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权基础案例实训》以请求权基础理论与鉴定式案例分析的本土化为努力方向,以《请求权基础案例实训》为题,选取九则广受关注的中国本土案件,如 电梯劝烟案 宋庄画家村案 朱俊芳买卖型担保案 新宇公司诉冯玉梅违约方解除权案 连成贤诉臧树林排除妨害纠纷案 等,运用请求权基础方法层层剖析,意在立足本土规范、运用本土民法教义学呈现请求权基础方法在本土案例解析中的方法逻辑与适用细节。 在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推动下,请求权基础理论与鉴定式案例分析方法在我国民法领域已经发展十余年,并越来越受瞩目。但在鉴定式案例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实务领域言必称请求权基础的同时,作为请求权基础理论与鉴定式案例方法推广载体的本土图书作品却屈指可数。同时,读者接触到的多为精雕细琢后的 成品展示 ,而试错与纠错才是请求
《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一书,在对既有刑事指导案例进行遴选的基础上,提炼出对于刑事审判具有指导意义的裁判要旨。因而,它不同于以往的指导案例汇编性著作,更突出了从指导案例中提炼出来的裁判要旨。可以说,裁判要旨是它的关键词。 《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上下卷 第三版)》在提炼裁判要旨时,注重对应于案情及裁判理由,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从而做到 源于案例,高于案例 。在同一个案例中,如果存在数个规则的,则分别加以标示。 《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上下卷 第三版)》在最高人民法院相关业务庭室加工提炼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加工,主要工作就是对案件进行精选并改写,从中提炼出裁判要旨,并对裁判要旨结合案例进行必要的论证与阐述。 第三版将补充《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改革举措,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印发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初步确立。本书是在已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011年12月-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021)》《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022)》的基础上,对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13个指导性案例的汇编。具体案例的编写分为:关键词、裁判要点、基本案情、裁判结果、裁判理由、相关法条六个部分。
本书主要围绕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最常见的二十多个问题展开,对每个问题所涉及的重点法条进行深度解析,并对三到五个与此问题有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解读,案例尽量选取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最终审理确定的案件,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指导案例。每个问题涉及的案例基本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既有行政机关胜诉案例,也有行政相对人胜诉案例,以便读者更好理解和借鉴使用。
古代的文人、画家常常对山林寄托以出离尘嚣缰锁、比邻烟霞仙圣的想象,但现实中的山耕、山居,是另外一部历史。 以山为业 一方面是说人们以山场为生计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在说人们围绕着山场资源形成各种权利关系,这些权利关系,在传统中国通常被笼统称为 业 。 唐宋以来,东南山场被加速开发。从最初的 无主 状态,即山场上的所有资源对所有人都开放,到山场被现代测量手段精细测量划界、人们以各种权利证明对山场中的特定资源和各种权利进行确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界 的出现,是这个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 界 是山场确权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也是山区的人们在 以山为业 的实践中,逐渐创制并明确的一套有关山场的知识。
本书采用以案释法的形式,选取青少年群体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指出其中蕴含的法律道理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书中所选案例案情简洁明了,分析有理有据,方便读者学以致用,能真正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辩论无处不在,无论是职场汇报、法庭辩论、商务谈判还是日常交流,正确地运用辩论技巧,你就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效地让别人理解你。本书由浅入深,讲述了辩论必*通识、辩论的思考方式、辩论的技巧与谬误等。本书通过实例展示辩论方法,而非对抽象理论泛泛而谈,使每位读者都能从中学习到在辩论中如何准备、分析、阐述、反驳、表达等,以促进辩论能力的实质提高。 此外,由于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律师,因而书中有许多关于法律问题的示例,这样一是能够体现辩论在职业领域的实用性;二是希望通过对法律问题的讲解,让更多读者了解一些法律常识,一定程度上起到普法的作用。
