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陈忆九、黄平,均为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近五年来承担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法医学》必修课教学(2-4学时/周);法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课《法医病理学》,参与编撰《法医学》《法医病理学》等专业图书。《法医病理学》一书是法医学学科的四大名著之一,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规律,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并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死和非暴力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推断的一门科学。
本书是由葡萄牙近代著名刑法学家迪亚士经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融会而成的经典专著,书中收入了大量欧美各国的刑法比较研究成果,对现今葡萄牙和中国澳门刑法理论影响深远。 本书主要研究犯罪的法律后果,共二十章,包括犯罪的法律后果和刑事处分(制裁)、在刑事政策模式中葡萄牙刑法的刑事处分、主刑、附加刑、刑罚的确定制度、量刑/刑罚分量、确定刑罚的特殊情况、刑罚之选择及替代刑罚、保安处分、假释、相对不定期刑、收容、与犯罪相关的物和权利之丧失、刑事记录和恢复权利、处罚的积极前提和消极前提,为当时欧洲背景下关于犯罪的法律后果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释刑法全书》是按照我国现行《刑法》条文体例逐条注释的大型法律专业工具书。 本书在每一《刑法》条文的项下罗列了【立法解释】【立法解释性文件】【立法沿革】【立法理由】【条文说明】【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性文件】【附属刑法】【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和【参考案例】等栏目。 此外,本书编者还以分割线为界,在脚注部分中引用了我国目前的刑法教科书和重要期刊论文观点,以佐证实务见解或与实务观点相互映照。 本书由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领衔编写。本书编辑历时3年,500多万字。本书最大特色是大而全。这里的“大”是指篇幅宏大,与同类型的刑法工具书相比,本书内容丰富,卷帙浩繁,可谓刑法立法、司法和案例之集大成者。 “全”是指资料齐全,本书收集了各种刑法相关资料,以现行刑法条文为中心线索进行科学编排
中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虽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至今已丧失现实合理性和比较合理性。这一理论在前提、要素、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均非平面体系内的调整所能弥补。学界诸多有识之士为完善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所作的努力相对传统体系虽有重大进步,但又都多少留有遗憾。通过比较英美的体系和梳理德日的体系,本书认为德日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一有责性的三阶层体系虽不,却应是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变革方向。此外,全书对四要件理论的主张者对该体系的诸多辩解、对针对三阶层体系的诸种质疑也作了一一回应,并最终确定了本书重构论主张的理念支撑、自我警示及价值依托。
《美国刑法评解》是一本供中国读者理解、反思、评判 美国刑法 的工具书。本书绝非单纯 自西向东 的介绍说明,而是立足中国研究者的观察立场、 由东而西 的主动评述。在越来越多人可以直接使用英文文献的当下,希望本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 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种美国刑法 的庞杂之感。至少,也可以作为各位读者批判的对象或者标靶,成为后来者脚下的铺路石,亦或者前进路上 此路不通 的指示牌。 体例编排与内容设置杂糅了成文法、判例、州法律指导意见及各国学者的相关评述。 写作方法与评价角度兼容不同法系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强调刑法的比较在于方法的比较这一核心义理。 总结凝练出在美国,所有犯罪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刑罚论加以解决;所有刑罚论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程序法解决;所有程序法
《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第4版)》作者认为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不平等,为了减少犯罪,必须强调和理解诸如种族、社会阶层等结构性的因素。该书还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暴力犯罪、白领犯罪、政治犯罪等犯罪的不同类型,对于我们全面理解犯罪这一社会问题、填补犯罪社会学方面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阐述了法医病理学医疗损害责任纠纷鉴定的相关问题,如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概念、法医病理学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特点、法医病理学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鉴定程序等。并详细介绍了法医病理学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和医疗损害责任纠纷鉴定的原则、法医病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鉴定的常见问题(按照普外科、胸心外科等门类的法医病理学医疗损害及鉴定分类介绍)。
《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法教义学:探索中国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贯通构想》是在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治时代刑事政策影响定罪研究"(2011-2014,良好结项)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意识到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的关系问题,主张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之间的贯通构想。 《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法教义学:探索中国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贯通构想》是我国部探索中国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贯通构想的专著。本书的突出特色是系统地探索了刑事政策影响刑法教义学的一般原理,并将这种原理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去。本书有利于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有利于探索刑法学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促进刑事一体化思想的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法外,还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
本书对犯罪人在犯罪前后的空间行为及心理现象,尤其是一些心理潜规则做了有意义的探讨与介绍。诸如,“犯罪最近与最小努力原则”;“犯罪舒适原则”;“犯罪距离消减现象”;“犯罪缓冲区现象”等。同时,还介绍了进行地理学心理画像的基本理论根据,即犯罪日常活动理论、犯罪理性抉择理论及犯罪风格理论等。本书还介绍了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侦查应用策略。
《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以敲诈勒索罪作为选题,不在于构建新的刑法理论,也不在于创造新的研究方法,而是对敲诈勒索罪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疑难的问题展开探讨,针对新近出现的新型、变异型的敲诈勒索行为的定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构筑合理的认定标准。 因此,《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意在实现对敲诈勒索罪的精细化研究,在明析敲诈勒索罪基本构成要件要素的前提下。指导司法实践定罪量刑,并在此基础指出刑事立法的不足,进而提出立法完善建议。
本套丛书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解答的方式对各种犯罪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予以阐释,并力求解决诸如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既遂与未遂的认定、共同犯罪的认定以及罪数形态等刑事执法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将刑法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规范紧密结合,并辅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做到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和针对性强。此外,书中还附了对各种犯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和司法解释,为广大执法工作者在刑事执法过程中查找相关依据提供方便。 总之,本套丛书既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普法读物,又是携带方便、查找快捷、针对实务操作的指导手册,同时还是一套阐述刑法基本理论,有利于提高刑法理论水平的小型全书。希望本套丛书能够为广大执法工作者带来的益处。
一、《法律适用手册.市场秩序法分册》分上、下册。上册,分五编。编反不正当竞争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编反垄断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第四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编产品质量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下册,分五编。第六编计量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七编标准化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八编广告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编价格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编食品安全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二、上述十编中介绍的九部法律和三部法规为龙头法,以该龙头法的每一条款
为了更好地宣传刑法,便于广大司法工作人员及其他民众全面、深入地理解刑法的内容和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对1997年以来历次刑法修正案修正后的刑法从立法相关背景及历次修改情况、立法时争议的主要问题、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相关规定等方面进行了逐条、全面的解读,并将2020年12月7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的解释》纳入相关规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