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明确了双重劳动关系、派遣、指派、转包和挂靠关系等五类比较特殊的工伤保险责任主体的责任分担。(2)细化了工伤认定中的“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外出期间”以及“上下班途中”等问题。(3)明确了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的三种处理方式。
本书对《城乡规划法》的内容进行了权威解释,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符合立法本意的权威解说,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领会与实施。附录部分收录了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重要法律法规与规范性文件。
作为《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案例教学用书,本书收集了大量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法律职业伦理相关案例,组建系统的案例群;提供每个案例的基本事实,进而从具体案情出发,于法律职业伦理的维度提出问题,引导教学中的分析与研讨,从而在教学中将规范与实践相结合。案例的编排结构上,本书的案例按照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察等法律职业的类别进行编排,通过案例具体展现上述法律职业分别具有的伦理规则。案例的选取范围上,既包括历史性的案例材料,用于追溯法律职业伦理的历史源流与发展,也包括近年出现的新案例,关注当下法律职业伦理于世界范围内的实践情况;最终做到历史的视野、比较的视野和中国的实际三个观察角度相结合。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于2020年12月25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2020年12月29日*人民法院公布,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旧的劳动争议相关司法解释如《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二)(三)(四)皆已失效。为配合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的公布及适用,本书收录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希望能为广大劳动者及劳动相关法律职业者查阅和学习提供便利。
公司章程被称为公司的 宪法 ,章程的制定要求考虑商业运营、管理科学和法律风险,本书基于200个因 傻瓜式公司章程 引发的章程及股东争议案件,进行深度解析,对72个核心条款设计进行指引,以实际中的 坑 ,来提出条款制定的对策。 每部分内容设计有 设计要点、阅读提示、章程研究文本、同类章程条款、公司法规定、专家分析、章程条款设计建议、公司章程条款实例、延伸阅读 几个板块,清晰实用。
本书对二手房买卖领域的常见法律纠纷进行了收集整理,编写了相应的案例,对案例中的争议焦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焦点问题进行了法律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律师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此外,还附上了真实的相关法院裁判案例,供读者进一步学习。 近年来,二手房交易市场不断扩大,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不断增多,故此笔者编著了本书。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且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法律规定,适合二手房交易买方和卖方、房产中介从业人员、法律专业学生、从事二手房交易法律事务的律师、不动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等读者阅读。笔者希望本书可以成为普通的二手房交易者、二手房交易行业从业者防范风险、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书,亦能为相关法律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人民检察院于6月6日发布了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于英生申诉案、陈满申诉案、王玉雷不批准逮捕案等第七批共四个指导性案例,截至目前,人民检察院共计发布了七批指导性案例,这些指导性案例对我国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刑事判决、裁定和侦查活动的监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书总结了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七批指导性案例,具有很强的司法实践指导意义,由我国的检察机构发布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本书以2021年新修改的《*人民法院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解释》为脉络和主线,分为四大模块:1.将刑诉法解释进行新旧对照,并通过表格的形式、不同的标记来展先条文变化,同时,附加相关刑诉法的条文,二者相互结合,使整体内容更为清晰;2.对修改变化的重要的刑诉法司法解释条文进行解读,提炼适用要点,提高本书实用价值;3.以案释法,针对重要条文,整理汇总相关典型案例,提炼司法裁判要旨;4,通过流程图、图表等形式,梳理刑事诉讼程序的重点难点要点,提示读者,并给予一定指引。
本书包括两部分。 部分,作者对2009-2015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结的一部分(130余件)专利行政诉讼案件,依照基本的审查逻辑顺序,就其中涉及的法律要点,以重述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第二部分,作者结合近期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例,从授权、确权和侵权程序中权利要求解释的异同,充分公开的审查,权利要求是否清楚的审查, 非发明点 修改超范围缺陷的救济,复审、无效程序的性质及依职权审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法律委员会从近三年发生的400多个案件中精心选出70个典型案例,加以分析研究。全书根据案件类型分为七篇,围绕案件事实,对每个案例均作了较为客观的法律评析,提出了切合工作实际的建议,对于航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依法开展工作,有效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通过对国际贸易欺诈中14个方面近80起真实案例的系统研究、解析,将复杂的法律问题简单化,将错综的法律关系图示化。《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共14章,各章分为导读、案情简介(法律关系图示)、欺诈手段、反欺诈措施4个部分。《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我国进出口企业在与外商结识、谈判、签约、履约、解决纠纷的过程中能够识破骗局和陷阱,开展安全贸易,实现合法赚钱。希望国际贸易商业人士阅读《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不仅能够提升识破形形色色国际贸易骗局的能力,区分商业风险及法律风险,而且可以在国际贸易蓝海中发现商机无限之道。希望国际贸易法律人士阅读《国际货物贸易欺诈与反欺诈案例精解》,能够进一步提高国际法律风险
邓虹主编的《域外医事法典型案例评析》从医患 权益保障、知情同意与告知义务、医疗损害法律责任 、证据、举证责任、公共卫生、特殊人群、生命伦理 、辅助生殖和基因技术等多个方面选取了域外卫生法 学、医学伦理与生命伦理方面的典型案例,以维护人 的生命健康权益为中心,多方位、多视角、多维度阐 述了现有医学技术的限制、未来医学科学发展方向、 法律规制、伦理道德、人文关怀。本书结合案例判决 的背景、审判的思路和原则及我国的实际,深入探讨 、层层剖析,以期对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 教学提供珍贵的素材,为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及和 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提供经验和借鉴。 本书适用于采取案例式教学的卫生法学课程,对 于目前高等教育中传统、单向和理论灌输模式的教学 方法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素材,对于提高学生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成果被运用于司法审判活动中的事实认定,其中为重要的方式便是司法鉴定。然而,鉴定人应当如何遴选、司法鉴定活动应当如何开展,尤其是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单位的鉴定委托,该行为在法律上属于什么性质,应当如何规范?这是司法鉴定领域中一直存在争议且没有答案的问题。本书将司法鉴定委托行为界定为民法上的合同行为,属于法律服务合同。从司法鉴定合同的概念、特征等基本法律问题入手,在明确司法鉴定服务合同法律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司法鉴定服务合同的内容、形式、相关义务、违约责任承担以及投诉处理等,尤其是明确了鉴定人的专业注意义务的内容,这既有利于在法律理论层面解决司法鉴定的有关问题,又有利于在实践层面规范司法鉴定委托行为。本书对加强司法鉴定行业管理,规范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