本书涵盖三大板块,实践案例、法律解析、合规指引全覆盖,共收录政府采购典型案例评析102篇,案例选取突出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对实践案例的精微解析,有对法律条文的深入诠释,也有法律实务专家的经验阐述,是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及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案头必*参考用书。
本书精选了47件刑民交叉典型案例,深入解析案件涉及的关键法律问题。在实体方面,本书以生效判决为依据分析同类法律纠纷应属民事法或者刑事法规制;在程序方面,本书打破 先刑后民 这一固有的案件处理观念,提出非同一事实但属牵连关系的 刑民并行 或在确认权属和侵权案件中 先民后刑 的法理基础和法律依据。在财物处理方面,本书提炼出善意第三人的界定标准及财物处置的方式,以及未得到全部补偿的刑事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操作依据。本书汇编的案例,不但以 分析 的形式介绍了办案思路,更将办案心得以 启示 的形式呈现出来,供法律同行借鉴参考。
《德国债法案例研习I:合同之债(第6版)》是旨在帮助学生初窥合同法门径的案例分析教程。其中对主题的处理,大多从一个简单的基本案例开始,紧接着是针对特别问题的案例变形或者其他的案例,有助于深化学生现有的知识。《德国债法案例研习I:合同之债(第6版)》主题限于合同之债,原因在于债法总则的规则大多仍可适用于合同之债,而法定之债则经常适用特别规则。案例的次序与大多教科书(和讲授课)的阐述顺序相仿。《德国债法案例研习I:合同之债(第6版)》在德国民法学界从第1版起就受到好评,且之后的各版次亦好评不断。
nbsp nbsp案例评析、法律评注是法学文献的两个极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巅*峰。《案例评析与法律评注:从民法学写作切入》从功能比较法的角度研究两者 是什么 怎么写 ,并以我国法为背景,撰写不同类型的实例及配套写作说明。《案例评析与法律评注:从民法学写作切入》的缘起,是作者当年初涉民法学写作时的那一份疑惑与好奇。希望此间的探索,对今日仍有类似疑惑、好奇的法科学子、学人,亦能有所裨益。 这《案例评析与法律评注:从民法学写作切入》未必是贺剑目前*有代表性的研究,但是,它可能*好地显示了贺剑的学术风格。 所谓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是学术研究的常识,但却是 知易行难 。正是因为知易行难,它也就常常成了一种陈词滥调。法学的研究,尤其是部门法的研究,需要广阔的视野,胸中要有雄兵百万,也需要做勤恳扎实的苦活累
《正义的诉求》通过对两个经典案例的对比,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一,在刑事诉讼中,宁可错放罪犯也不冤枉无辜还是宁可冤枉无辜也不错放罪犯?其二,在刑事诉讼中,实体重于程序还是程序重于实体?其三,是个人利益重于社会公共利益还是社会公共利益重于个人利益?本书从辛普森和杜培武案件中解析了中美两国在司法理念上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司法制度上的差异。但是,它们对正义的追求是共同的,只是对于追求正义所付出的代价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选择。 本书原版名为《正义的诉求》,出版后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少司法机关人手一册,用于警示教育。2010年5月,两高三部出台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初步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刑事诉讼法》证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盗,作为一类罪名,在古今中外法律史上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亦是传统法制发展的最后阶段,《大清律例》中的盗律尤能展现传统治盗法制的内容和特色,乃至整个传统时代治理之道的精神与命脉。清代盗律及其实践反映出传统时代已经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立法、司法技术,在严定并恪遵律例的同时,又能不局限于制定法的形式逻辑,以实践为面向,纳入礼范畴内的伦理、情理等,矫正纯粹逻辑机械、僵化的弊病,综合发挥刑政与礼乐的作用。但同时也需注意, 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清代统治者往往难免倾向于重视刑政而忽视礼乐,让律例愈加繁复、严苛,甚至以刑罚之威与民争利。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治盗之道,律与刑是治标,治本则在乎治理者厚德敛欲,切实做到养
