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契约粹编(全三册)》收录了从原始无文字契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时期的民间契约2500余件,包括买卖、雇佣、典当、分家、继嗣、赠送等多种社会经济活动,此外还收录了历代民间模拟契约形式的"买地券"多件,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经济形态、法律关系和文化面貌。是一部颇具价值的资料集。古籍整理资助项目。
《当代罗马法体系》是19世纪德国最著名的法学家萨维尼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共分为8卷,分别于1840 1849年在德国柏林出版。它既是萨维尼以前研究的总结和继续,也对之前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是萨维尼法律理论的集大成者。第1卷主要是关于法律渊源、制定法解释、法律关系等内容,第2卷主要是关于法律主体等内容。
本年鉴是中国法律史学界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三大体系 添砖加瓦的新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全面展示中国法律史学科年度发展情况的学科年鉴。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张生同志担任主编,编辑委员会由来自全国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数据库的专家组成。本书除卷首序言、编辑说明和卷尾索引外,共分五篇:第一篇为特辑,邀请五位近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法律史学人撰文介绍项目状况和最新进展。第二篇为研究综述,对过去十年中国法律史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情况作简要回顾,对2024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学界的中国法律史学研究总体状况进行概述。第三篇为研究动态,汇总2024年中国法律史学领域最新书讯、会议资讯和重要立项、奖项信息。第四篇为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学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建设项目”之一, 是由何勤华主编的《法律文明史》的第九卷,分为上下两卷。 在人类法律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大陆法系的贡献特别突出。作为当今世界*的法系,一方面,大陆法系涉及国家众多,日本、中国、土耳其,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等一大批亚、非、拉主要国家均是其成员,而在其发源地欧洲大陆,以法国、德国为核心,更有40余个国家保留着大陆法系的传统。另一方面,大陆法系以其鲜明特色,如完整的六法体系、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成文的部门法典、法律解释和法典注释学、从大学中发展起来的法学教育、教授型的法学家群体等,丰富着世界法律文明的内涵,推动着文明的发展。 本书对大陆法系做了全面系统的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进入出土文献的大发现时代,各种材料层出不穷,其中新出土、新公布的甲骨、金文、战国秦汉简牍资料对法律史学影响尤巨:中国法律起源及演进的特有模式渐趋清晰地展现在今人的面前;早期中国法在构建 、融合族群、治理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强大功用被重新认知。在对人类法律文明演进的规律性问题探讨时,上述材料为中国化法学理论的话语建构提供了珍贵例证,中国法律文明独树一帜的价值随之凸显。不过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而言,尽管令人瞩目的成果不断出现,但是作为 基础、 根本的学术工作,即甲、金、简牍法律资料的全面整理汇纂工作至今仍然缺位,不同类型出土法律文献之间的界限封闭状况比较突出,进而严重影响学界对中国传统法制进行 深层次的剖析与 高层次的解读。全书正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导论、甲骨文法制
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发轫于晚清,历经民国与新中国,迄今已逾百年。这既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法制文明演进过程,也是本土与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碰撞与冲突的场域。本书对各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法律制度、思想与实践三个层面及其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出了细致的梳理与阐释。希望这种经由历史而获致的探讨与反思能为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提供前进的理论资源。
郭卫编著的《民国大理院解释例全文(第1号至第2012号)(精)》将大理院关于解释法律往来文件悉数搜入。自民国二年一月十五日统字号起、至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第二千零十二号止,首尾无缺,全豹可窥。 查全部号数中,有统字百五十一号,因事关秘密,当时未曾公布。其内容,只得暂付缺如。 本书经十余度之校对,字字无讹,以便适用者依此考订。 本书又另印检查表一册,使应用者便于翻阅,易于印证。表之内容,可分二部,一以统字号次为经,律名条文为纬;一以新旧法律为纲,解释提要为目。 全书精义,一览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