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正式建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全国法院在审理与指导性案例类似的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 《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上下卷)》共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四编;每编由数量不等的指导性案例依据相应法律条款及法条主旨的顺序排列而成;每个案例均有权威出处,并分为基本案情和裁判要旨两部分,裁判要旨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选题不同于以往的指导案例汇编性著作,它在对既有的知识产权指导案例进行遴选的基础上,更突出了从指导案例中提炼出来的裁判要旨,为广大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官、律师及其他司法实务人员所的实务工具用书。 同套书中《人民法院刑事指导
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以探索自然客观规律与社会演进规律为目的的复杂的智力劳动,是一项艰难苦涩但富有创新价值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必须进行系统的研习和长期的积累,并充分掌握外相关文献与资料,才能从事独立的、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从而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 我很欣喜地看到,我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集体智慧,励心创作,出版了他们的学术系列专著——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社科文库》辑。这一文库的面世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努力勤奋的学术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具有厚实强劲的科学研究能力。 这套文库的辑共包括十部著作。它们当中,既有基础性学术理论研究,也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分析;既有对特定历史时期与学术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多学科与跨学科优势
《实用专利书系:外观设计专利实质审查标准新讲》通过对外大量相关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最近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涉及外观设计的诉讼案例,归纳和总结出了外观设计实质性授权条件的掌握尺度和判断方法,对设计空间的运用、相同和实质相同的判断标准以及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判断等规定的具体运用,给出了较为详尽的明确意见。
民法为保护某一特定利益而设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权利可以被视为一个权利链条,原权是权利链条的始端,而救济权则是这个权利链条的末端。请求权是救济济权的制度常态。本书从请求权、私权保护与民事权利体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论证了确立知识产权请求权的应然性和必要性,进而对知识产权请求权的制度构建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借此,本书一方面阐明了知识产权的意义和功能,另一方面也为完善知识产权的私法保护奠定理论基础。此外,由于知识产权的产生、实现及保护与市场竞争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本书还专门探讨了知识产权请求权如何在知识产权的反不正当竞争保护中予以运用。