员工关系成为HR管理的重中之重,简单有效地处理劳动争议,是HR高级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本书以企业频发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例为基础,详细剖析了企业HR管理者从日常证据收集、争端处理到劳动争议的举证及参加庭审等诸多处理方案及风险规避法则,一本书教你搞定劳动争议! 通过本书您将学到: ● 雇佣关系均为劳动关系并受劳动合同法约束吗? ● 发生劳动争议后,如何确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 员工入职背景调查是可有可无,还是必须为之? ● Offer随意发、随意撤,企业将要承担哪些风险? ● 入职培训仅仅是了解企业、聊聊天、走过场吗? ● 试用期员工不适合岗位要求却屡辞屡败怎么办? ● 高级管理者不签劳动合同要付二倍工资差额吗? ● 关于劳动合同的内容,用人单位能随意约定吗? ●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不是劳动者的铁饭碗? ●
从 1988 年 5 月 26 日至 2002 年 2 月 9 日, 14 年间,在甘肃省白银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先后有 11 名女性惨遭相似手法杀害,部分被害人曾遭受性侵害,尸体被切割,毁坏,在当地引起极大恐慌。 自 1988 年 5 月 26 日案发至 2016 年 8 月 26 日, 28 年来,为侦破这起世纪悬案,白银公安局换了 8 任局长; 28 年来,公安机关共采集指纹 23 万枚,对比了至少 10 万枚指纹,各级公安机关有上百位刑侦专家参与侦破此案。 2016 年 9 月至 2018 年 4 月,作者历时近两年, 5 次到白银,深入采访公检法办案人员、知情群众、被害者家属以及高承勇族人,并独家采访了高承勇。 作者以高度冷静与客观的态度和笔法,把白银案放到整个社会与时代背景中,放到整个中国政法工作进程中来考量,认真梳理案件中的司法进程,侦查、抓捕、公诉、审判等环节的司法细节考量,展现案件
本书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鉴定式案例研习第二届全国大赛获奖作品(共5篇)全文;第二部分为第二节全国鉴定式案例研习论坛会议实录,除开幕式、颁奖仪式和闭幕式外,包括四个单元,分别为:获奖作品展示;鉴定式案例教学的本土发展;鉴定式案例研习的基本展开;鉴定式案例教学的经验与反思。
1.主要内容:本书遴选最高人民法院等审理的工伤保险方面的30余件典型案例,主要内容涉及员工陪酒窒息死亡、因工外出期间病亡、因工作原因感染结核病、出差住宿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工作中争执打斗致伤、工作原因报复致害、上下班途中事故伤害等的工伤认定,工伤排除事由的适用、违规社保代理中劳动关系判定,违法转包、分包中工伤认定的程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劳动关系与工伤认定,突发疾病视同工伤的构成要件及举证责任分配、 脑死亡 能否作为工亡标准、单方交通事故工伤的认定、非实名参保的待遇给付责任、未依法缴费下的待遇给付责任与救济程序等。本书探究法理,解析法律适用,研究法律制度的改革完善,为学习、研究以及行政和司法适用提供参考。 2.主要特点: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书稿内容以
本书对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具体适用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评述,包括GDPR的适用范围、个人数据的隐私权内涵、个人数据处理的主要原则和法律基础,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控制者的义务和数据保护官的职责,以及诸如广告营销、刑事案件、雇佣关系、产品设计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特殊场景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 对从事欧盟个人数据保护实务和研究的企业、律师和学者而言,本书及时地提供了欧洲数据保护机构多年来针对个人数据保护问题的众多判例法、指南和实践。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可以借之更好地理解GDPR相关规则的历史源流和具体适用,确定适当的数据合规策略,或开展对应的研究。
《公安机关办理151种治安案件案由的认定、处罚、证据标准与法律适用图解(2015版)》的2015版是公安机关办理151种治安案件案由的认定、处罚、证据标准与法律适用图解的改版,根据截至2014年新的法律法规及失效的法律法规增加和删除了部分认定、外罚、证据标准与法律适用,对民警办案有新的参考作用。
本书围绕修改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及《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办法》结合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实践,对交通事故处理的主要环节和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出800个问题,以交通事故处理主要业务板块为主线,以问答的形式进行逐一剖析。体现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同时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交通事故处理的专业人员以及交通事故当事人提供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全景展示。加上典型案例的剖析,更进一步增强了本书的可参考性、直观性、可读性。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并对交通事故处理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