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1折-3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构成要件理论 (德)恩施特·贝林 著,王安异 译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德)恩施特·贝林 著,王安异 译 /2006-09-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贝林《构成要件理论》和《刑法纲要》两大名著的合译,围绕构成要件理论而展开,为了使问题更集中,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关注其构成要件思想。 贝林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广泛,刑法学造诣极高,主要著作有:《刑法纲要》、《犯罪理论》、《构成要件理论》、《往返于实证主义与自然法之间》、《法学与法哲学》等。贝林对后世刑法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整个现代刑法学均以贝林之学说为基础,在其前进步伐中必须研究他的犯罪理论”。

    • ¥126 ¥803.37 折扣:1.6折
    • 犯罪情报学纲要
    •   ( 0 条评论 )
    • 高慧开 /2017-01-01/ 法律出版社
    • 犯罪情报是一种有关犯罪活动的信息,是一种经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搜集、整理、研究和加工后,进行传递和利用的犯罪信息。本书系统论述了与犯罪有关的人、与犯罪有关的物、与犯罪有关的事是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犯罪事实等,揭示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及内在联系,旨在侦查、发现和控制犯罪活动,预测犯罪活动的发展趋势,为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作出科学决策。

    • ¥114.04 ¥406.08 折扣:2.8折
    • 危险犯研究
    •   ( 0 条评论 )
    • 舒洪水 著 /2009-09-01/ 法律出版社
    • 危险犯,是以行为人出于故意而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危险状态作为法定既遂标志的犯罪,或者是以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而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成立标志的犯罪。本书在对国外危险犯的立法历史与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危险犯的未遂和中止的样态界定标准及危险状态的判断方法,在程度上开拓了危险犯研究的视域。同时,对于危险犯的立法,本书依托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对符合国情的过失危险犯的立法进行了客观而富有建设性的依据对策。

    • ¥139.99 ¥567.98 折扣:2.5折
    • 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   ( 0 条评论 )
    • 付立庆 著 /2010-11-01/ 法律出版社
    • 中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虽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至今已丧失现实合理性和比较合理性。这一理论在前提、要素、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均非平面体系内的调整所能弥补。学界诸多有识之士为完善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所作的努力相对传统体系虽有重大进步,但又都多少留有遗憾。通过比较英美的体系和梳理德日的体系,本书认为德日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一有责性的三阶层体系虽不,却应是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变革方向。此外,全书对四要件理论的主张者对该体系的诸多辩解、对针对三阶层体系的诸种质疑也作了一一回应,并最终确定了本书重构论主张的理念支撑、自我警示及价值依托。

    • ¥183.52 ¥655.04 折扣:2.8折
    • 普通诈骗罪研究
    •   ( 0 条评论 )
    • 游涛 著 /2012-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文丛(17):普通诈骗罪研究》围绕普通诈骗罪展开,除阐述选题理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的引论部分以外,全书共分五章。章从历史和域外两个角度,粗略梳理了我国从古至今关于诈骗罪的立法沿革,剖析了两大法系55个国家和地区关于诈骗罪的立法规范。第二章至第四章,立足于我国立法和审判实践,以中外刑法理论为指导,结合民法相关理论,论证了我国刑法规范之诈骗罪各构成要素应然内涵,提出了法益的实质违法性的判断应该是以社会规范说为基础的法益侵害说,探讨了虚拟财产的属性、对于诈骗罪既未遂的影响以及价值评判标准,并从行为人的角度研究了诈骗罪的手段行为、行为目的和主观方面等内容,从被害人角度研究了诈骗罪中受骗者的范围、错误认识、处分行为和财产损失的内容及认定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第五章通

    • ¥117.1 ¥522.2 折扣:2.2折
    • 理论犯罪学(美)沃尔德 等著,方鹏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旧书】(正版旧书)9787562028659
    •   ( 0 条评论 )
    • (美)沃尔德 等著,方鹏 译 /2005-12-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理论犯罪学》是本领域中一流的教科书,现已得到全面修订和更新。第5版更新了以下小节:有关科学理论的因果关系,桑普森的集体效验理论、安德森的"街头法则"。更新了以下章:当代古典主义理论,包括遏制理论及研究、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这些小节;还增加了一个新章,考察了犯罪学理论中的性别问题,包括女权主义犯罪学理论、有关男性特质和犯罪的理论。在历史发展背景中准确全面地论述了每种犯罪学理论,同时也对相关的经验研究作了回顾和评价,还讨论了与理论验证有关的调查研究课题。本版书活泼生动,为吸引各个层次学生量身定做。《理论犯罪学》更加准确、热诚、全面地论述了犯罪学理论,仍然保持着它在本领域中的首要地位。

