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财产性质及财产控制关系人手,对新形势下财产犯罪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展开研究,厘清刑法理论中对财产犯罪认定的一些界限,以期对司法实践中财产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有所帮助。
由卢培伟主编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与侵犯财产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刑法分则第四章所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所规定的侵犯财产罪,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金融诈骗罪研究/金融法研究系列丛书》首先研究了两个前置性的问题,金融诈骗罪的犯罪客体与刑法属性。本书主张金融诈骗罪的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为金融管理秩序,次要客体为公私财产所有权;金融诈骗犯罪是法定犯罪。在解决研究的两个前置性问题的基础上,本书深入解析了每种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并结合具体的司法实践,展望了每种犯罪的未来立法情况。
新中国刑法学在建国初期创建之后,虽然曾因政治运动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复苏,并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年来,刑法学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成果迭出,成绩斐然,从而成为公认的我国法学领域为发达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新中国刑法学创建以来的50多年间,共出版著作近3000部,发表论文数万篇。面对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其成就,反思其得失,从而为刑法学的进一步开拓发展提供导向,显得异常迫切。这就需要加强对数十年来刑法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将体现刑法学发展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从发表在数以百计的报刊和文集上的浩如烟海的论文中精选出来,按照专题汇编成册,从而为今人的研究、学习提供了便利,也为后人保留了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 以高铭暄、赵秉志教授为
本书上篇为研究述评,包括诈骗罪研究概况、诈骗罪主要问题介绍、诈骗罪研究状况整体评论;下篇为代表性论文精选,包括了“对诈骗罪盗窃兼施的案件应如何认定”、“试谈诈骗罪”等内容。 本书分为上编研究述评和下编代表性论文精选,上编分为诈骗罪研究概况,诈骗罪主要问题介绍,诈骗罪研究状况整体评论。
本书包括:盗窃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为境外窃取、刺探险、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等内容。
抢劫罪是司法实践中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犯罪,也是学界争论较多,实践中难点不少的一种犯罪。虽然近年来对些罪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仍有想法的一些问题认识不统一。作者以此作为选题而予以系统深入研究,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本书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刑法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和博士论文答辩中专家提出的合理建议,占有资料翔实。作者运用比较、语义分析等方法,从多层面对抢劫罪进行了系统考察,为抢劫罪司法、立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本书所涉及内容,有关抢劫罪的诸方面与问题几乎无所不及。既有对中外刑法关于抢劫罪规定的历史考察,也有对中外刑法关于抢劫罪的现实规定的比较;既有关于抢劫罪的诸如概念、类型、成立条件、加重情节与非典型形态之类的本体问题的探究,也有关于抢劫罪的诸如未完成形态、共犯形
该《丛书》力图体现以下三大特点:(1)深入细致。每本书对各自范围内的每种犯罪,均全面系统地论述其概念、构成、界限、认定、形态、量刑等问题。对各种罪的论述,一方面要细致地研究其定罪与量刑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强调一定的深度,避免泛泛而谈。(2)突出实用。《丛书》所研究论述的应是实实在在的司法实务操作中存在或会遇到的这际问题,而不应是纯粹的理论问题或偏重于理论的问题。因而在准确把握实务问题的基础上,要侧重于充分地运用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3)突出重点。《丛书》选定的15种犯罪都是司法实务中常见多发性犯罪,对每一种犯罪的重点疑难问题都要以较大篇幅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其他问题只作一般性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