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旨在介绍一种分析及解决法律问题的系统性方法,即归入法和关系分析法,这些方法是德国法律职业者在法律学习初始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种可完全独立于法律条文之外的分析框架和思路。书中采用中国法律和中国案例,以法官亲历式的教学方式,将法律适用方法融入个案裁判过程中,希望能帮助中国的法律适用者建立起一套高效、准确的解决法律案件的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是重要的民事法律,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该法自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10年7月1曰起施行以来,对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人民法院根据法律和司法实践需要,制定了一些新的涉及侵权责任的司法解释。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侵权责任法,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学习领会侵权责任法的主要精神与基本内容、理解把握侵权责任法的重要规定与具体规范,我们组织了长期从事立法工作、司法实务、理论研究的同志编写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释义及实用指南》。
《当代法律科学文库:侵权法上私人妨害制度比较研究》涉及的主旨已经在开篇中做了介绍,即考察英美侵权法的私人妨害制度,借鉴其法律原则和考量标准,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除去序言和结论,《当代法律科学文库:侵权法上私人妨害制度比较研究》共分为6章。
全书的主体部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校同侵权的法律原理做了剖析;下篇对校园侵权的经典案例进行了点评。同时,基于对实务的重视,本书附上了有关校园侵权的核心法律法规。在本书的作者看来,所谓校园侵权,就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由于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而受到人身损害的侵权形态。在界定校园侵权的基础之上,作者分别对校园侵权的归责原则、校园侵权的构成要件、校园侵权的免责事由及校园侵权如何赔偿等问题作了深入、详细的分析,既有对侵权法有关原理的入微释义,又有作者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侵权法的变迁历程表明,通过过失责任的客观化、无过错责任的多元化扩展,加害人承受着越来越多的损害风险,因救济损害而生发、从侵权法外部导入的私人责任保险和公共赔偿制度实现着损害的社会化分散,亦产生了现代侵权法没落乃至消亡的危机景象。在工伤、交通、医疗等典型事故领域,因历史与现实的机缘发展出各种损害救济制度,通过深入分析其运行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制度利弊,本书提出事故损害的分担理念及基本框架。 风险分配已成为现代侵权法的核心思想、安全替代自由成为可分配的利益。在损害分担框架内部,侵权法的作用有所抑制,其中心或基础地位仍在,发挥着将损害切割至加害人或受害人领域的功能,但在责任成立和效果认定方面应采用弹性化机制。以保险原理为中心的制度实现着最为重要的损害分担、风险分配功能,亦使侵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