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案件证明规范及实例指导》共分为总论、分论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刑事案件证明规范的相关问题、贪污贿赂案件、渎职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案件。《职务犯罪案件证明规范及实例指导》入选书目的内容全面覆盖从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到审判和执行的各个诉讼阶段中的重要诉讼法律制度。
本书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范畴对我国腐败问题和反腐败刑事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思考,属于涉及面较广的交叉性研究、复合性研究。《社会资本范式下反腐败刑事政策研究》从腐败问题与腐败犯罪的范畴界定出发,对腐败犯罪的现状、特点与应对思路进行了梳理,对理论上关于腐败问题的争鸣予以整理,运用社会资本范式对腐败犯罪的发生基础、衍变机制进行了较为独特的分析,运用社会资本范式对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当今状念、未来展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社会资本范式下反腐败刑事政策研究》研究思路较为清晰、研究方法较为合理、研究范围较为全面,内容体系兼顾理论与实践、内容表达兼顾学理与大众。《社会资本范式下反腐败刑事政策研究》
本书是一本刑法学专著。是京师刑事法文库之一。本书以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走向、对当前如何在立法和司法上控制该类犯罪的死刑适用,以及将来废止该类犯罪死刑的路径和替代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一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腐败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社会领域、新兴经济领域案件和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作案有所增加;一些贪污贿赂案件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复杂,反腐败斗争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本书结合《刑法修正案(九)》《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吸收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理论研究成果,对上版图书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基本保持了原书的结构,并增补了大量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实务案例,进一步梳理和优化了各章节逻辑体例。全书共十三章,分为相关法条、具体内容、相关案例三大部分,从资料、实务、学术角度对贪污贿赂办案实务提供全方位的指引。
在我国刑法中,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既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又是某些犯罪加重处罚的量刑情节。对前一类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的理解将影响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对后一类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的理解将影响刑罚的裁量。因行为方式、对象以及保护法益等要素的不同,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有不同的含义,其在理论界存在诸多争议,在实务中亦有不同的认定。本书梳理了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在我国刑法中存在显性规定和隐性规定两种形态;讨论了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作为构成要件要素与作为量刑情节的存在根据、类型;主张对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进行分类解释、体系解释以及实质解释;对占有型、交易型、挪用型职务犯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的含义及其利用的 职务 范围进行实质界定与比较分析;提出并论证了不同类型职务犯罪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的认定路径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权威性。本书由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辑,参加编辑的人员熟悉法委业务,掌握法律解释的情况动态,保证了本书的权威性。 二是全面性。本书收集了与治理商业贿赂有关的中央有关部门文件;法律文件包括刑法、刑法修正案和立法解释以及民商经济法;两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国际条约。 三是科学性。本书按照内容的不同共分为四大部分。在各部分的具体编排中,根据通过或者发布、批推发布的时间顺序进行编排,查阅使用方便。 四是实用性。每一部分所选择的中央有关部门文件、法律、司法解释和国际条约均与治理商业贿赂有关,具有实用性。编辑本书是为了给实践中办理商业贿赂案件提供一个*的工具书,针对性强。本书不但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律师办理商业贿赂案件所必需,同
本书比较深入系统与全面地探究了有关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体、客观方面等诸多问题,富有新意性地阐述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方面由双重行为复合构成,主观方面由双重直接故意构成,并且独创了“数罪群”概念。
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前沿问题。作者回顾和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发展,并对该领域的立法运行效果做了考察和评估,重点阐述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等个罪的刑法规制与完善,剖析贪污贿赂犯罪量刑失衡的原因,探讨改变这一局面的对策。书中还对异地审判如何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缺席审判如何确保被追诉人的权利,以及如何畅通追捕外逃贪官的国际刑事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是在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短时期内难以清除,反腐败斗争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依然严重;一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违纪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社会领域、新兴经济领域案件和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作案有所增加,等等。特别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贪污贿赂案件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复杂,办案难度明显增大。因此,必须加强对当前贪污贿赂犯罪中新情况、新特
本书以违纪违规行为作为分类依据,把可能收集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汇集编纂,方便在工作中随时查阅,准确把握法律和政策。把事实调查清楚,就是运用证据来“重现”事实的过程,故在体例方面,编者们考虑按照违纪行为构成要件的四个方面,分别解析其在证据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并举例加以说明。针对不同的违纪违规行为,如贪污、挪用公款、贿赂、违反财经纪律、失职和渎职、违反廉洁自律方面等进行探讨。
