57.6 ¥108 折扣:5.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