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顾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历程,剖析了TPP各主要成员国在谈判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并对TPP的目标设置和制度设计等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书可为研究者了解TPP的历史、评估其发展现状以及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为《中青年法学文库》中的一册。本书是作者将近年来在司法研究尤其是刑事诉讼程序方面写的一些文章编成的集子。“拿来主义”与“本土资源论”的矛盾可以看作是法理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之间的矛盾,为设置一种较为适当的立场,作者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所谓“相对合理主义”的观点。从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看到“相对合理性”观点的具体运用,即在特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下,无论是程序操作还是制度改革,都只能追求相对合理。本书系《中青年法学文库》之一,作者将“拿来主义”与“本土资源论”的矛盾看作是法理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之间的矛盾。并设置一种较为适当的立场,发展了一种所谓“相对合理主义”的观点。即在特定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下,无论是程序操作还是制度改革,都只能追求相对合理,不能企求尽善尽美。即“只求较好,不求”。
邓正来先生是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先行者,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是他个人学术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研究领域之一。本书全面收录了邓正来先生整个学术生涯中关于市民社会研究中的代表性成果,既包括他早期率先将市民社会理论引入中国、推动中国知识界关于市民社会大讨论时的相关文字,如对市民社会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市民社会理论的学理分野等的研究;也包含他后来更加自觉地对中国情境中市民社会研究的相关思考,如对中国既有市民社会研究的局限、“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相对于中国情境的限度、中国市民社会的实践成长逻辑、中国市民社会组织的治理模式等的思考。这些文字,既呈现了邓正来先生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整体面貌和学术演进逻辑,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中国情境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学术参照。
随着中地与香港在法律和司法等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入,对内地与香港的司法制度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比较非常有必要。本书就是这样一个初步的尝试。 在写作方法上,本书侧重对内地和香港的司法制度进行叙述式比较,力求客观准确;在写作体例上,各部分内容依次介绍中地和香港的司法制度,对重点领域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加深读者对相关制度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