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各级国资委更好地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依法维护所有者和所出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对涉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系统清理,在清理出现行的257件政策法规性文件的基础上,按照准确、实用、系统的原则,选择了其中170件编辑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政策法规汇编》,藉以把握政策,通晓法规,明确职责,准确定位,依法办事。同时,也藉以本汇编使广大国有企业系统地掌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政策法规,更好地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
《经济犯罪疑难问题与审判政策解析》一书既有对宏观刑事政策的分析和把握,也有对中观经济犯罪一类问题的归纳和阐述,还有对微观经济犯罪个案的剖析和论述,内容较为丰富,观点较为新颖,具有较强的工作指导性。该书在分析相关问题时,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辅以相关理论铺垫,理论参考价值较强。
全书共分十五章,从剖析概念入手,层层展开,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几乎所有走私犯罪的类型、渠道、物吕、手段、方法,都有深入的发掘。对于走私犯罪的特点、侦查的任务、侦查措施的运用、侦查的步骤方法等,有许多创新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可以认为,是走私犯罪侦查的总论,为论及各类走私犯罪侦查奠定了基础。该书在论述各类走私犯罪侦查中,以走私犯罪的典型形态为依据确立框架,进行了逐项深入讨论,别具一格。
经济犯罪是由合法公司实施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犯罪,如非法污染、商标侵权、逃税等等。而犯罪的受害人可能是公民个人,公司或者国家。在这本重要的新著中,作者们运用各种学科视角,充分展示了经济犯罪研究领域的进展。本书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公司犯罪的经济学;·管制的实施;·环境犯罪的法律和经济学·公司欺诈和逃税;·经济犯罪的历史。本书并未给出问题的答案,但它们都问到了关键之处。不管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参与经济犯罪调查和规制的学者还是政策制订者而言,这本书都是重要而又有趣的。
发票犯罪是我国现行刑法中一个错综复杂的罪群。关于发票犯罪长期存在理论探讨上的分歧与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难以通过刑法解释的途径得以解决,再加上二十年来发票犯罪持续高发的严峻现实,需要我们转换思路,从刑事立法的角度,对发票犯罪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发票犯罪在刑法理论上的分歧与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为出发点,采用系统论法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刑法中的发票犯罪立法展开全方位的体系性研究,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新的思考。 发票作为一种常见的商品购销凭证,是交易活动发生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财务报销的原始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税务核算的凭据,影响到应纳税额的计算。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发票犯罪罪名,对于针对发票的犯罪,主要是通过“
《偷、逃税行为的违法与犯罪》将从税收行政法和刑法两个法域全面研究偷逃税行为,并将偷逃税行为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界分和衔接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以期解决长期以来立法上偷逃税行为刑事立法与行政立法的不协调和司法中偷逃税行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不良问题。
发票犯罪是我国现行刑法中一个错综复杂的罪群。关于发票犯罪长期存在理论探讨上的分歧与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难以通过刑法解释的途径得以解决,再加上二十年来发票犯罪持续高发的严峻现实,需要我们转换思路,从刑事立法的角度,对发票犯罪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发票犯罪在刑法理论上的分歧与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为出发点,采用系统论法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刑法中的发票犯罪立法展开全方位的体系性研究,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新的思考。 发票作为一种常见的商品购销凭证,是交易活动发生的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财务报销的原始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税务核算的凭据,影响到应纳税额的计算。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发票犯罪罪名,对于针对发票的犯罪,主要是通过
《偷、逃税行为的违法与犯罪》将从税收行政法和刑法两个法域全面研究偷逃税行为,并将偷逃税行为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界分和衔接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以期解决长期以来立法上偷逃税行为刑事立法与行政立法的不协调和司法中偷逃税行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不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