腐败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腐败犯罪亦是当前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日益猖獗的腐败犯罪不仅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经济健康的发展,破坏了社会整体秩序,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公信力,对国家的稳定构成潜在的乃至现实的威胁,成为社会的巨大隐患。本届论坛以“腐败犯罪的惩治与预防”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腐败犯罪的立法完善、司法适用、预防机制、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与追诉以及反腐公约在中国的贯彻等立法与司法疑难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又深入的研讨,进一步加强了理论与实务的联系和互动,促进了理论和实务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贪污贿赂犯罪变得复杂多样,并成为实务中疑难问题*多、*难以把握的一类犯罪。本书在梳理贪污贿赂犯罪刑法规范适用中相关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贪污贿赂犯罪立法源流和理论研究的*进展情况,并通过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刑法规范和司法解释的理论解读,以及对大量典型案例定罪量刑的剖析,为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妥当的操作方案并进行理论证成。
本书对我国腐败官员外逃情况进行了概述,回顾了国际法中腐败罪的发展,介绍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腐败罪,总结了对腐败罪的制裁、刑事管辖权、引渡、国际私法协助和其他国际合作形式,对追捕外逃腐败犯罪嫌疑人的三个难点——引渡问题、追回资产问题、国外调查取证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6: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增补版)》按照刑法分则各章各个罪名进行划分,将相同案由的指导案例、刑事审判政策等汇总到一起,并对部分内容提炼与归纳了法律适用要点与阅读提示。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案例、刑事立法、司法规范、审判实务释疑、学术前沿、问题探讨、经验交流等内容。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至五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刑事审判参考》1999年至2008年所有各集的合订精编本。《刑事审判参考》自1999年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权威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权威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欢迎。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我们在已出版各集《刑事审判参考》的基础上,精心汇编出版《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本书自2009年10月出版以来,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与认可,此次增补版增加了2009年至2011年《刑事审判参考》相关内容,为了便于读者适用和阅读,版式也可作以调整。 在汇编的过程中,我们将1999
公正、公平,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所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法律则是此种追求的重要载体。法律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更应当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法律的公正与公平,除了源于立法公正与公平之外,为普通人所感知更多的,是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后者包括两个方面,即执法公正、公平和司法公正、公平。法制本身的公正与公平,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法律实施中的公正与公平,没有执法、司法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则再公正、公平的法律也只能停留在纸上,也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难以付诸于现实。 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正与公平,可以分为实体公正、公平与程序公正、公平。实体公正、公平要求司法人员就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所作出的裁决或者处理结果是公正、公平的,而程序公正、公平,则要求司法活动
受贿罪是一种典型的职务犯罪,其作为腐败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严重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历来是我党反腐倡廉的重点打击对象,更是刑法这一利器所打击的重点。然而,受贿罪的法定刑却饱受诟病,法定刑设置上的诸多不足也是惩治受贿犯罪之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本书从我国现行受贿罪的法定刑分析入手,反思和检讨我国受贿罪法定刑设置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法定刑设置依据的理论分析、我国刑事司法传统的考量和当代刑罚观的应然定位,以及对域外相关立法例的比较研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是我国受贿罪法定刑的立法演进,探究以往受贿罪法定刑的立法模式和立法经验;第二部分是法定刑设置的原则与依据,该部分对相关基本理论展开深入探讨,并得出明确的结论,对本书涉及
为适应新形势下反贪工作发展需要,加强对反贪工作的指导,为全国检察机关反贪干警提供*、完备的资料和执法依据,*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徐进辉组织编写了《贪污贿赂案件收集证据参考标准》。《贪污贿赂案件收集证据参考标准》结合实践,提出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收集“三步走”方法,针对贪污贿赂犯罪的个罪,细化构成要件及各种证据的收集与固定方法,围绕反贪取证这一中心,集程序法与实体法于一体,收录反贪办案所需的*新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对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做了全面梳理,对反腐败的刑事政策、罪刑设置、定罪与量刑的疑难问题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如何评估《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各项立法修改?行贿犯罪要不要从严惩处?其确立的不得减刑、假释的终身监禁,究竟是对腐败犯罪 零容忍 的体现,还是死刑的替代措施?贪污受贿罪国际追逃追赃目前遇到了哪些难题?我们的国内法该如何应对?本书均有涉及。
本书介绍了律师办理贪污贿赂案件收案、侦查 、起诉 、审理的全过程,总结了律师会见和通信、调查取证、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及“罪与非罪”各种辩护活动技巧,提示律师办理此类案件的注意事项,揭示贪贿案件的纪检监察、技术侦查措施等特殊程序,是律师学习和研究贪污贿赂案件辩护的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