    • ¥135 ¥537.86 折扣:2.5折
    • 普通诈骗罪研究
    •   ( 0 条评论 )
    • 游涛 著 /2012-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文丛(17):普通诈骗罪研究》围绕普通诈骗罪展开,除阐述选题理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的引论部分以外,全书共分五章。章从历史和域外两个角度,粗略梳理了我国从古至今关于诈骗罪的立法沿革,剖析了两大法系55个国家和地区关于诈骗罪的立法规范。第二章至第四章,立足于我国立法和审判实践,以中外刑法理论为指导,结合民法相关理论,论证了我国刑法规范之诈骗罪各构成要素应然内涵,提出了法益的实质违法性的判断应该是以社会规范说为基础的法益侵害说,探讨了虚拟财产的属性、对于诈骗罪既未遂的影响以及价值评判标准,并从行为人的角度研究了诈骗罪的手段行为、行为目的和主观方面等内容,从被害人角度研究了诈骗罪中受骗者的范围、错误认识、处分行为和财产损失的内容及认定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第五章通

    • ¥117.54 ¥413.08 折扣:2.8折
    •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与定罪量刑适用法律图解,经济犯罪案件
    •   ( 0 条评论 )
    • /2010-06-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追诉标准》),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77种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2008年3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在《追诉标准》的基础上,对5类证券、期货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作出了规定。《追诉标准》和《补充规定》出台以来,对依法惩治经济犯罪,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犯罪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变化,有关经济犯罪的刑法规定也在不断补充完善。为此,在总结近年来侦办经济犯罪案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于2010年5月18日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

    • ¥143.55 ¥674.68 折扣:2.1折
    • 生命科技犯罪及现代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研究
    •   ( 0 条评论 )
    • /2011-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刘长秋的这本《生命科技犯罪及现代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研究》从分析现代生命科技犯罪对当代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带来的挑战入手,对刑事责任制度在应对生命科技犯罪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完善的对策和建议。《生命科技犯罪及现代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研究》前四章为“总论”,后六章为“分论”。分论是在总论的基础上从基因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脑死亡判定操作、安乐死操作和人体试验六方面,分别论述了生命科技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本书的学术视野开阔,具有开创性。

    • ¥134.85 ¥633.79 折扣:2.1折
    • 构成要件理论 (德)恩施特·贝林 著,王安异 译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德)恩施特·贝林 著,王安异 译 /2006-09-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贝林《构成要件理论》和《刑法纲要》两大名著的合译,围绕构成要件理论而展开,为了使问题更集中,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关注其构成要件思想。 贝林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广泛,刑法学造诣极高,主要著作有:《刑法纲要》、《犯罪理论》、《构成要件理论》、《往返于实证主义与自然法之间》、《法学与法哲学》等。贝林对后世刑法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整个现代刑法学均以贝林之学说为基础,在其前进步伐中必须研究他的犯罪理论”。

    • ¥124 ¥437.37 折扣:2.8折
    • 过失犯中的违反注意义务研究刘期湘著经济科学出版社(正版旧书)9787505881563
    •   ( 1 条评论 )
    • 刘期湘 著 /2009-06-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过失犯罪的主观要件是犯罪过失,犯罪过失有其心理结构。心理结构,就形式而言有认识与意志,从内容来说有事实与规范。在现实中,认识、意志、事实、规范是有机整合在一起的,理论上的探究又不得不以的模式对其分而述之。犯罪故意因其主观罪过的表露较为明显,因而需要充分展示其心理形式的框架。因此,以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为主线,揭示犯罪故意在这两个方面的事实与规范特征,就成为犯罪故意剖析的较为合理的理论切人点。与犯罪故意不同,犯罪过失主观罪过的表露不够明显,从而需要充分揭示其心理内容的本质,这也凸显了犯罪过失中规范因素的地位。

    • ¥107 ¥615.36 折扣:1.7折
    • 构成要件理论
    •   ( 0 条评论 )
    • (德)恩施特·贝林 著,王安异 译 /2006-09-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贝林《构成要件理论》和《刑法纲要》两大名著的合译,围绕构成要件理论而展开,为了使问题更集中,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关注其构成要件思想。贝林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广泛,刑法学造诣极高,主要著作有:《刑法纲要》、《犯罪理论》、《构成要件理论》、《往返于实证主义与自然法之间》、《法学与法哲学》等。贝林对后世刑法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整个现代刑法学均以贝林之学说为基础,在其前进步伐中必须研究他的犯罪理论”。

    • ¥168.73 ¥625.46 折扣:2.7折
    • 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
    •   ( 0 条评论 )
    • 戴玉忠,刘明祥 主编 /2010-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合理界定刑罚权与行政处罚权的调整范围,是践行社会上义法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诸多上客观原因,我国刑罚权与行政处罚权在调整范围上存存着重叠和交叉现象,尤其是刑罚权与治安管理处罚权的界限存在相当多模糊之处,因而有必要清晰地界分两种不同性质公权力作用范围的基本领域。在合珲界分两者权力作用范围的基础上,还应当妥善地对两者作必要、良性的衔接,进而促使公权力的整体运行趋于平稳和正当。《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为2008年中围人民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召开的、以“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共收录了米自四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与会专家、学者提交的44篇论文。编者按照选题将论文分为二编:编为“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基础论”。该编收录了有关犯罪

    • ¥143.58 ¥575.16 折扣:2.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